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修芹
(山東省威海市第十四中學 264211)
中考物理的復習,尋找科學而有效的復習方法可以讓學生事半而功倍,我結合自己從教近20年的經(jīng)驗,淺談一下中考物理復習中的一點做法:
為了避免重復新授課的思路,一般我在復習階段備課時,會根據(jù)前一天的預復習學案,通過檢查,擬定復習的重點和補救的措施、辦法,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復習.每次備課我從設置問題出發(fā),牽引出用到的物理知識.例如:力學中,我從力的分類,力的產(chǎn)生,力的影響因素,以及力和運動的關系等進行板塊分類復習….另外,相似的概念之間容易混淆的時候就將設置的問題具體化.比如1.重力、壓力各自是怎樣產(chǎn)生的?2.重力和壓力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分別是什么?3.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壓力的方向指向哪里?4.壓力和重力有必然的聯(lián)系嗎?等等…同時,每一個知識板塊配套的例題精選也很重要.一輪復習例題重視基礎性,針對性;二輪復習重視靈活性,綜合性.復習選例要兼顧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達到與考點目標接軌的效果.
所以,精心備課的過程中通過對比、提煉、整合舊的知識點,把“濃縮”的東西集中到課堂上來,增加“45分鐘”的課堂密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復習課應該比新授課的備課難度增加,這些就需要我們團隊的默契合作,集思廣益.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建構的過程,知識的建構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通過建構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識結構中,使認識結構發(fā)生變革和重組,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因此在預復習學案里,我總留有一塊空白,讓學生自己先來梳理知識.然后通過課上老師的引領和啟發(fā),對自己的梳理的知識進行完善、補充,從而形成知識的概括,使橫成串,豎成鏈.
而在知識網(wǎng)絡構建的時候,我常常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緊緊抓住知識生長點,按照板塊知識來擴展、深化.學生們在經(jīng)歷了知識網(wǎng)絡建構的過程,興趣大增.他們感覺這樣的建立和回顧知識好像在種樹,種植一棵“智慧樹”.知識點之間錯落有致,但也有條有理,物理的復習課堂不再是 “東風無力百花殘”了.事實證明,思維導圖式的知識構建,有利于板塊間知識的整合,有利于學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拓展.
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集體智慧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復習課中,我們以小組合作模式組織課堂教學,沿著“展示討論題、自思、自悟!小組交流、互悟!全班交流、共悟總結與反饋”的程序進行,課堂氣氛活而不亂,很多重點,難點,疑點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得到突破與解決.
課上站著“小老師”,臺下的學生們發(fā)問, “小老師”凝神傾聽后,有條不紊地講出自己的思路方法.由于臺上臺下的學生知識水平相當,思維方式相近,課堂質疑的聲音就多了起來,問題的解決方法也就多了起來.往往下課的鈴聲已經(jīng)響起,而課堂上的 “師”生交流依然火熱,直到追問的問題解決了才心滿意足.可見,復習課中師生好比風箏和線,只要老師的“線”準備充分,學生的“箏”一定能定向飛翔.
一套試卷有很多題,多年經(jīng)驗告訴我,在講解時按照什么順序講解對學生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因而,在講課時我一般不按照題號的順序依次講解,而是先把試題歸類,按試題類型進行講解,最后落實反饋提高.
首先,對試題合理分組
(1)按點歸類:即把卷上同一知識點的題目挑選在一起進行講評,多點歸一.
(2)按解法歸類,就是把試題中涉及同一解決方法、技巧的歸在一起進行分析講評.如把一份綜合測試分為:a.基本概念題型;b.基本計算題型;c.圖像分析題型;d.實驗類題型等.
其次,針對錯題 分層講解
講評前,我對學生的錯誤情況先做一個統(tǒng)計,如果某道題學生錯誤率較高,則在上課時需統(tǒng)一講解一下,其他則放手給學生.
我把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四人,設組長一人,其余三人按物理成績排序,(根據(jù)成績會做相應的變動).公布答案,讓學生自糾,對于不會做的題目,弱勢同學可以請教組長,中間同學可以互相切磋探討來解決.互幫組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小組長反應給老師.這樣通過兵教兵,兵幫兵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然后,再由組長來進行檢查,重點是檢查最后兩名弱勢同學,主要是以讓他們講給組長聽為主.這當中又檢查最弱的同學較多一些.
最后,對癥題型 再次反饋
每一次講評完,我和同組老師都會再出一份雷同卷.精簡提煉,突出答錯率高的題目,變換條件,變換已知數(shù)據(jù),這樣進行再強化,再鞏固,再提高,很多同學在如此的三番兩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總之,接管畢業(yè)班教學十幾年來,我深深體會到真正要想將復習課上好.重點落實,重在行動,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科技日益發(fā)展,學生資源日益優(yōu)化,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日益改進.今后的教學我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探究中不斷總結.為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我們還需持續(xù)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