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意大利人與羅馬公民權(公元前125年—前91年)

        2019-02-22 14:23:07劉小青
        關鍵詞:公民權意大利人羅馬

        劉小青

        經(jīng)過歷次對外成功的擴張,至公元前3世紀,羅馬已經(jīng)基本征服了整個意大利半島,其公民權逐漸成為一種炙手可熱的特權,意大利人[注]本文中“意大利人”泛指居于意大利半島上但不具羅馬公民權的羅馬同盟者。的羅馬公民權問題日益凸顯。但“在處理遙遠的年代時,歷史學家必然具有縮短時限的習慣,用半個世紀、一世紀甚至一千紀來思考”,[注]M. I. 芬利:《古代世界的政治》,晏紹祥、黃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126頁。對意大利人羅馬公民權問題的研究似乎也未能逃脫這種陷阱。傳統(tǒng)觀點認為,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意大利國家的概念就已萌生。為了改變在這個準國家構架中的低等地位,意大利人堅持不懈地追求羅馬公民權。他們的愿望是如此強烈,以至于當和平手段無法達到目的時,便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謝德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19、21、31頁。隨著研究的日益深入,有學者認識到,長期以來,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的渴求被嚴重夸大,并且開端時間也被大為前置。布蘭特(P.A. Brunt)敏銳地注意到,直到公元前125年,所謂意大利人的羅馬公民權問題,才成為羅馬政壇的公開議題。而此前羅馬公民權雖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并未成為所有意大利人關注的焦點。[注]P.A. Brunt, “Italian Aims at the Time of the Social War”,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 55, 1965, pp.90-109.謝爾文—懷特(A. N. Sherwin-White)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公元前2世紀末期,獲得羅馬公民權也并非所有意大利人的愿望,相當多的意大利人僅滿足于獲得申訴權(ius provoactio)。[注]A. N. Sherwin-White, The Roman Citizen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34-139.但問題的提出并不等于問題的解決,布蘭特和謝爾文—懷特并未就公元前125年后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態(tài)度的轉變及其原因展開詳盡分析。國內學者對此也缺乏具體研究。即便有學者關注到同盟戰(zhàn)爭或羅馬公民權問題,也稍顯宏觀。[注]近年來,一些國內學者也力圖以羅馬公民權為切入點,討論意大利人的公民權以及羅馬化等議題。然而,他們往往以長達一、兩個世紀作為考察時段,并且對意大利人追求羅馬公民權過程中涉及到的關鍵性概念和事件缺乏足夠的關注,有將意大利人追求羅馬公民權的時間前置、熱情夸大之嫌。更重要的是,通過他們的論述,也很難明晰公元前2世紀晚期至前1世紀早期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態(tài)度的巨大轉變及其因由。請參考宮秀華:《論羅馬征服和統(tǒng)治意大利的政策》,《史學集刊》,2001年第1期;《意大利半島的“羅馬化”進程》,《東北師大學報》,2002年第2期;李雅書、楊共樂:《古代羅馬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168頁。本文以公元前125年意大利人羅馬公民權問題首次公開提出至公元前91年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這一時段為考察對象,分析該時段內意大利人的訴求及其對羅馬公民權態(tài)度的轉變歷程,并試圖闡明其轉變之因由。

        一、意大利人的訴求:從申訴權到公民權

        據(jù)阿庇安(Appian)載:“福爾維阿斯·夫拉卡斯(Fulvius Flaccus)在他的執(zhí)政官任期內第一次最早公開地煽動意大利人要求羅馬公民權,使他們成為羅馬帝國的共同參加者而不是屬民?!盵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31頁。換言之,公元前125年意大利人的羅馬公民權問題才首次成為羅馬政治生活中的公開議題,而此前一直處于蟄伏狀態(tài)。拉丁城市弗雷杰萊(Fregellae)的命運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觀點。夫拉卡斯的公民權提案被挫敗之后,雖然弗雷杰萊發(fā)動武力抗爭,但并未獲得意大利城市的響應,該城旋即被羅馬夷為平地。[注]Plutarch, Lives, Gaius Grachhus,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3. 除另做說明外,本文引用的所有英文古典著作皆據(jù)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英譯本。這表明,直至公元前125年,大多數(shù)意大利人仍缺乏追求羅馬公民權的熱情,尚未視之為值得用戰(zhàn)爭換取的珍貴權利。

        不唯如此,夫拉卡斯的提案也并非試圖簡單地通過廣泛授予羅馬公民權來滿足意大利人,而是將申訴權和公民權同時提出,供意大利人自主選擇。[注]Valerius Maximus, Memorable Deeds and Sayings, 9, 5, 1.申訴權是羅馬公民的一項傳統(tǒng)的人身保護權力,“任何官員對羅馬人加以死刑、鞭笞、罰款等處罰時,該公民有權上訴,要求人民裁判。自上訴至人民投票表決之前,該公民不受官員的懲處”。[注]A. R. Boak, W. G. Sinnigen, A History of Rome to A. D.565, London: The Mcamillan Company, 1977, p.81.羅馬將申訴權授予意大利人的作法并非沒有先例。“數(shù)百年前,羅馬授予赫爾尼西人(Hernici)和其他城市居民以公民權時,即有類似政策。從那時起,羅馬就已將申訴權作為獎勵意大利人的備選之項?!盵注]A. N. Sherwin-White, The Roman Citizenship, p.138.

