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明
摘 要:情商是近年來教育領域流行的新概念,在很多情況下,情商被認為是與智商同等重要的能力。而在現(xiàn)代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的背景下,人才的情商將在其社會生存與發(fā)展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民辦高校來說,重視對學生的情商教育,是確保學生將來能夠順利的就業(yè),并在社會上生存和取得發(fā)展的關鍵。本文基于此對民辦高校情商教育對學生就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民辦高校;情商教育;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
一直以來,我國教育的傳統(tǒng)觀念都是重視學生的智商與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在學生進入大學后依舊如此。但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智商不在成為衡量人才標準的唯一準繩,擁有高情商的人將在社會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對于學校來說,在教育中融入情商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將來的就業(yè)與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1 情商的含義
情商也叫做情緒智商,目前相關領域對情商的定義包括信心、毅力、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也包括人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情緒對人的能力影響非常大,因此在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的現(xiàn)代社會,能夠有效控制自身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身能力的人,往往是更容易取得成功的人。
2 民辦高校學生的情商教育問題
1)學生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我國很多大學生都存在的問題,在遇到事情時,認為憑借自身的能力可以輕易的完成,而忽視了其中的難度,因此在實際操作時便會受到挫折,失敗感對于人的自信以及情緒控制能力的影響非常大,自信心不強且情緒控制能力不佳的學生,很容易因眼高手低帶來的失敗感影響自身的能力發(fā)揮,這一問題在學生的就業(yè)中也能得以體現(xiàn)。
2)不能學以致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用學習的知識,并使用起來幫助自己解決困難。但很多民辦高校中的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學以致用的重要性,讀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考試。而學生在就業(yè)時,用人單位考查的卻是學生的實際技能水平,不會學以致用的學生往往因難以通過用人單位的考查而在就業(yè)中遭遇挫折。究其原因,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學習觀念已經產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以至于學生在進入大學,面對就業(yè)時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應當如何學習。
3)社交能力缺乏。對于大學生來說,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能,這對于其將來的就業(yè)與在社會上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并且社交能力對團隊協(xié)作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而這是學生情商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缺乏社交能力的原因的一部分便是學校情商教育的不足的一種體現(xiàn)。
4)社會參與度較差。大學中的課堂教育時間相對較少,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這不僅可以帶來金錢上的報酬,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還可以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對其將來的就業(yè)非常有幫助。但民辦高校的很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不高,除去存在經濟困難需要獲得額外金錢的學生,很多學生即便是參與社會實踐,也僅僅是走個過程,并沒有從中真正的學到東西。社會實踐參與度不高的學生往往缺乏對社會的了解,為其將來的就業(yè)添加了新的困難。
5)抗挫折能力差。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在進入大學之前始終處于父母的保護下,有問題可由父母幫忙解決,其抗挫折能力自然難以培養(yǎng)。但當學生進入大學后,很多問題都要自己面對,難以解決問題而遭遇失敗也是經常發(fā)生的,而抗挫折能力差的學生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而學校的教育中也缺乏相關的內容,抗挫折能力是情商中的重要指標之一,而這一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就業(yè)中也會面臨困難。
3 以情商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能力的策略
1)在就業(yè)指導中融入情商教育內容。目前我國很多民辦高校為促進學生就業(yè),都會設置關于學生就業(yè)輔導相關的課程,為學生傳授就業(yè)的相關流程與技巧。但這種課程基本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并沒有在其中融入情商教育。在高校的就業(yè)指導課程中融入情商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恒心、毅力以及人際交流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在就業(yè)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能力。在目前就業(yè)形勢困難的背景下,很多學生會因為面試失敗而喪失繼續(xù)找工作的自信心,因此融入情商教育的關鍵就在于讓學生直面失敗,在嘗試失敗后能夠及時重整旗鼓,繼續(xù)接下來的準備工作。失敗是常見的,但在困難的背景下,不被失敗所打敗的人才可能是最后取得成功的人。因此在就業(yè)指導課程中融入情商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讓學生在遭遇失敗后仍能不斷嘗試最終取得成功。
2)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學生自身對社會實踐的參與度不高,則可依靠來自學校的組織,提升學生與社會的接觸程度,進而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這也是民辦高校情商教育的一部分。學校為學生安排的實習應當貫穿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生涯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情商水平,而不是在大四的繁忙時期使自己變得手足無措。學校為學生安排的實習內容應當以強化學生的社交以及抗挫折能力為基礎,同時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例如為學生安排在社區(qū)、小學或幼兒園等的實習,這種實習環(huán)境較為溫和,且學生有大量的和他人接觸的機會;或是為學生安排企業(yè)、機構中的工作性實習,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與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情商水平。
3)重視學生心理教育。情商涉及到人的情緒,因此與情商教育與心理學有較大交集。對于學校來說,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側面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在就業(yè)中遭遇失敗后,會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失落情緒,其自信心也會造成影響,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有效的心理疏導,這種失落感長期積壓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學校在對遭遇就業(yè)失敗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可以在側面對其進行情商教育,培養(yǎng)其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使學生遭遇失敗時能夠及時的調整情緒,而不被失落感所困惑。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良好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也是情商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這部分內容則可以放在學校的心理輔導中完成。
4)豐富校園文化。大學與高中不同,學生在進入大學后,除了其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外,該需要掌握為人處世的多種技能,提升自身的情商水平,以便將來在社會上立足與發(fā)展。為此,學校除了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場所外,還應當豐富校園文化,讓學生生活在健康、積極的環(huán)境中,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可以成為提升學生校園生活水平的平臺,還可以成為學生提升社會實踐技能,提升自身情商的重要場所,也是大學情商教育的課外基地。民辦高校在辦學中應當以學校自身的特征與約束條件制定校園文化的大方向,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特長,豐富學校的文化。學??啥ㄆ谂e辦各種類型的比賽,為試圖展示自己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通過不斷的在校園中展示自己,可提升其自信心,進一步提升其解決問題與抗挫折的能力,從而提升其情商水平,完成在課堂外的情商培養(yǎng)。
4 結論
情商是現(xiàn)代人非常重要的情緒指標之一,本文對民辦高校情商教育對學生就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目前民辦高校學生存在眼高手低、不能學以致用和社會參與度差的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以高校情商教育角度,提出了在就業(yè)指導課程以及學生心理輔導中融入情商教育,以提升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從而提升其就業(yè)能力的建議。期待本文的內容能夠為我國高校學生的情商培養(yǎng)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龔光軍.大學生情商教育多重保障體系的構建[J].四川勞動保障,2018(s1):103-104.
[2]付恩硯.新形勢下我國大學生情商教育誤區(qū)探討[J].考試周刊,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