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風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對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進行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通過貝那普利進行治療,觀察組則在采用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血壓以及心臟超聲檢查結果。結果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舒張壓為(95±12)mmHg、收縮壓為(140±18)mmHg,觀察組在治療后的舒張壓為(76±10)mmHg、收縮壓(120±13)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LVDD指標為(51.1±2.1)mm、LVEF指標為(48.9±4.3)%明顯強于對照組的LVDD指標(55.8±3.9)mm和LVEF指標(40.2±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討論 本次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對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加顯著,還能夠對患者血壓進行良好的控制,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貝那普利;吲達帕胺;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其中,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7.8±5.3)歲;男23例,女15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58.1±4.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每天都服用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0514)10毫克。觀察組在這基礎上,配合服用吲達帕胺(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880019),患者劑量為每天2.5 mg,兩組患者都連續(xù)服藥治療3個月,并且如果患者持續(xù)惡化,就要根據(jù)患者癥狀配合呋塞米治療[1]。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治療效果以及心臟超聲檢查結果,心臟超聲檢查患者的LV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左室射血分數(shù))。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的心衰癥狀得到顯著緩解,舒張壓降低>30 mmHg;有效:患者的心衰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舒張壓降低至20~30 mmHg之間;無效:患者心衰癥狀沒有明顯改善,舒張壓降低<15 mmHg。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對比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舒張壓為(104±10)mmHg、收縮壓為(168±22)mmHg,觀察組在治療前的舒張壓為(103±11)mmHg、收縮壓(167±23)mmHg,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都有明顯降低,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舒張壓為(95±12)mmHg、收縮壓為(140±18)mmHg,觀察組在治療后的舒張壓為(76±10)mmHg、收縮壓(120±13)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臟超聲檢查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均有明顯好轉,觀察組治療后的LVDD指標為(51.1±2.1)mm、LVEF指標為(48.9±4.3)%明顯強于對照組的LVDD指標(55.8±3.9)mm和LVEF指標(40.2±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貝那普利通過競爭性抑制AⅡ活性,從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動脈壓力,減輕心臟后負荷,同時擴張靜脈血管,減少回心血量。而吲達帕胺作用于遠曲小管,阻斷部分鈉離子的重吸收,減少容量負荷。二者發(fā)揮協(xié)同降壓作用,進一步降低心臟前負荷,后負荷,同時改善心室重構。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保鉀作用有利于糾正噻嗪類利尿劑引起的低鉀血癥。
綜上所述,采用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對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加顯著,還能夠對患者血壓進行良好的控制,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 艷.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5):174-175.
[2] 于粉紅.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1):60-61.
[3] 韓艷麗,馮 爽,金 勇.貝那普利聯(lián)合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3):43-4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