        夫拉卡斯的提案被挫敗后不久,和公民權一道,申訴權再次出現(xiàn)在與意大利人有涉的法律中。公元前122年,在由小格拉古(C. Gracchus)提出的《關于反貪腐的阿西利亞法》(LexAciliadeRepetundis)中,申訴權與公民權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注]詳見Donald W. Bradeen, “Roman Citizenship per magistratum,” The Classical Journal, Vol. 54, 1959, pp.221-228; H. Mouritsen, Italian Unification, London: The Institute of Classical Studies, 1998, p.102.出土于塔林敦(Tarentum)的該法殘文也表明,異邦人在起訴成功后,除獲得軍事免役權外,還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從公民權或申訴權中任選一項作為獎賞。無獨有偶,據(jù)普魯塔克(Plutarch)記載,老德魯蘇斯(Drusus the Older)反對小格拉古公民權方案時,也曾提出授予拉丁人某種擴展形式的申訴權,該權利大概也適用于軍事服役期間的拉丁人。[注]Plutarch, Lives, Gaius Gracchus, 9.但根據(jù)狄奧多魯斯(Diodorus)和西塞羅(Cicero),這個法令并未通過。參見Diodorus, Library of History, 37,12, 3; Cicero, Letters to Atticus, 5, 12, 2.上述史料的共同之處在于,不論提案者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都不約而同地將申訴權與公民權一并提出,供意大利人自由選擇。易言之,直至此時,羅馬公民權并非全體意大利人一致追求的目標。因為如果意大利人真正且唯一渴求的是公民權,那么提出申訴權作為備選項便無任何實際意義。申訴權反復出現(xiàn)表明,公元前2世紀晚期,固然羅馬公民權受到部分意大利人的追捧,但亦有相當部分意大利人滿足于申訴權,并未將羅馬公民權視為不二的追求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2世紀最后25年間,雖有諸多立法曾試圖授予意大利人羅馬公民權,但所涉范圍仍相當有限,遠未囊括所有意大利自由人。公元前125年,最先提出意大利人公民權議案的夫拉卡斯,擬授予的對象可能僅限于拉丁人。在該議案被挫敗后,夫拉卡斯轉而競選保民官,并設法使小格拉古成為他的同僚。兩人于公元前122年共同提出一項公民權方案,但授予公民權的目標對象仍僅限于拉丁人,而對于同盟者,只是授予拉丁權。[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21頁;Plutarch, Lives, Gaius Gracchus, 8;9.毋庸置疑,羅馬激進的立法者計劃授予意大利人羅馬公民權的范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大利人對于羅馬公民權渴求的程度。況且,意大利人的反應說明了他們滿意于該方案。因為他們不僅在輿論上積極回應,甚至還有一大群人涌入羅馬城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但被執(zhí)政官范尼烏斯(Fannius)驅散。[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21頁。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123年,小格拉古首次競選保民官時,大概也因關涉意大利人的羅馬公民權問題,眾多意大利人趕赴羅馬,其人數(shù)之多,以至于部落大會的慣用會場——羅馬廣場根本無法容納,會議主持官不得不臨時將會場轉遷到面積更大的馬爾斯廣場。但仍有大量意大利人無法擠進會場,只好在臨近的街道、屋頂上高聲呼叫,表達訴求。[注]Plutarch, Lives, Gaius Gracchus, 3.意大利人的踴躍支持說明,公元前2世紀20年代,對羅馬公民權最為渴求的是拉丁人,而大多數(shù)意大利人則滿足于拉丁權,他們對羅馬公民權的興趣并沒有傳統(tǒng)觀點所認為的那么普遍而強烈。

        小格拉古改革失敗后,意大利人的羅馬公民權問題曾一度淡出羅馬政治生活,直至公元前1世紀90年代,該問題才被再次挑起。但此時的形勢已大為不同。在公元前91年小德魯蘇斯(Drusus the Young)的提案中,已不見申訴權的蹤影,羅馬公民權成為小德魯蘇斯試圖給予意大利人的唯一獎賞。同時,擬授予對象的范圍也大為擴展,所有意大利自由人都被囊括其內。[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31頁。不幸的是,小德魯蘇斯被殺身亡,不但提案無望通過,而且羅馬出臺了追究幫助意大利人爭取羅馬公民權人士責任的昆塔斯·發(fā)里阿斯(Quintus Fabius)法案,[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31頁。對此,意大利人無法忍受,憤而訴諸戰(zhàn)爭。

        上述對意大利人訴求變化歷程的梳理表明,自公元前125年問題的提出到公元前91年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雖然只經(jīng)歷了一代人的時間,但意大利人的羅馬公民權問題幾經(jīng)周折,發(fā)生了較大轉變。首先,就公民權提案內容而言,公元前2世紀20年代,申訴權和公民權往往被同時提出,且被置于同等重要地位。然而,至公元前91年,不論羅馬改革家還是意大利人,關注的焦點都集中于公民權,而不再提及申訴權。其次,就擬授予對象的范圍而言,公元前2世紀20年代,羅馬改革家試圖授予的對象僅限于數(shù)量有限的拉丁人,但公元前91年,該范圍已悄然擴大為所有的意大利自由人。最后,就提案失敗后意大利人的反應而言,公元前125年,夫拉卡斯的提案被挫敗后,雖有弗雷杰萊人高舉義旗,但無人響應;公元前122年,小格拉古等人的提案失敗后,意大利人雖為之憤怒,卻終究能夠隱忍不發(fā);而公元前90年代,小德魯蘇斯提案失敗后,距羅馬僅有百里之遙的阿斯庫魯姆(Asculum)隨即發(fā)動起義,大量意大利城市迅速響應。

