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萍
“生生互動式作文教學”是一種寫作教學模式,是寫作教學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以改善寫作學習心理氣氛、增加學生間的交往為主要優(yōu)勢,能使學生在彼此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協(xié)作活動。
一、生生互動,拓寬寫作思路
作文命題,要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找到寫作的引爆點,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使學生快樂、自由地寫,因此,命題要生活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能引發(fā)學生的心理沖突和認知上的不平衡,在反復推敲中提高認知水平,給學生以心靈上的沖擊和哲理思考。
比如半命題作文,教師可在課前公布母題,由各小組根據(jù)母題討論各自的子題,再根據(jù)各自的子題選材構思。筆者有一次訓練親情類寫作,要求學生“找準人物特征,尋找情感觸發(fā)點”。各小組展開交流討論,從不同的角度擬出了子題,其個性化的文題躍然紙上,如一組“手”:《愛成繞指柔》《住在母親的掌心》《指若離弦》《指間溫情》,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主題——勤勞能干的、心靈手巧的、撫慰關懷的、無私奉獻的;二組“眼睛”:《眼眸里的星光》《母親的目光》《遙遠的眼神》《眼神,另一種陽光》,表現(xiàn)的主題有鼓勵的、期盼的、溫暖的、慈愛的、嚴厲的;三組“聲音”:《如水流音》《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母親的嘮叨聲》;四組“肩、背”:《那彎弧度像座橋》《歲月無痕,肩有痕》《雙肩撐起的藍天》;五組“某一句話”:《一句話,坐擁陽光滿懷》《笑一笑,一切會好的》《我最喜歡的一句潛臺詞》;六組“其他”:《月光下的等待》《母親的守候》《輕輕踮起的腳尖》《步步深情》《那團跳動的“火焰”》等,多角度交流,拓寬了寫作思路。
母子題的優(yōu)化組合,戴著鐐銬跳舞,使命題具有審美性、藝術性和開放性,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經(jīng)過多角度思考后,擬出的題目新穎、醒目,富有生活氣息和發(fā)散性。
二、生生互動,延伸思維深度
“生生互動”交流寫作內容,給了學生思想碰撞的平臺,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廣闊性。
1.互動構思。
寫作構思是指對寫文章有一個系統(tǒng)性、有中心及層次的、物化的整體性思維活動。學生在動筆寫作之前,腦中必須要有基本的寫作思路。
學生在草稿紙上列好提綱以后,小組互動交流自己的構思過程和寫作思路,其他同學傾聽補充,在交流中集思廣益,修正寫作思路,從而完善自己的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深度和思維廣度。
一篇文章要想表現(xiàn)比較豐富的內涵,就必須在構思上下功夫。記敘文要做到構思新巧,常用以下幾種方法:橫向剪輯法、縱向連綴法、巧設懸念法、抑揚相生法、線索貫穿發(fā)等。教者可指導學生一一突破。
比如在一次“行走在____”的作文訓練中,要求學生閱讀《行走在笛聲悠悠中》《行走在奶奶的窗花中》兩篇文章,小組合作討論文章的構思過程,總結方法:開頭——刨設環(huán)境,由物及人,中間——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渲染+物的細致描摹+“我”的心理感受;結尾——敘事與升華的巧妙過渡,智慧引出人物做陶笛、剪窗花的教誨,由物及人,深化主旨。
2.互動選材。
互相交流選材內容,可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形成思維碰撞,激發(fā)靈感,豐富作文素材,最終選定作文材料。當然,選材、布局必須圍繞中心展開。
學生之間的交往素材也是寫作素材的來源,理應成為寫作的重要內容來源。筆者讓學生分組討論寫作素材話題:理想奮斗、學習生活、關心民生、人格獨立等,小組互動分類整理,筆者再對此進行素材歸類,印發(fā)給學生,學生觸類旁通,受益很大。
比如在《追夢路上》作文課中,筆者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組討論寫作素材,學生討論的素材廣泛,內容豐富,整理如下:
(1)琴棋書畫舞蹈類:練書法、畫畫、學校編排舞蹈等。
(2)音樂類:擊鼓、拉二胡、吹薩克斯、彈鋼琴、古箏、吹笛子等。
(3)中國戲劇、曲藝類:京劇、越劇、湘劇、豫劇、川劇、黃梅戲、木偶戲、皮影戲、評書、相聲等……
從選材來源、范圍來看,學生思維是由自身生活轉向社會生活,由近及遠,由生活實踐到書本里的間接經(jīng)驗,由眼前生活現(xiàn)象到抽象的情感提升、道德評判,是一個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本身到感悟內在本質的過程,教學時要符合這一規(guī)律。
三、互批互評,促成寫作共進
作文互批互評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修改,可以使作者認識到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jù)“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法分好小組,鼓勵學生以讀者的身份評價作文。教師在學生批改前挑選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范文示范引領,從內容、結構、選材、語言等方面進行眉批和總批。發(fā)給學生批改的注意事項和學生批改符號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批改方法。提出批改的類型有眉批、段批、尾批等。學生根據(jù)評分標準,從不同角度修改,避免了教師評價的思維定勢,體現(xiàn)了互改的多樣性、獨創(chuàng)性和靈活性。
總之,生生互動寫作教學在小組相互學習的形式下,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學生互助互學,取長補短,可滿足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所擁有的“獨特性”和“主體性”。因此,我們一定要轉變寫作觀念,把寫作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去自由發(fā)現(xiàn)、探索、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