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艷
中職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差,主動性低,特別是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就更為頭疼。針對學生基礎差、熱情低的學習現狀,結合時下流行的信息化教學手段,筆者探索出一套獨特的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初試之,效果甚好。下面以中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第六課“師說”為例探討文言文教學中如何巧用信息化教學手段。
充分利用學習平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語文知識,更多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想要學習、愿意學習并且主動學習的習慣,同時傳授給他們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帶給他們的成就感。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提前發(fā)放任務包,供學生自學使用,學生小組自主選擇任務包。這樣安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還能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打破時空的局限。
在講授《師說》一課時,筆者提前一周上傳了四個任務包,包括解課題、述背景、說作者、讀文本,要求學生小組自主選擇任務,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完成任務并上傳至學習平臺。這四個任務包既緊密聯系文本,為課中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必要的文學儲備,又能充分利用學生熟悉互聯網的優(yōu)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中展示環(huán)節(jié),筆者根據學習平臺上上傳的任務包完成情況選擇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探討。筆者在課堂上展示了“說作者”和“讀文本”兩個任務包。“說作者”環(huán)節(jié),第三學生小組自主進行分工合作,通過篩選網絡資料,制作了一篇由學生講解的微視頻,既重點突出又新穎吸睛,其他同學反響熱烈;第四學生小組通過課前觀看名家朗讀視頻,結合課文注釋,從小組中選出優(yōu)秀代表錄制了“師說”配樂朗誦,在課堂上播放的時候,學生們眼中放光,甚是驕傲。這一系列任務包的展示凝聚了全部學生課下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努力,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利用了各種信息資源,感受到了學習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同時,課前學生就在學習平臺上共享了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課堂上對課文的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有所提高,學習成就感增加,學習積極性隨之增強。
通過微信群、UMU平臺激發(fā)學生樂于學習
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對于中職學生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師說》恰好是一篇論述從師學習道理的文言文。此文屬于重點文言文篇目,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文言文知識及文章深意,同時還要求學生背誦全文。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UMU學習平臺上創(chuàng)建了有關“用兩個詞形容老師”的問卷調查,課前把二維碼發(fā)到學生微信群,學生在手機上提交答案。收集結果后,筆者發(fā)現,在中職生眼中,“嚴厲、嘮叨”是老師的代名詞,面對這樣的老師,他們自然對課程提不起興趣。所以筆者提前在公眾平臺上上傳了一些感動中國的教師事跡視頻,如最美鄉(xiāng)村女教師朱敏才、孫麗娜等。學生們通過觀看聲情并茂的感人事跡,改變了對老師的固有成見,放平心態(tài)去鉆研《師說》中有關“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以及“擇師標準”等一系列問題。
巧妙使用微課、動畫破解教學重難點
微課及Flash動畫等信息化手段豐富的色彩和動態(tài)的變化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眼球,引導學生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重難點的探討?!盎o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是微課和Flash動畫的優(yōu)勢,可以幫助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師說》一文的重難點在于引導學生理解第二段中的對比論證,并樹立尊師重道的良好風氣。針對文言文學習枯燥難懂及相關重難點,筆者把第二段中的三組對比“古之圣人—今之眾人”“愛其子—于其身”“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動畫,并親自配上現代漢語配音,幫助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第二段之前先初步掌握基本意思。課堂上,筆者引導學生自主找到動畫中三組對比在第二段中對應的句子,并結合動畫把相關文言知識逐一突破。這種方法的使用能減輕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恐懼感,把文言文與現實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理解現代漢語的基礎上逐一突破文言文的重難點,效果顯而易見。
恰當運用教學評價系統實施教學評價
傳統教學中往往通過紙質試卷檢查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入信息技術后,教師可以針對每個班級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評價系統,分層次、分階段地評價學生。筆者在檢查學生《師說》一課的學習效果時,設計了三部分評價內容:第一部分是文言知識檢測,用于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答題界面,通過監(jiān)測學生在線答題情況智能統計學生掌握情況。第二部分是視頻上傳,用于檢查學生對文章的背誦情況。每一位學生需要錄制一個《師說》配樂朗誦視頻,并上傳至評價系統,教師在線評價,其他學生還可以通過瀏覽優(yōu)秀學生的視頻取長補短。第三部分是詩歌朗誦,這是選做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就學習《師說》一文的感受賦詩一首,并通過配樂朗誦的方式錄制視頻,幫助優(yōu)秀學生提高文學素養(yǎng),提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袁婷婷.信息化大賽背景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5(6).
[2]劉喆,尹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內涵與提升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4(10).
[3]李艷.試論中等職業(yè)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
[4]王永成.語文教學中信息化媒體的有效運用[J].文學教育,2015(10).
[5]彭尤伽.語文在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J].文學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