        不可否認,這一系列轉變可能與立法者個人因素有關,但無疑與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態(tài)度轉變的關系更為密切。因為立法者不可能僅僅憑主觀臆想或個人利益提出議案,他們必須綜合考慮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以及立法對象的意愿,唯有如此,才可能獲得廣泛支持。因此,上述轉變很大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社會觀念的轉變,即隨著時間流逝,羅馬公民權對意大利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意大利人渴望獲取它。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意大利半島民族眾多,地區(qū)差異頗大。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對羅馬公民權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甚至在同盟戰(zhàn)爭中,也并非所有意大利人都以羅馬公民權為目標。譬如,操奧斯坎(Oscan)語的薩莫奈人(Samnites)更希望能夠保持獨立地位而非獲得羅馬公民權。[注]A. N. Sherwin-White, The Roman Citizenship, pp.144-149.但總體看來,公元前125年到前91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意大利人獲得羅馬公民權的欲望愈加普遍和強烈。

        二、意大利人對羅馬認同的加強:認識變化之可能性

        如上文所述,公元前125年,羅馬公民權只是部分意大利人期許的目標。但隨后,意大利人越來越看重羅馬公民權,為得到它,甚至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這種轉變的發(fā)生,與公元前2世紀以來意大利半島政治社會融合程度不斷提高、羅馬化進程日漸推進、羅馬公民權所具有的實際價值不斷攀升等因素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但就公元前125年至前91年而論,筆者認為如下幾方面內容更為重要,是推動意大利人態(tài)度轉變的基本原因。

        首先,雙重公民權概念的出現(xiàn),消除了法理障礙。傳統(tǒng)上,羅馬城邦的公民權排外性特征濃烈,與其他城邦的公民權無法兼容,即任何人不能在持有羅馬公民權的同時仍保留其他城邦的公民身份。因為羅馬人相信沒有人能夠同時處于兩套法律和司法體系之下。[注]Cicero, Pro Balbo, 28; H. Mouritsen, Italian Unification, p.87.意大利人以個人身份接受羅馬公民權,蘊含著兩個方面涵義:第一,取得羅馬公民身份,成為羅馬城邦的一員,享有附屬于羅馬公民身份之上的一應權利和義務;第二,自動放棄母邦的公民身份,在其母邦,被視為外邦人,雖不必承擔原先的義務,但亦不能享有原先的各項權力。因此,羅馬公民權常使意大利人面臨進退維谷的兩難抉擇。不可否認,公元前2世紀以來,羅馬公民權的吸引力漸增,附屬于其身份之上的特權也在不斷增加。譬如,自公元前167年起,羅馬公民就可免于繳納直接稅;在戰(zhàn)爭中,可以分得更多戰(zhàn)利品;有參與殖民的機會等等。但是如果接受羅馬公民權,意大利人也不得不付出慘重代價:被排除在母邦之外,或遠離故土,遷居到羅馬領土之上,或成為孤立于本邦的非神即獸的異類。[注]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9頁。因此,對于習慣城邦生活、對母邦有特殊情感的意大利人而言,取得羅馬公民身份固然有利可圖,但代價高昂,對于精英階層來說尤其如是。因為他們一旦接受了羅馬公民權,就必然喪失參與本地政治活動的機會,宣告了其在母邦政治生命的終結。雖然羅馬公民權能夠賦予他們參與羅馬政治的機會,但是由于羅馬顯貴階層的相對封閉性,躋身其中絕非易事。簡言之,不論在母邦還是羅馬的政治生活中,意大利精英都將會被排擠在外,喪失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因此,即使羅馬公民權能夠帶來某些眼前利益,但是考慮到可能付出的代價,意大利人往往不愿接受羅馬公民權,而對不用更改城邦歸屬的申訴權更感興趣。

        即便有時羅馬將其公民權授予某個城鎮(zhèn)或部落的全體民眾,以避免因授予個體而造成個體的異類感,然而,整體接受羅馬公民權意味著該城鎮(zhèn)或者部落自動被羅馬兼并,放棄獨立自主的地位,變成羅馬治下的市鎮(zhèn)。雖然意大利半島的社會經(jīng)濟融合水平以及羅馬化程度都在不斷提升,但是尚未強大到足以讓意大利人自愿拋棄其邦國的程度。意大利半島上眾多城邦尤其是南部的城邦都是歷史悠久、文化昌盛的自主、自由之邦,其民眾小國寡民的城邦觀念根深蒂固,殊難斬斷與母邦的關聯(lián)。事實也證明,在羅馬公民權和獨立地位之間,意大利人并不總是對前者情有獨鐘。例如,公元前216年,因保衛(wèi)卡蘇里努姆(Casulinum)時異常勇敢,元老院擬授予普萊雷斯提(Praenestine)士兵羅馬公民權,但被普萊雷斯提人斷然拒絕。[注]Livy, History of Rome, 23, 20, 2.據(jù)莫里特森(H. Mouritsen)分析,普萊雷斯提人的拒絕正是源于他們不愿意因接受羅馬公民權而舍棄本邦公民身份。[注]H. Mouritsen, Italian Unification, p.90.此后,史料雖未記載更多的類似案例,但可以推測,只要羅馬公民權的排外性依然存在,對于具有獨立意識的意大利城邦及其公民而言,它的吸引力就相對有限。

