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林,朱九群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藥學部/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yī)院個體化藥物治療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7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若不及時救治會引發(fā)心力衰竭等嚴重不良心臟事件[1-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治療AMI常用方法,可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有效改善血流狀況,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情況[3]。前列地爾為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功能的前列腺素類似物,不僅可擴張血管,還能溶解血栓甚至逆轉血栓形成,據報道,其與PCI聯用可有效改善AMI的臨床療效[4]。部分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可用于診斷AMI,不僅因其參與心血管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而且其外周血水平受心血管疾病患者狀態(tài)的影響,其中miR-208a/b具有組織特異性,其診斷效能優(yōu)于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5-6]。本研究中觀察了PCI聯合前列地爾冠狀動脈內注射治療AMI對患者心功能,外周血miRNA-208a、miRNA-208b水平及TIMI血流分級的影響?,F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年齡20~70歲;符合AMI診斷標準[7];服用硝酸甘油后緩解,需開展PCI手術。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48 h內使用過溶栓類藥物;6個月內接受過PCI手術;合并腦卒中、嚴重心力衰竭、心動過緩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擇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45)
對照組患者于PCI術前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規(guī)格為每片1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00542,規(guī)格為每片25 mg),各 300 mg,并靜脈注射肝素鈉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1022051,規(guī)格為每支2 mL:12 500 U)2 500 U。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于梗死冠狀動脈遠端注射前列地爾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80024,規(guī)格為每支 2 mL ∶10 μg)5 ~ 10 μg。隨后均接受PCI手術,具體方法:采用GE Innova 3100型X線造影系統(tǒng)(美國 GE公司)以JL3.4/JL4.0指引導管經橈動脈行冠脈造影,3位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醫(yī)師對檢查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同時對梗死相關動脈(IRA)分級[8](0級,未發(fā)現 IRA前向血流灌注;1級,發(fā)現IRA存在前向血流,但血流小,無法使遠端血管充盈;2級,血造影劑充盈IRA遠端血管時間不少于4個心動周期;3級,血造影劑充盈IRA遠端血管時間不超過3個心動周期)。PCI術后再次行冠脈造影,以IRA分級達到3級為手術成功。
TIMI血流分級[9]:0級,未發(fā)現灌流;1級,閉塞部位發(fā)現灌流,遠端未發(fā)現灌流;2級,遠端觀察到灌流,但灌流時間較正常血管長;3級,完全、快速灌流。分別于術后24 h,7 d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15 mL,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 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嚴格按試劑盒(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說明書操作。對左心室進行造影,檢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分別于術前、術后7 d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10 mL,分離血清,采用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測血清中miRNA-208a和miRNA-208b表達水平,嚴格按試劑盒(美國GeneCopoeia)說明書操作。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各部位組織輕度出血、皮下淤斑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結果見表2至表5。
表2 兩組患者TIMI血流分級比較(n=45)
表3 兩組患者術后NT-proBNP和LVEF比較(s,n=45)
表3 兩組患者術后NT-proBNP和LVEF比較(s,n=45)
注:與本組術后 24 h比較,#P <0.05。
組別NT-proBNP(ng/L) LVEF(% )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術后24 h 1 285.34 ± 243.65 1 294.25 ± 238.35 0.534 0.489術后7 d 464.65 ± 97.58#253.86 ± 62.57#8.564 0.000術后24 h 44.65 ± 6.34 45.35 ± 6.27 0.935 0.164術后7 d 47.95 ± 5.24#54.27 ± 7.99#4.643 0.000
表4 兩組患者miRNA-208a和miRNA-208b表達水平比較(s,fmol/L,n = 45)
表4 兩組患者miRNA-208a和miRNA-208b表達水平比較(s,fmol/L,n = 45)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P <0.05。
組別miRNA-208a miRNA-208b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術前0.006 96 ±0.001 02 0.007 01 ±0.001 13 0.354 0.757術后7 d 0.002 75 ± 0.001 24#0.001 02 ± 0.000 98#6.342 0.000術前6.25 ± 1.76 6.31 ± 1.72 0.265 0.813術后7 d 2.74 ± 0.75#1.46 ± 0.35#6.678 0.000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5]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AMI發(fā)病率逐年升高。PCI為臨床治療AMI的有效方法。但近年來發(fā)現PCI術后可能出現雖然梗死部位疏通,但微循環(huán)出現障礙,影響心肌組織的有效灌注[9]。TIMI血流分級可直接反映血流微循環(huán),而LVEF可反映左心室射血功能,而NT-proBNP是臨床判斷心力衰竭的常用指標[10]。前列地爾通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以舒張平滑肌,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調節(jié)血脂和降低血黏度,從多個角度促進血栓的溶解,改善微循環(huán)[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TIMI血流分級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術后24 h比較,術后7 d,兩組患者NT-proBNP含量明顯減少,LVEF明顯升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顯示PCI術聯合前列地爾可更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左心室射血能力。
mRNA是一種小的內源性非編碼RNA分子,由21~25個核苷酸組成,通常靶向一個或多個mRNA,通過翻譯水平的抑制或斷裂靶標mRNAs而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12]。miRNA在調節(jié)細胞增殖凋亡、脂肪代謝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一些可特異性調控、參與或反映血管的損傷、修復等,因此,通過檢測外周血miRNA表達水平進而判斷血管損傷程度是可行的[13]。有研究顯示,AMI患者血清miRNA-208a/b表達水平顯著升高,多項動物學實驗也表明,心肌受損后血清中miRNA-208a/b表達水平顯著升高,且兩項指標升高的模型大鼠生存率顯著降低[14]。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AMI患者血清中miRNA-208a/b表達水平顯著下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提示兩指標可用于檢測心肌受損的程度。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對象僅限于來我院就診的患者,樣本量小且未進行長期隨訪,前列地爾對AMI患者開展PCI術后長期心功能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仍需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探究。
綜上所述,PCI聯合前列地爾冠狀動脈內注射可用于治療AMI,其機制與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心功能,提高TIMI血流分級及降低外周血miRNA-208a和miRNA-208b表達水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