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峰,李聲竹,趙 靜,陳興年,唐佩軍,胥 萍
(1.蘇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檢驗中心,江蘇蘇州 2150072;2.蘇州市結(jié)核病防治重點實驗室,江蘇蘇州 2150073;3.蘇州大學醫(yī)學部,江蘇蘇州 215007)
非結(jié)核分枝桿菌(NTM),是指除結(jié)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和麻風分枝桿菌以外的分枝桿菌。NTM主要是來自水源和土壤中,NTM的感染通常是不具有傳染性的,盡管有一些案例記錄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染。NTM的菌種組成很廣泛,目前已經(jīng)被鑒別出來的已經(jīng)有大約186種,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1-2]。NTM可侵犯肺部、淺表淋巴結(jié)、皮膚軟組織,甚至播散全身,其中以NTM肺病最為常見。近年來,NTM感染的報道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增加,并引起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
NTM的感染發(fā)生率和菌種分布情況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且NTM具有相當高的天然耐藥性。NTM病的治療效果和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菌種,不同的NTM菌種耐藥情況不同,治療方案也大相徑庭。由于不當?shù)闹委熀洼^高的治療失敗風險,使得NTM感染儼然已經(jīng)成為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3]。本研究對蘇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的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旨在了解NTM在蘇州地區(qū)的菌種分布和耐藥情況,并作臨床相關(guān)性分析,為臨床一線治療NTM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參考數(shù)據(jù)。
1.1樣本來源 2015-2017年蘇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集的臨床患者標本(包括痰、肺泡灌洗液、尿液等),經(jīng)分枝桿菌培養(yǎng)和對硝基苯甲酸(PNB)選擇性培養(yǎng)基確定為NTM的標本。共收集了128例進行過菌種鑒定的樣本信息,其中128例進行過一線藥敏實驗,102例進行過二線藥敏實驗。128例標本來源主要包括:痰標本103例、肺泡灌洗液15例、尿液1例以及蘇州本地縣級市外送菌株標本9例。128例標本科室分布主要包括:肺科門診來源的46例、肺科病房75例以及其他病區(qū)7例。
1.2儀器與試劑 BACTEC MGIT 960 分枝桿菌分析系統(tǒng)以及配套的 MGIL 培養(yǎng)管(USA,BD 公司);核酸快速提取儀Extractor36(北京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LUXScan10K-B微陣列芯片掃描儀(北京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PCR擴增儀(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博奧基因芯片試劑盒(北京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Biomixer Ⅱ芯片雜交儀(北京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SlideWasher 8芯片洗干儀(北京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1.3實驗方法
1.3.1分枝桿菌培養(yǎng)及藥敏 分枝桿菌培養(yǎng)采用BACT EC MGIT 960系統(tǒng),藥敏試驗采用改良的羅氏培養(yǎng)法 ;結(jié)核分枝桿菌復合菌與NTM分群主要通過對硝基苯甲酸 (PNB) 生長試驗以及觀察菌株的菌落形態(tài)、顏色等生物特征進行區(qū)分,所有步驟嚴格按照結(jié)核病診斷實驗室檢驗規(guī)程執(zhí)行[4]。