        然而,上述困境因授予拉丁城市卸任官員羅馬公民權的“拉丁官員法”(per magistratum)的出現(xiàn)而得以緩解。雖然對于該法令頒布的時間一度存有爭議,但絕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它是公元前125年弗雷杰萊叛變后,為安撫拉丁人而采取的一項措施。[注]有學者認為“拉丁官員法”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也有學者相信羅馬共和時期根本不存在該法。然而,他們的觀點過于激進,不大為史界所認可?,F(xiàn)在史界主流觀點認為該法頒布于公元前124年,即弗雷杰萊叛變后。見A. N. Sherwin-White, The Roman Citizenship, p.111;P.A. Brunt, The Fall of Roman Republic and Related Essay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8, p.97,p.124; Arthur Keaveney, Rom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Totowa, New Jersey: Barnes&Noble Books, 2012, p.84; E. Badian, Foreign Clientela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7, p.179.這種說法得到公元前122年的《關于反貪腐的阿西利亞法》的證實。[注]A. N. Sherwin-White, The Roman Citizenship, p.105.“拉丁官員法”的出現(xiàn),意味著羅馬公民權的排他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雙重公民權概念開始產(chǎn)生。公元前2世紀20年代后期拉丁城鎮(zhèn)的如常運作也佐證了雙重公民權概念的出現(xiàn)。因為拉丁城鎮(zhèn)的政治體制大體類似于羅馬,由從低到高的公職組成一條任職序列,官員循序而仕。如果拉丁官員因獲得羅馬公民權導致本邦公民權的喪失與政治生命的終結,那么拉丁城鎮(zhèn)高級官員階層將會整體流失。但事實證明,“拉丁官員法”并未造成上述困境。因此,“拉丁官員法”的頒布表明,個人只能從屬于唯一城邦的傳統(tǒng)觀念已經(jīng)松懈,雙重公民權概念開始出現(xiàn)。這一概念至關重要,正是它將意大利人從母邦和羅馬公民權的兩難取舍中解脫出來,使意大利人在保存本邦原有身份的同時,又能享有羅馬公民權,不必再有被母邦拋棄的顧慮。當然,城邦古老的觀念和習慣不大可能因雙重公民權概念的出現(xiàn)而驟然消散。正如同盟戰(zhàn)爭中,那不勒斯(Naples)和赫拉克里亞(Heraclea)在是否接受羅馬公民權時,就曾表現(xiàn)過猶豫情緒。[注]Cicero, For Cornelius Balbus, 21; For Archias, 5.但無論如何,對于意大利各邦公民來說,法理障礙已經(jīng)掃除,羅馬公民權非但不與本邦公民身份沖突,而且意味著一種特權與榮譽。由此,羅馬公民權的誘惑力倍增。

        其次,共同的戰(zhàn)斗強化了意大利人對羅馬的認同意識。公元前113年,辛布里(Cimbri)戰(zhàn)爭爆發(fā),整個意大利一度危如累卵,最終在羅馬人與意大利人的精誠合作下才得以擊退蠻族。殘酷的戰(zhàn)爭使雙方認識到團結是他們生存的前提條件。從羅馬角度看,戰(zhàn)爭期間,羅馬禁止所有適征的意大利人離開半島的法令,[注]Rachel Feig Vishnia, Roman Elections in the Age of Cicero,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2012,p.8.無疑暗示著它已強烈地認識到意大利人的重要性,沒有他們的合作將不可能贏得戰(zhàn)爭勝利。一份法庭演說殘篇表達了羅馬人對意大利人的贊譽,該演說大概發(fā)表于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前后,雖然此時雙方關系極為緊張,但作者仍然贊頌了羅馬人和意大利人之間的精誠團結,用勇敢和熱情保衛(wèi)了帝國。[注]詳見H. Mouritsen, Italian Unification, p.134.事實上,大格拉古(T. Gracchus)和西庇阿·埃米利烏斯(Scipio Aemilius)也曾以不同的方式表達過羅馬的偉大,不僅源于羅馬人,還源于意大利人。[注]Arthur Keaveney, Rom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p.25.從意大利人角度看,戰(zhàn)爭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增強了他們索取羅馬公民權的信心。而早在漢尼拔(Hannibal)戰(zhàn)爭中,意大利人實際上也已認識到,對抗強大的外族入侵時,和羅馬合作是保護自身安全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注]P.A. Brunt, “Italian Aims at the Time of the Social War,” pp.90-109.況且,面對蠻族的入侵,羅馬人也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向意大利人提出請求,希望彼此齊心協(xié)力,使意大利免遭蠻族人的統(tǒng)治。雖然意識觀念難以直接體現(xiàn)在史料之中,但可以推斷,在那些幫助馬略(Marius)擊敗日耳曼入侵者的意大利人頭腦之中,對自身在羅馬帝國中的地位和價值的認識更為清晰的同時,勢必也意識到,他們只有和羅馬人并肩作戰(zhàn),才能保全意大利——他們與羅馬人共同的家園。[注]Arthur Keaveney, Rom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p.28.據(jù)阿庇安記載,“沒有戰(zhàn)勝馬爾西人(Marsi)的凱旋,也沒有無馬爾西人參加的凱旋”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俗語,[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40頁。它既凸顯了馬爾西人的勇敢,也肯定了以馬爾西人為代表的意大利人在羅馬國家中的價值,還暗示著意大利人對羅馬的認同感已經(jīng)達到相當高度。公元前2世紀以來,在一系列的海外戰(zhàn)斗中,意大利和羅馬士兵攜手并肩,以征服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行省。事實上,行省人根本無法將來自同一地域、操同樣語言、有同樣體貌特征的羅馬人與意大利人區(qū)分開來,往往將他們視為一體。[注]希臘語通常使用Ρωμαíοs指代“羅馬人”,并不區(qū)分羅馬人和意大利人。相關詳細討論參見:E. Badian, Foreign Clientelae, p.149.這些海外經(jīng)歷不唯意大利士兵所獨有,參與地中海商貿活動的眾多意大利商人可能也有類似體驗。海外征服者的優(yōu)越感提升了意大利人的自我評價,他們追求與羅馬人完全平等的政治地位成為應有之意。[注]Arthur Keaveney, Rom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p, 17.因此,同盟戰(zhàn)爭時,意大利人明確聲明,既然他們?yōu)榱_馬軍隊提供的士兵人數(shù)是羅馬人的兩倍,為羅馬人創(chuàng)建了帝國,[注]Velleius Paterculus, Compendium of Roman History, 2, 15, 3.那么,作為羅馬帝國的創(chuàng)建者,他們當然有資格成為羅馬公民。

