,
近十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我國發(fā)展極快[1]。傳統(tǒng)的膽囊切除術創(chuàng)傷大、合并癥發(fā)生率高,帶給患者很大的痛苦,不利于患者康復[2]。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以下特點,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手術疤痕不明顯、術后恢復快等,迅速廣泛的被外科醫(yī)生和患者所接受[3-5]。為了患者更好的康復,科學的健康教育是關鍵。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健康知識及行為依從性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間于本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90例,患者按住院號分為兩組,各45例。本研究入選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男38例,女7例;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50.52±10.38)歲;慢性膽囊炎20例,膽囊結石15例,膽囊息肉10例。觀察組男32例,女13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9.67±10.63)歲;慢性膽囊炎18例,膽囊結石13例,膽囊息肉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病情觀察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具體如下。
1.2.1 入院第1天 ①評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生命體征、生活方式等,同時評估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的要求與接收能力。②做好科室介紹,如住院環(huán)境、相關設施、主治醫(yī)生、責任護士、規(guī)章制度等。③解釋相關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④解答患者及家屬想要了解的問題。
1.2.2 手術前1天 ①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給予針對性指導,緩解患者及家屬緊張情緒,增加手術信心。②告知患者手術時間,做好禁食、禁飲、皮膚、腸道等術前準備,并解釋術前準備的目的。
1.2.3 手術當天 ①手術日早晨要告知患者要除去義齒、眼鏡及貴重物品等,并講解肌肉注射藥物的目的。②術后去枕平臥6-8小時,頭偏向一側。說明臥床要定時翻身、床上活動的目的及方法,每2h翻身一次。③術后禁食24h,待胃管拔出后方可進食。解釋心電監(jiān)護、吸氧的重要性,并告知家屬注意胃管引流液情況,如有異常,立即通知護士。
1.2.4 術后第1~3天 ①介紹目前各項治療護理措施的目的和配合要點。②告知患者2~3天無異常即可拔出胃管。胃管拔出后無胃腸道反應方可進食,以低脂、高蛋白為主,先是流食,慢慢過渡到半流食、軟食。③講解下床活動的重要性及方法,告知患者先床上坐直,再逐漸下床活動,以不頭暈、心悸為宜。④引導患者學會緩解疼痛的方法,如轉移注意力、聽音樂等。
1.2.5 出院前1天 ①指導患者要對脂肪的攝入量加以限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等,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告知患者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進餐習慣,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②囑咐患者出院后7~10天可恢復輕體力工作,術后3周內勿提重物,術后3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多種形式講解如何康復鍛煉,如圖片、視頻等。注意勞逸結合。③告知出院用藥的用法及注意事項,遵醫(yī)囑服藥,不要擅自停藥。定期復診,出現不適時及時就診。④介紹辦理出院手續(xù)的時間和程序。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患者健康知識調查和行為依從性調查。健康知識可以從科室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手術知識、飲食指導、活動指導五個方面進行調查,滿分100分,65分以上為及格。行為依從性可以詢問患者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康復鍛煉、遵醫(yī)囑用藥、是否遵守規(guī)章制度五個問題,滿分10分,分為三個級別,即優(yōu)(10分)、良(7~9分)、差(<6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健康知識 兩組護理后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n(%)
2.2 行為依從性 兩組護理后的行為依從性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行為依從性對比n(%)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護理模式也快速發(fā)展,其中護理健康教育模式也發(fā)生深刻變化,即出現了健康教育路徑護理[6-7]。健康教育路徑為滿足患者住院時對疾病相關知識、手術知識、飲食指導、生活指導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根據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的路線圖或表格[8-9]。
本研究對于本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及行為依從性均明顯優(yōu)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對照組,充分證實了健康教育路徑護理的應用優(yōu)勢,利于糾正患者對疾病的不良認知,改善依從性。傳統(tǒng)的健康宣教只是在患者有問題時,護士才會給予護理措施,缺少連續(xù)性,間隔時間長,患者會遺忘宣教的內容,且內容不詳細,造成患者反復詢問護士,護士會產生不耐煩情緒,回答問題時語氣過硬,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護理滿意度[10]。在研究實施前,護士長組織了全科護士展開學習,首先要改變護士的健康教育觀念,再對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進行培訓,最后進行考核。因此,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即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通過從入院、手術到出院的連續(xù)性的健康教育,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時間,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形式,加強護患溝通交流,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賴。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可以提高教育效果,提升患者行為依從性,值得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