1.3.2菌種鑒定 (1)提取樣本DNA:在核酸提取管中加入50 μL的分枝桿菌核酸提取液,用接種環(huán)刮取適量的菌落放入提取管中,高速振蕩15 min后放入恒溫金屬浴95 ℃加熱15 min。加熱結(jié)束后,將核酸提取管12 000 r/min離心1 min,得到的核酸于-20 ℃低溫保存?zhèn)溆谩?2)PCR擴增:根據(jù)樣品數(shù)目,在PCR反應(yīng)板中先后加入18 μL PCR擴增試劑和2 μL模板DNA或陰、陽性對照品。每份PCR反應(yīng)體系的總體積為20 μL。(3)雜交:將9 μL雜交緩沖液和6 μL PCR產(chǎn)物混合,配制成雜交混合物。雜交混合物95 ℃變性5 min后冰浴3 min。在對應(yīng)的芯片點陣中加入13.5 μL雜交混合物,蓋好雜交盒后密封。雜交盒置于雜交儀中50 ℃溫育120 min;雜交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將芯片取出并用芯片洗滌液進行洗滌,甩干然后掃描。
2.1基因芯片菌種鑒定結(jié)果 經(jīng)分枝桿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初篩的128株NTM,經(jīng)過基因芯片分枝桿菌鑒定后菌種分布達6個種。其中分離率最高的是胞內(nèi)分枝桿菌57.2%(73/128),其次是堪薩斯分枝桿菌25.0%(32/128),其余龜/膿腫分枝桿菌11.7%(15/128)、鳥分枝桿菌4.7%(6/128)、偶然分枝桿菌0.7%(1/128)、草分枝桿菌0.7%(1/128)等分離率較低。具體菌種鑒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128株NTM 菌種分布情況
2.2NTM藥敏結(jié)果 由于部分患者只做一線抗結(jié)核藥的藥敏試驗,故部分NTM菌株耐藥資料不完整。本課題組共收集了128株NTM菌株對4種一線抗結(jié)核藥(異煙肼、鏈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耐藥情況,以及102株NTM菌株對4種二線抗結(jié)核藥(左氧氟沙星、對氨基水楊酸、丙硫異煙胺、阿米卡星)耐藥情況。對于一線藥物,NTM對異煙肼和鏈霉素的耐藥率最高,分別到達了98.4%和95.3%。其次是利福平的耐藥率為72.7%,乙胺丁醇的耐藥率最低為28.9%。對于二線藥物,NTM對對氨基水楊酸和阿米卡星的耐藥率最高,分別為99.1%和90.2%,其次是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76.5%,丙硫異煙胺的耐藥率最低為18.6%。總體耐藥情況見表2。
表2 NTM總體藥敏情況
2.3各NTM菌種一線藥物的耐藥結(jié)果 分析結(jié)果顯示,胞內(nèi)分枝桿菌對鏈霉素、異煙肼以及利福平耐藥率分別為97.3% 、98.6%、 91.8%,耐藥率均大于90%,而對乙胺丁醇則較為敏感,藥物耐藥率僅為21.9%??八_斯分枝桿菌對鏈霉素和異煙肼的耐藥率比較高,分別為90.6% 和96.8%。而對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有較為敏感,耐藥率為12.5%和9.4%;龜/膿腫分枝桿菌對4種一線抗結(jié)核藥物耐藥率均為100%;鳥分枝桿菌對鏈霉素和異煙肼具有100%的耐藥性,對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藥率分別為83.3%與33.3%。具體的一線抗結(jié)核藥耐藥情況見表3。
表3 NTM的一線藥物耐藥情況[n(%)]
2.4各NTM菌種二線藥物的耐藥結(jié)果 分析結(jié)果顯示,胞內(nèi)分枝桿菌對左氧氟沙星、對氨基水楊酸以及阿米卡星的耐藥率很高,分別為96.5%、100%、96.5%,耐藥率均大于95%,而對丙硫異煙胺則較為敏感,藥物耐藥率僅為8.8%??八_斯分枝桿菌對對氨基水楊酸100%耐藥,但對丙硫異煙胺100%敏感。其對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較低,分別為69.2%和19.2%。龜/膿腫分枝桿菌對4種二線抗結(jié)核藥物耐藥率均為100%;鳥分枝桿菌對阿米卡星具有100%的耐藥性,對左氧氟沙星和對氨基水楊酸的耐藥率都為80%,而對丙硫異煙胺耐藥率僅為20%。偶然分枝桿菌丙硫異煙胺敏感,對其他三種藥物均耐藥。對具體的二線抗結(jié)核藥耐藥情況見表4。
表4 NTM的二線藥物耐藥情況[n(%)]
近年來,結(jié)核病疫情逐漸得到控制,NTM的分離率卻呈增高趨勢,由NTM引起的肺病已經(jīng)在全球范圍內(nèi)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一些研究表明NTM的發(fā)病率正在逐步增加,MORIMOTO等[5]估計,由NTM感染導致的肺部疾病的流行率為35~65/100 000人。由于不當?shù)闹委熀洼^高的治療失敗風險,NTM肺病的病死率高達30%[6],NTM感染所帶來的挑戰(zhàn)越來越嚴峻。