        事實已非常清楚,嚴峻的外族入侵使意大利人認識到,從安全角度考慮,維持整個帝國的有效運作不僅對羅馬人有利,對他們本身也是為必需;從利益角度看,帝國的存在是雙贏的基礎。如果他們斬斷與羅馬的聯(lián)系,則兩敗俱傷。因而,相對于獲得獨立地位而言,意大利人大概已經(jīng)認識到,放棄實際上已經(jīng)非常虛弱的獨立地位,和羅馬融為一體,是更為明智的策略。這種認識有助于他們坦然接受羅馬公民權。正如亞瑟·凱維尼(Arthur Keaveney)所言:“與從前一樣,現(xiàn)在軍隊中的戰(zhàn)友情誼是將意大利所有民族聯(lián)系在一起的紐帶。在戰(zhàn)斗中聯(lián)合起來的人們培育了共同的意大利意識,這將會有助于意大利不同民族的單一國家意識的提高?!盵注]Arthur Keaveney, Rom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p.28.

        與此同時,戰(zhàn)爭也使意大利人更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實際所處的劣等地位。例如,在人身保護上,相較于羅馬士兵,他們缺乏羅馬公民身份的保護,必須接受羅馬長官的所有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裁決;在戰(zhàn)利品分配上,他們的利益多寡全憑將軍的一時之性;而在戰(zhàn)斗中,則往往被置于最危險之處。[注]Arthur Keaveney, Rom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p.17.因此,戰(zhàn)爭讓意大利人更加敏銳地認識到他們在羅馬帝國內部的低等地位,這種地位與他們的貢獻完全不相稱,只有獲得羅馬公民權,才能有效改善其不利處境。

        最后,馬略等顯赫新人與新公民的范例,提升了意大利人獲得羅馬公民權的信心。在朱古達(Jugurtha)戰(zhàn)爭和辛布里戰(zhàn)爭中,馬略迅速崛起,成為國家救星,史無前例地6次當選為執(zhí)政官。此前,沒有任何羅馬人曾在如此短期內獲得如此炫目的成就和榮譽。令意大利人倍受鼓舞的是,馬略是新人,其故鄉(xiāng)阿爾皮努姆(Arpinum)直到公元前188年才被授予完全公民權。馬略的成功向意大利人昭示,只要母邦能夠享有羅馬公民權,他們完全也有可能躋身羅馬政壇,成為左右羅馬政治生活的顯赫人物。即便他們很難期待通過自己的才能和運氣,取得與馬略相媲美的成就,但仍能指望下一代可以在羅馬政壇嶄露頭角,占據(jù)一席之地。

        實際上,馬略只是眾多成功典范中的最突出的一位。自馬略任執(zhí)政官到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期間,來自意大利自治市的顯赫人物還包括公元前105年的執(zhí)政官馬克西姆斯(Cn. Mallius Maximus)、公元前104年的執(zhí)政官費姆布里亞(C. Flavius Fimbria)、公元前99年的執(zhí)政官戴狄烏斯(T. Didius)、公元前94年的執(zhí)政官卡爾都斯(C.Coelius Caldus)、公元前93年的執(zhí)政官荷倫尼烏斯(M. Herennius)及副執(zhí)政官比利俄努斯(C. Billienus,他與執(zhí)政官職位失之交臂)等。[注]P.A. Brunt, “Italian Aims at the Time of the Social War,” pp.90-109. 當然,比馬略稍早的還有公元前130年的執(zhí)政官佩爾佩爾那(M. Perperna),他來自埃特魯里亞(Etruria),但其影響力明顯遜于馬略。這些近三十年來榮登高位的意大利人,與馬略一道,成為鮮明的標桿,向意大利人宣告,一旦獲得羅馬公民權,就有望成為羅馬的掌舵者。即使馬略故去幾十年后,他對意大利精英的示范作用仍未完全消減。與其同為阿爾皮努姆人的新人西塞羅即以馬略為楷模,奮力攀登羅馬官職之階梯。[注]西塞羅:《國家篇 法律篇》,沈叔平、蘇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48-150頁。

        其實,除上述顯赫人物外,公元前125—前91年間獲得羅馬公民權的新公民同樣激勵了普通意大利人的熱情。在該段時期內,羅馬并未頒布任何授予意大利人羅馬公民權的正式法律,所以新公民主要來自兩個非正常途徑:其一,馬略的授予。馬略樂于將羅馬公民權作為一種獎勵,授予那些作戰(zhàn)勇猛的意大利人。例如,他曾授予兩個翁布里亞(Umbria)步兵大隊公民權。[注]Valerius Maximus, Memorable Deeds and Sayings, 5, 2, 8.“這對于其他意大利人而言是一種鼓勵,激勵著他們也去爭取相似的榮耀?!盵注]E. Badian, Foreign Clientelae, p.212.值得一提的是,馬略的做法還具有全體意大利人都有資格獲得羅馬公民權的暗示,這讓其它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難免會產(chǎn)生覬覦之心。[注]P.A. Brunt, “Italian Aims at the Time of the Social War,” pp.90-109.其二,非法登記。部分意大利人蓄意混入羅馬公民名錄。對此,羅馬明顯持寬容態(tài)度。從公元前2世紀20年代到前1世紀90年代,非法登記的意大利人超過萬人。據(jù)狄奧多魯斯記載,當清理非法登記為公民的《穆西亞法》(LexMucia)通過時,“一萬人面臨著被剝奪公民權的危險”。[注]Diodorus, Library of History, 37, 13.阿斯科尼烏斯(Asconius)也察覺,受到對羅馬公民權狂熱渴望的驅使,大量意大利人偽裝成公民。[注]Asconius, Commentaries on Speeches of Cicer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7C.這些法律地位存疑的意大利人品嘗過羅馬公民權的甜頭,一旦剝奪他們既有的地位和利益,必定會引起他們的不滿,甚至武力反抗。

