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波
戴惟參入一個自行車遠征隊。在順利抵達拉薩后的一次聚會中,戴惟提議:“我們可不可以騎次遠的,從雅典到北京,做一次迎接北京奧運的旅行?”大家覺得這個提議很有意義:一是,在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可以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宣傳綠色奧運,提倡使用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腳踏車;二是,可以挑戰(zhàn)自我。他們將此行命名為“雅京行”。
他們有的辦理了休學(xué),有的甚至辦理了辭職手續(xù)。作為此行的領(lǐng)隊,陳軻辭掉了成都一家大型企業(yè)的職務(wù),專門負責籌辦具體事務(wù)。
為了方便辦簽證,他們租住在北京使館區(qū)附近的一家地下室旅館,按照各個使館近乎苛刻的要求準備中英文材料。光辦簽證,他們就來回跑了三個月。等到簽證下來,八名隊員喜極而泣,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接著,他們又制訂了一份長達142頁的計劃書——《飛揚的夢想、自由的青春——雅京行計劃書》,列出了詳細日程安排、沿途各國風俗禁忌、報警電話、急救電話、交通法規(guī)等。
由于經(jīng)費限制,八名隊員只有兩人開通了國際漫游,全隊只配備了四臺對講機。行程30000里,時間長達150天,一路因海拔的變化,天氣忽冷忽熱。他們在自行車貨架的大包內(nèi)準備了兩條戶外快干褲,褲腿可卸下,變成短褲;一條防雨性很好的沖鋒褲;一件快干的長T恤;一件快干的襯衫;還有一件外套,外面一層是防雨的沖鋒衣,里面一層是鴨絨,比較保暖。他們還攜帶了車的零件備用品、修車的工具、藥品、筆記本電腦、DV等。
經(jīng)過三百多天“折騰”,隊員們踏上從北京飛往雅典的飛機,開始了他們的夢想之旅。
隨后的五個月里,他們從雅典騎行出發(fā),依次經(jīng)過希臘、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六國,經(jīng)拉薩上青藏公路到格爾木,穿越河套平原,轉(zhuǎn)向內(nèi)蒙古到達北京。
一路綺麗的風景、萍水相逢的朋友,還有那些驚險的插曲,都深深地刻在每一位雅京騎士的腦海里。一天,在快出希臘邊境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沿途一直沒有找到水源,他們決定到路邊的加油站去借一些水。
那是一家貌似個體戶開的加油站,院內(nèi)拴著一條大黑狗。他們用英語向屋內(nèi)大聲說:“可不可以給我們一點水?”
透過窗戶,他們看到一名男子打開抽屜,拿出一把槍就沖了出來,兇神惡煞地用槍指著他們?nèi)碌溃骸癗o water!Go away?。]有水!走開?。?/p>
原來,那里地處兩國邊境的交界,經(jīng)常發(fā)生搶劫。當?shù)鼐用穹纻湫院芨摺0凑债數(shù)胤?,他們有?quán)對入侵者開槍。估計那時天色有些黑,主人誤認為隊員們是一群以借水名義搶東西的壞人呢。后來,隊員們“吃一塹,長一智”,借水時總讓女生走在前面。
出國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許多不足。在游覽當?shù)亓钊藝@為觀止的名勝古跡時,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方面做的功課遠遠不夠,只能通過和當?shù)厝肆奶熘獣砸欢?語言也不夠流利,有時還得依靠肢體語言。
奧運會開幕前夕,“雅京行”隊員勝利到達終點——北京。在這條并不平坦的騎行旅途中,他們思考著、感悟著、收獲著……古希臘的廢城、伊斯坦布爾的歐亞大橋、黑海陡峭的海岸公路、德黑蘭的自由廣場、廣袤的伊朗高原……在這些夢想中的土地上,八位騎士留下了堅定的足跡,展示了中國“80后”激揚的青春,就像曾經(jīng)一直伴隨著他們的那段話中所說的那樣:“生活永遠在別處,鮮花永遠在前方,我們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