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階段高中音樂生基本樂科授課大多是按各門類、知識點進行填鴨灌輸式的教學,而對于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音樂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綜合基本樂科中所包含的四門小學科并融合其他教學方法來進行交叉式教學,對這些學生來說或許有所幫助。
關鍵詞:基本樂科教學;交叉式教學方法;零基礎音樂生教學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面臨高考時選擇走藝術這條路。以我校為例,盡管在通過篩選音樂各方面條件后及嚴格控制人數(shù)的雙重把關下,在今年高一升高二時依然有近20人選擇了音樂專業(yè)。在他們中,主要是聲樂專業(yè),有樂器基礎的不到一半,且大多學習樂器的時間不超過三年,而音樂招生考試中所要求的基本樂科知識更是堪稱“零基礎”?;緲房频膶W習也就成為了令這些零基礎音樂生頭疼的一個內(nèi)容,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反映:“樂理好難?!币虼思訌姼咧辛慊A音樂生對基本樂科知識的訓練,以及探尋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一、 高中音樂生基本樂科教學方法現(xiàn)狀
基本樂科就是對音樂基本知識的一個綜合。就江蘇省音樂類統(tǒng)一考試的要求來說,基本樂科包含了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音樂常識,也就是俗稱的“小四門”或“小三門”。四門課程中,對于音樂零基礎的學生來說,最難的莫過于基本樂理。視唱與練耳要求學生對節(jié)奏感、音高概念等樂感的把握,可通過不斷訓練來改善和提高。音樂常識則是一個很寬泛的知識儲備,內(nèi)容雜而多,也不易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
現(xiàn)階段,很多地方對學生的基本樂科培訓都屬于填鴨灌輸型的。這樣的教學既系統(tǒng)又省時,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快速將大量知識喂給學生。但學習方法效果如何呢?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在這樣枯燥的學習模式中會難以真正消化、舉一反三。將樂理課變成了像數(shù)理化一樣的學科,更是這些零基礎孩子們不能認可的,最終會使他們喪失對樂理學習的興趣,也就喪失了音樂這門專業(yè)作為一種娛樂性很高的藝術門類所該有的特征。
二、 基本樂科交叉式教學方法的要求與措施
因此,在對學生教授基本樂科時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將枯燥的樂理學習豐富化。以樂理為基礎,把四門小學科融會貫通,交叉式進行教學應該更有效果。
(一) 交叉式教學方法要求體現(xiàn)出學科的綜合性
無論是高考前的輔導還是藝術院校的課程設置,往往都把基本樂科中的視唱練耳、樂理、音樂欣賞、音樂史等分成了很多學科分別教學。但對零基礎的音樂生,這會使他們不能從宏觀上看待音樂這門課,出現(xiàn)知識點零散的現(xiàn)象,從而也不能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的。因此,在設計課程時,應以樂理為基礎適當將其他三門結(jié)合起來教學,更多地強調(diào)各小門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例如,在學習樂理時,將相應的視唱練耳同時加入進去,在理論的指導下模唱音高。再如,在練習視唱時,可以選用音樂欣賞中的作品提煉它們的主題編寫成旋律,使學生在視唱過程中加深對音樂作品的印象。最后,在練耳的時候可以對鋼琴以外的其他樂器做一些聽記訓練,不僅鍛煉了學生對練耳的要求,更是對聽辨樂器音色上也有著一定效用。
(二) 交叉式教學方法要求身體各部分并用
樂理的學習,需要通過做題來進行,也就是腦的運用;視唱主要是唱,加上劃拍,是對眼、口及肢體的運用;練耳是聽覺訓練,對耳的運用;音樂常識主要包括聽辨、思考、記憶等,是對耳和腦的運用。在學習基本樂科的相關知識時,不妨鼓勵學生將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融入進來。在唱視唱的時候多把注意力放一些在自己的耳朵上;在平時視唱或欣賞音樂時,也做到讓音樂的走向跟自己的身體律動相結(jié)合。這是培養(yǎng)零基礎音樂生學習音樂最基本的、能夠身心合一的方法。
(三) 交叉式教學方法要求情境教學與理論知識的結(jié)合
理論知識往往很枯燥,如何使枯燥難懂的樂理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我們應當積極制造情境來教學,利用多媒體、鋼琴、教具等硬件設備,或使用一些音樂制作的軟件,來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音樂,真正感受音樂各要素的組織形式。在具體課程中,例如在對比大調(diào)、小調(diào)的色彩時,可以給學生聽一聽一些熟悉簡單的曲調(diào)由原來的大調(diào)改寫成小調(diào)后所帶來的色彩變化。又如,在學習民族五聲調(diào)式時,老師可以盡自己所能用民族樂器代替鋼琴,增強情境的設置,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中國調(diào)式風格與西洋大小調(diào)式的不同。這對加強學生辨別、判斷和理解民族調(diào)性的風格又能更上一層。
(四) 交叉式教學方法要求音樂生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在眾多音樂生中,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普遍現(xiàn)象,那就是學習過樂器的人比沒學過的更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的其他學科。因此,我們鼓勵音樂生不要只是埋頭于啃書和唱歌,適當?shù)亟佑|一些樂器,對學習音樂理論知識有裨益而無害。此外,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所學的樂理知識融入自我創(chuàng)編中。如果有條件還可以用音樂制作軟件,將它做出來,學生定會如獲至寶。
三、 總結(jié)
如今的基本樂科課堂絕不應該死板、枯燥,越是理論化的學科越是要活躍起來。在音樂專業(yè)學習的時候,我們不能只強調(diào)對學生音準、節(jié)奏、樂理等反復的機械式的訓練,而忽視學習音樂最重要的是要在體驗和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對音樂進行理解。對這樣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來說,把基本樂科的方方面面融匯交叉,讓這門課程的氣氛活躍起來,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馮津瑜.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高凌,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棲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