        綜上所述,雖然自公元前3世紀以來,意大利半島已經(jīng)開始了緩慢的羅馬—意大利一體化進程,但公元前125年到前91年期間羅馬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加快了這一進程的步伐。公元前124年雙重公民權概念出現(xiàn)后,羅馬公民權與他邦公民權之間的不可兼容性逐漸消弭,意大利人獲得羅馬公民權已無任何法理障礙,無需在本邦公民權和羅馬公民權之間做出非此即彼的痛苦抉擇。同時,戰(zhàn)爭使意大利人更加意識到自身對羅馬帝國的巨大貢獻,完全有資格成為羅馬公民。此外,戰(zhàn)爭中崛起的新人馬略等及新近獲得羅馬公民權的意大利人對全體意大利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激勵著他們追求羅馬公民權。上述變化共同提升了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的認同感。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意大利人卻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低等地位,這種反差無疑刺激著他們的神經(jīng),促使他們更加渴望獲得羅馬公民權,成為羅馬帝國中的平等一員。

        三、羅馬公民權實際價值的增值:認識變化之必然性

        就本質而言,促使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趨之若鶩的是它所承載的實實在在的價值。當然,早在公元前2世紀前半期,與意大利其他城邦公民身份相較,羅馬公民身份業(yè)已具有明顯優(yōu)勢,如在經(jīng)濟方面具有免稅特權,在政治方面具人身保護權等。但如前所述,不宜夸大意大利人追求羅馬公民權的歷史性和積極性,也不宜夸大羅馬公民權對于意大利人的實際價值,畢竟直至公元前125年意大利人才公開追求羅馬公民權。然而,從公元前125年到前91年,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對于意大利人而言,羅馬公民權具有的實際價值不斷上漲,并最終促使他們的態(tài)度發(fā)生巨大轉變。具體而言,在此期間,羅馬公民權實際價值的增長主要體現(xiàn)在下述兩大方面。

        首先,經(jīng)濟權利。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最重要的資產(chǎn)莫過于土地。羅馬公民權首先意味著占有土地的權利和機會。在羅馬共和國后期,對于意大利上層來說,尋求羅馬法對其土地權益的保護越來越重要和迫切。此前,在未得到羅馬當局正式批準的情況下,意大利精英廣占羅馬公有土地。雖然羅馬當局對此一直持默許態(tài)度,但在法理層面實屬非法占有。自公元前2世紀20年代起,意大利人的不安全感驟然上升。因為大格拉古設立的土地分配委員會,將羅馬國家保有的大部分公有土地分配殆盡,“可茲再行分配的羅馬公有土地大都掌握在意大利人手中”。[注]H. Mouritsen, Italian Unification, p.145.因此,當后期土地委員會的分配工作開始涉及意大利人實際占有的公地時,立即招致他們強烈反對。在保守元老的阻撓下,委員會被迫停止工作。[注]H. Mouritsen, Italian Unification, p.145.雖然意大利人暫時躲過了這場危機,但并不意味著他們獲得了占有公地的安全保障。顯而易見的是,雖然土地分配委員會分配了相當數(shù)量的土地,但仍遠未滿足所有羅馬破產(chǎn)農(nóng)民的土地需求。并且羅馬小農(nóng)破產(chǎn)的趨勢仍在繼續(xù),他們是羅馬兵力的源泉,且擁有羅馬政治家所必需的選票。因而,大格拉古之后,一些富有遠見卓識的羅馬政治領袖不斷試圖解決小農(nóng)土地問題。在這種形勢下,意大利人保有的公地就極可能成為下一輪分配的對象。羅馬公民權乃是消除意大利人不安的關鍵,因為“公民權能使意大利人獲得對其所占有的大量公地的合法控制權力”。[注]Randell S. Howard, “Rome, the Italians, and the Land,” Historia Zeitschrift Alte Geschichte, Bd, 48, 1999, p.293.恰如霍華德(Randell S. Howard)所斷定:“對意大利人來說,如果羅馬公民權不是暗含著對土地的保護作用,那么它便一文不值?!盵注]Randell S. Howard, “Rome, the Italians, and the Land,” p.293.概言之,公元前2世紀20年代后,隨著占有羅馬公地的安全系數(shù)的降低,意大利人更為迫切地希望獲得羅馬公民權。

        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基于土地分配的機會,意大利普通農(nóng)民對于羅馬公民權也更為青睞。按照羅馬法律及慣例,唯有作為城邦一份子的公民才有資格參與土地分配及殖民計劃。[注]C. Nicolet, The World of the Citizen in Republican Rom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38.此前,羅馬雖然曾創(chuàng)建了一批拉丁殖民地,拉丁人及部分同盟者也可參與其中,然而,自公元前177年以后,羅馬再也沒有創(chuàng)建過拉丁殖民地,拉丁殖民地計劃實際上業(yè)已終止。[注]Randell S. Howard, “Rome, the Italians, and the Land,” p.293. 關于羅馬殖民活動及其影響請參見M. I. 芬利:《古代世界的政治》,第142-144頁。大格拉古之時,為解決小農(nóng)土地問題,羅馬重啟了土地分配計劃,但參與者僅限于公民,非公民并不在資格范圍之內。[注]C. Nicolet, The World of the Citizen in Republican Rome, p.38. 即便在公元前133年在大格拉古的《森普洛尼亞法》(Lex Sempronia)中,也只有公民才是受益者,同盟者并不在分配范圍之內。因此,對于生活艱難的意大利小農(nóng)而言,贏得了羅馬公民權就意味著取得誘人的土地分配機會。