NTM的感染發(fā)生率和菌種分布情況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并且與氣候因素有關(guān)?,F(xiàn)有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NTM感染呈現(xiàn)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地區(qū)多于內(nèi)陸地區(qū)、氣候溫和地區(qū)多于氣候寒冷地區(qū)的特點[7]。本課題組共鑒定出6種NTM,依次為胞內(nèi)分枝桿菌57.2%、堪薩斯分枝桿菌25%、龜/膿腫分枝桿菌11.7%、鳥分枝桿菌4.7%、偶然分枝桿菌0.7%、草分枝桿菌0.7%。YAN等[8]對江蘇省NTM的流行病學和地理學分布也進行過研究,該研究顯示NTM中胞內(nèi)分枝桿菌(68.33%)是主要菌種,均勻分布在江蘇省范圍內(nèi),龜/膿腫分枝桿菌(13.33%)以及堪薩斯分枝桿菌(6.67%)的分布僅限于于江蘇省部分城市,在蘇州并沒有分布。本研究結(jié)果與YAN等[8]的分析相比較,胞內(nèi)分枝桿菌均為主要的分離株,兩者相一致。另外,YAN等[8]的研究中在蘇州地區(qū)沒有龜/膿腫分枝桿菌以及堪薩斯分枝桿菌分布,本研究證實在蘇州地區(qū)確實存在,并且占有一定比例,龜/膿腫分枝桿菌百分比11.7%接近全省平均水平13.33%,而堪薩斯分枝桿菌的占比為25%,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7%;同時,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了鳥分枝桿菌(1.4%)、偶然分枝桿菌(1.4%)、草分枝桿菌(1.4%)等三種較少見的菌種,補充了江蘇省NTM流行病學資料,但由于標本量過少,數(shù)據(jù)缺乏代表性,有待繼續(xù)收集相關(guān)資料再做具體討論。
NTM對常規(guī)抗癆藥物耐藥率相當高,本研究顯示,NTM對鏈霉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以及阿米卡星呈現(xiàn)高度的天然耐藥性,耐藥率分別高達95.3%、98.4%、99.1%、90.2%;其余藥物依次為利福平72.7%、左氧氟沙星76.5%、乙胺丁醇28.9%、丙硫異煙胺18.6%;由此可見乙胺丁醇和丙硫異煙胺對NTM有較強的抗菌效果。與劉一典[9]等人的報道相比較,兩項研究中NTM耐藥率均處于較高水平。其研究中耐藥率最高的異煙肼耐藥率為97.6%,本研究中的耐藥率為98.4%,結(jié)果基本一致。另外其研究中鏈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乙胺丁醇的耐藥率都較高,而本研究中上述后兩種藥耐藥率較報道稍低;差異較大的是乙胺丁醇的耐藥情況,本研究中乙胺丁醇藥物耐藥率為28.9%,而報道顯示乙胺丁醇耐藥率高達86.5%。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兩者之間菌株不同,或者是藥敏實驗操作不同。NTM其廣譜耐藥的原因與 NTM 細胞表面的疏水性及細胞壁通透屏障相關(guān),因此有學者主張治療NTM時可以將常規(guī)藥物與破壞細胞壁的藥物或作用機制不同的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10]。
NTM種類很多,不同的菌種之間的耐藥性也存在差異。既往研究顯示,胞內(nèi)分枝桿菌對標準抗結(jié)核濃度的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霉素等一線藥物全部耐藥[11]。本研究中胞內(nèi)分枝桿菌對鏈霉素、異煙肼、利福平呈現(xiàn)出高度耐藥,耐藥率均大于90%,而對乙胺丁醇則較為敏感。前三種藥物的結(jié)果與金法祥等[12]的研究相一致,而乙胺丁醇的耐藥率與許蘊怡等[13]的研究相一致。在二線藥物中,除了對丙硫異煙胺較敏感外,其余藥物都是高度耐藥。堪薩斯分枝桿菌的耐藥則與胞內(nèi)不同,其對鏈霉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這三種藥物表現(xiàn)出高度耐藥,而對其他藥物比較敏感。也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大部分堪薩斯分枝桿菌對利福平敏感,對異煙肼、乙胺丁醇、鏈霉素等其余三個一線藥中度敏感[14]。龜-膿腫分枝桿菌群包括龜分枝桿菌、膿腫分枝桿菌、致免疫分枝桿菌等3個菌種。膿腫分枝桿菌可引起皮膚、肺部等的感染,一般認為膿腫分枝桿菌肺病發(fā)病率較低,但GRIFFITH等[15]報道的153例快速生長型非結(jié)核分枝桿菌肺病中,有80%為膿腫分枝桿菌感染所致。膿腫分枝桿菌感染治療效果不佳且成功率低,一直是臨床難題。本研究中龜/膿腫分枝桿菌對8種測試藥物的耐藥率均為100%,表現(xiàn)出高度的耐藥性。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吻合[15]。
NTM病治療效果和成功率因NTM菌種而異。本研究表明蘇州地區(qū)流行的NTM主要為胞內(nèi)分枝桿菌。 NTM對于多種藥物具有高耐藥率,并且不同的NTM的耐藥情況存在差異。所以NTM的治療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體所感染的細菌的種類及耐藥性。及時對NTM肺病患者進行菌種鑒定及藥物敏感性試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身體負擔和經(jīng)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