        總之,自公元前2世紀20年代開始,羅馬公民權,對于意大利精英意味著取得其實際占有公地的合法地位,對于意大利小農(nóng)則意味著誘人的土地分配機會。雖然這些權利固屬羅馬公民權久矣,但是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在意大利人眼中,獲取這些權利變得急迫和可貴起來。

        除土地外,通過獲得羅馬公民權,意大利人還能期望取得其他經(jīng)濟權利。公元前2世紀20年代以來,不論對于意大利平民還是精英來說,羅馬公民身份帶來的土地之外的權益皆在持續(xù)增長。在格拉古時代,羅馬國家開始以發(fā)售廉價糧食的方式救助貧窮公民。雖偶有中斷,但總體而言,救濟力度和規(guī)模不斷增強。[注]至凱撒(Caesar)獨裁時,領取免費糧的人數(shù)量達到32萬之巨。參見蘇維托尼烏斯:《羅馬十二帝王傳》,張明竹、王乃新、蔣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22頁。歷史證明,該政策使羅馬城具有其他意大利城市無可比擬的魅力,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意大利人涌入羅馬,而公民資格是參與這場分配盛宴的門票。此外,附屬于公民身份的政治權力——投票權蘊含的收益也在不斷上升。公元前2世紀以來,隨著羅馬社會財富的急劇增長及政治競爭的日益激烈,選票成為公開出售的商品,價碼也水漲船高。雖然此項收入并不穩(wěn)定,但考慮到羅馬每年召開的投票會議多達50余次。[注]劉小青:《羅馬共和國后期反選舉舞弊斗爭與共和國的衰亡》,《世界歷史》,2016年第3期,第140-153頁。因此,價格不斷上漲的選票以及大量投票機會無疑為公民提供了獲利的可能,對于普通民眾尤其是貧困者而言,上述收入絕非無足輕重。

        對于意大利精英尤其是騎士階層來說,羅馬公民權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為商業(yè)利益。在伽巴(Gabba)看來,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源在于意大利商人階層試圖通過戰(zhàn)爭贏得公民權后,迫使羅馬當局執(zhí)行更富擴張性的對外政策,以滿足他們對商業(yè)利益的追求。[注]詳見A. N. Sherwin-White, “Review Le Origini della Guerra Sociale ela Vita Politica Romana Dopo 1’89ac by Emilio Gabba,”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y, Vol. 45, 1955, pp.168-170.雖然伽巴的論斷遭到廣泛批評,[注]P.A. Brunt, “Italian Aims at the Time of the Social War,” pp.90-109; A. N. Sherwin-White, “Review Le Origini della Guerra Sociale ela Vita Politica Romana Dopo 1’89ac by Emilio Gabba,” p.168.然而,綜合而論,即便伽巴高估了經(jīng)濟利益的重要性,但任何人都無法完全否認羅馬公民權能為騎士階層帶來的經(jīng)濟優(yōu)勢。羅馬財政系統(tǒng)中利潤豐厚的項目例如包稅權等,僅面向公民開放,沒有公民權的意大利人根本無法染指。并且對于居住在行省的羅馬人而言,公民身份還能使他們免于當?shù)鼐瓒?。公元?世紀中期以來,意大利人更深地融入了羅馬帝國對行省的劫掠之中。因此,在意大利騎士階層眼中,羅馬公民權意味著更多的商貿特權和機會。

        其次,政治權利。公民權能夠賦予其持有者相應的政治身份。恰如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所指出的“人是政治的動物”,“凡有權參加議事和審判職能的人,我們就可以說他是那一個城邦的公民”。[注]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第113頁。易言之,在古代社會,對城邦事務尤其是政治事務的參與被視為公民權的核心內容。其中,在公民政治權利的積極層面,任職權和投票權是最主要的內容,甚至有學者將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完全歸結于意大利人對平等政治地位以及參與羅馬政治的渴望,[注]阿庇安:《羅馬史》(下卷),第31頁。雖然該論點尚有討論余地,但不言自明的是,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身份的渴望,必定包含著他們對公民權中投票權和任職權等積極政治權利的考慮。但基于下述兩點原因,筆者對該點作簡略處理:其一,關于羅馬公民權中所蘊含的積極政治權利已有多位學者論及;[注]例如,李雅書、楊共樂:《古代羅馬史》,第164-168頁。其二,對于意大利人而言,積極政治權利固然極為重要,但考慮到本文關注焦點時段是公元前125年至前91年,不論相較于此前,還是本時段內,羅馬公民權中所蘊含積極政治權利的內涵并未發(fā)生顯著變化。因此,本著人詳我略、關注變化焦點的角度考慮,筆者認為對羅馬公民投票權和任職權等積極政治權利做簡要處理不為不當。

        實際上,對意大利人而言,附屬于羅馬公民身份的政治權力并不限于積極層面的權力,其消極層面權利帶來的自我保護功能也同樣重要,尤其是公元前2世紀晚期以來,隨著羅馬帝國勢力的不斷膨脹,其官員帝國主義作風也日益增長,他們把在行省作為征服者的姿態(tài)和行事作風帶到意大利,在意大利肆意搶劫神廟、勒索錢財、濫用暴力,視意大利人為臣民而非同盟者。湯因比(A. J. Toynbee)認為,羅馬人已經(jīng)變成了意大利人的殘酷霸主,雖然意大利人的司法地位沒有變化,但他們的實際地位卻惡化了。[注]A. J. Toynbee, Hannibal’s Lega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 2, 1965, pp.106-115.隨著羅馬人蠻橫作風的蔓延,即使意大利人擁有申訴權,也已無法有效抵抗羅馬官員的任意欺凌。在缺乏有效手段制約羅馬官員的情況下,意大利人必然會陷入任人魚肉的境地,其自我的保護能力也才會相應增長。朱古達戰(zhàn)爭中,圖比略(Turpilius),一個拉丁城市公民,盡管享有申訴權,但仍被鞭笞并迅速處死。[注]撒路斯提烏斯:《喀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zhàn)爭》,王以鑄、崔妙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392頁。申訴權未能對他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大概是源于他本人及其部族尚未獲得羅馬公民權,無法從政治上對羅馬官員產(chǎn)生制衡和威懾。[注]P.A. Brunt, The Fall of the Roman Republic and Related Essays, pp.128-129.正如鮑???B. Bosanquet)所言:“沒有政治自由,法律上的自由就無真正保障;人們所以要求分享高度積極的政治義務與職能,其根源在于法律上的自由不斷遭到侵犯。”[注]詳見M. I. 芬利:《古代世界的政治》,第176頁。在羅馬獨裁統(tǒng)治之下,意大利人有效保護自己的唯一途徑只能是羅馬公民權,由此取得參與羅馬法律制定以及官員選舉的資格,從而具有懲治羅馬官員的潛在可能性。正因如此,公元前1世紀早期羅馬改革家已不再試圖授予意大利人申訴權,因為在意大利人眼中,申訴權已經(jīng)蒼白無力,能夠有效保護他們的唯有公民權。

        需要說明的是,羅馬公民權所承載的價值遠不止上文所述內容,但本文并非意在窮盡羅馬公民權價值的所有方面,且限于時段和主題,本文僅關注于公元前125年至前91年期間意大利人眼中羅馬公民權的增值狀況。在意大利人看來,自公元前2世紀2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以及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原本地位并不突出的羅馬公民權日益重要。不僅能為他們帶來更加明顯的經(jīng)濟利益,而且在人身和財產(chǎn)保護方面的功用日益彰顯。因此,羅馬公民權逐漸成為意大利人孜孜以求的目標。當和平方式不能取得時,他們只好訴諸武力。

        綜上所述,公元前125年到前91年期間,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一個明顯的轉變過程。公元前125年之前,意大利人尚未將羅馬公民權視為奮斗的唯一目標,相當部分意大利人僅滿足于申訴權,此時的羅馬公民權對于意大利人的吸引力尚屬有限。但至公元前91年,意大利人對羅馬公民權如此狂熱,以至于不惜發(fā)動了聲勢浩大的同盟戰(zhàn)爭。究其變化因由,一方面,源于在該時段內羅馬法律開始認可雙重公民權,意大利人獲得羅馬公民權的法理障礙消除;另一方面,共同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以馬略為代表的羅馬新公民的示范等因素都提升了意大利人對羅馬的認同意識。更重要的是,公元前125年到前91年,意大利人眼中羅馬公民權的實際價值不斷增長。羅馬公民身份除早已蘊含的投票權和任職權等積極層面的政治權利外,其他層面的效用逐漸凸顯。它不僅能為意大利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經(jīng)濟權利,而且對他們的人身和財產(chǎn)的保護功能也日益重要。因此,當和平手段無法達成目標時,意大利人便斷然發(fā)動了規(guī)模空前的同盟戰(zhàn)爭。戰(zhàn)爭雖以羅馬的勝利而告終,但戰(zhàn)后羅馬不得不將其公民權廣泛授予意大利人。這一結果表明羅馬人業(yè)已意識到意大利人對于羅馬國家的重要性,同時,也暗示著意大利人對羅馬國家的認同意識已經(jīng)達到較高水平。這為他們迅速而順利地融入羅馬國家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羅馬公民身份的成功獲得,無疑又為他們更廣泛更深入地融進羅馬國家共同體成為可能??傊?,同盟戰(zhàn)爭加快了意大利半島羅馬化,推動了松散的羅馬—意大利聯(lián)盟向統(tǒng)一的羅馬國家的轉化。當然,一方面,由于羅馬當局的保守特性,使其頑固地拒絕意大利新公民與羅馬老公民享受完全相同的權利,因而對意大利人融入設置了若干門檻;另一方面,由于少數(shù)意大利部族根深蒂固的民族特性,使他們不愿放棄本民族的獨立地位而徹底融入羅馬國家。因此,意大利半島一體化的過程實際上并非一蹴而就,中間不乏曲折,甚至是摻雜著不少激烈沖突。然而,無論如何,戰(zhàn)后不久,幾乎所有意大利自由人都獲得羅馬公民權,成為羅馬國家集體中真正的一員,意大利地區(qū)最終也得以融合為一個整體。

        猜你喜歡
        公民權意大利人羅馬
        千萬別當羅馬士兵
        永恒之城:羅馬(二)
        永恒之城:羅馬(一)
        小羅馬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12
        手舞足蹈 大聲說話
        The Impacts of Extension of Roman’s Citizenship
        東方教育(2018年23期)2018-09-28 10:36:50
        公民權、社會組織與民主:治理視域下三者互動關系的分析
        江漢論壇(2016年11期)2017-02-23 20:43:26
        憲法基本權利解讀及體系實踐路徑研究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22:18:58
        覬覦與固守之間
        ——羅馬公民權視角下同盟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
        古代文明(2013年4期)2013-10-21 22:43:11
        發(fā)明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蜜桃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官网|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到高潮|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日本av一区二区播放| 国产一级黄色录像大片| 国产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少妇高潮紧爽免费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模影院|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日子2020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丝袜美腿|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cn|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人妻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欧美熟妇色ⅹxxx欧美妇|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老熟女多次高潮露脸视频| 日韩最新av一区二区|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久热香蕉av在线爽青青|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日本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1区2区3区高清视频| 国产人禽杂交18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剧情类别|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自拍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