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陽,王 琴,畢亞男,史 紅,王躍飛,周 昆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醫(yī)藥研究院,天津市中藥藥理學(xué)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193)
補骨脂為豆科植物補骨脂(Psoraleacoryl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溫腎助陽、納氣和止瀉的功效。補骨脂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主要成分為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補骨脂的應(yīng)用十分廣泛,常用中成藥中含有補骨脂的有30余種。近年來,補骨脂的肝臟毒性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相繼有臨床和實驗研究報道,其能導(dǎo)致肝臟毒性[1-2],韓國曾報道了與大量食用補骨脂有關(guān)的急性肝炎病例。另外,部分含有補骨脂的中成藥,如壯骨關(guān)節(jié)丸、白蝕丸也偶見肝毒性報道[3-4]。補骨脂素與異補骨脂素在補骨脂所導(dǎo)致的肝損害中貢獻較大[5-6],研究表明,異補骨脂素能導(dǎo)致HepG2細胞膽汁酸蓄積,進而產(chǎn)生細胞毒性;腹腔注射異補骨脂素可以引起C57BL/6J小鼠肝損傷[7-8]。以上研究顯示,異補骨脂素在細胞水平及整體動物水平,均能引起肝損傷?;诖?,本研究通過對SD大鼠連續(xù)灌胃異補骨脂素1、3、7 d,進一步驗證異補骨脂素對肝臟的損傷作用,探討異補骨脂素的毒性作用規(guī)律,并且基于膽汁酸轉(zhuǎn)運體,初步探討異補骨脂素肝臟毒性的作用機制。
1.1實驗動物SD大鼠,32只,♀♂各半,體質(zhì)量170~200 g,購自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證號:SCXK(京)2014-0004。
1.2藥物與試劑異補骨脂素購自天津市月牙湖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502,其純度經(jīng)HPLC檢測大于98%。黃蓍樹膠粉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TRIzol購自塞默飛世爾科技公司;谷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試劑盒、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試劑盒、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試劑盒、總膽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試劑盒、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試劑盒、總甘油三脂(total triglyceride, TG)試劑盒、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 TBIL)試劑盒,均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反轉(zhuǎn)錄試劑盒、擴增試劑盒,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儀器Legend Micro17離心機(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7020全自動生化儀(日本Hitachi公司);CFX96型熒光定量PCR儀(美國Bio-Rad公司);超聲破碎儀(Vibra-cell processors,美國Sonics公司)。
1.4方法
1.4.1異補骨脂素對大鼠的肝毒性 大鼠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5 d后,隨機分為對照組(黃蓍樹膠助溶劑組)、異補骨脂素60 mg·kg-1給藥1 d組、3 d組以及7 d組,每組8只,♀♂各半。異補骨脂素用受試藥5%量的黃蓍樹膠助溶,溶解于生理鹽水中。給藥結(jié)束后,所有動物進行麻醉取血、取肝臟,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清中ALT、AST、ALP、TBA、TC、TG及TBIL的含量,計算肝臟系數(shù)。肝臟系數(shù)= 肝臟重量(g)/ 體質(zhì)量(g)×100%。
1.4.2實時定量PCR 稱取50~70 mg相同位置的肝臟組織,使用眼科剪將組織剪成約1 mm3大小的碎塊,加入TRIzol試劑,運用超聲破碎儀破碎組織后,按照常規(guī)方法提取總RNA。按反轉(zhuǎn)錄試劑盒要求進行反轉(zhuǎn)錄。實時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為20 μL,其中cDNA樣本2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Top/Tip Green qPCR SuperMix試劑10 μL,無RNA酶水7.2 μL。在94 ℃預(yù)變性4 min,每個循環(huán)94 ℃變性5 s,50~60 ℃退火15 s,72 ℃延伸10 s,共35~40個循環(huán)。取2-△△CT值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引物序列見Tab 1。
2.1異補骨脂素對大鼠體質(zhì)量的影響如Fig 1所示,給藥前,各組動物體質(zhì)量沒有明顯區(qū)別。給藥后,與對照組相比較,異補骨脂素60 mg·kg-1給藥3 d組的大鼠體質(zhì)量明顯下降。異補骨脂素60 mg·kg-1給藥1 d后,大鼠肝臟重量沒有明顯變化,給藥3 d和7 d后,大鼠肝臟重量明顯增加。異補骨脂素給藥1、3、7 d后,肝臟系數(shù)均明顯升高。
2.2異補骨脂素對大鼠肝臟功能的影響如Tab 2所示,大鼠給予異補骨脂素3 d和7 d后,血清中的ALT均明顯升高。給予異補骨脂素1、3、7 d后,血清中AST的含量明顯增加,ALP的水平在3組中均沒有明顯變化。TBA在異補骨脂素給藥7 d組的大鼠血清中明顯升高,給藥1 d和3 d組中的TC明顯降低。各給藥組中的TG均明顯上升,給藥7 d組的TBIL明顯增加。
Tab 1 Primer sequence of real-time PCR
Fig 1 Effect of isopsoralen on body weight(A), liver weight(B) and liver/body weight ratio(C)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for 1, 3 or 7
*P<0.05,**P<0.01vscontrol group
Tab 2 Effect of isopsoralen on levels of ALT, AST, ALP, TBA, TC, TG and TBIL in rat serum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for 1, 3 or 7
*P<0.05,**P<0.01vscontrol group
Fig 2 The mRNA levels of BSEP, NTCP, MRP2, MRP4, MDR1, ABCG5, ABCG8 and OSTαin rat liver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for 1, 3 or 7
*P<0.05,**P<0.01vscontrol group
2.3異補骨脂素對肝臟主要膽汁酸轉(zhuǎn)運體的影響如Fig 2所示,大鼠給予異補骨脂素3 d和7 d后,肝臟中膽鹽輸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 BSEP)的mRNA水平明顯下降,異補骨脂素1、3、7 d組中鈉離子-?;悄懰峁厕D(zhuǎn)運蛋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NTCP)的mRNA水平明顯下降,BSEP、NTCP的mRNA之比也明顯升高。異補骨脂素給藥1 d和7 d后,多藥耐藥相關(guān)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 2, MRP2)的mRNA水平明顯下降,異補骨脂素給藥3 d組中MRP2的mRNA水平有下降趨勢,但是差異無顯著性。各組中多藥耐藥相關(guān)蛋白4(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 4, MRP4)的mRNA水平均沒有明顯變化。異補骨脂素給藥3 d和7 d組中,多藥耐藥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1, MDR1)的mRNA水平明顯下降。異補骨脂素給藥1、3、7 d后,三磷酸腺苷結(jié)合轉(zhuǎn)運蛋白G超家族成員5(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5, ABCG5)、ABCG8、有機溶質(zhì)轉(zhuǎn)運蛋白α(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 alpha, OSTα)的mRNA水平均明顯下降。
補骨脂應(yīng)用十分廣泛,歷代中醫(yī)用于治療腎虛、冷瀉、遺滑精、小便頻數(shù)、腰膝冷痛等,外治用于皮膚病、白癜風(fēng)等?,F(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補骨脂具有擴張冠脈、抗腫瘤、抗菌、抗抑郁、擬雌激素樣等多種作用[9-12]。然而,補骨脂的肝毒性也被多個研究報道證實,且其毒性成分和致毒機制尚不清楚。異補骨脂素為補骨脂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可能與補骨脂引起的肝損害和膽汁淤積有關(guān)。
肝細胞壞死時,由于肝細胞膜破損,細胞內(nèi)的一些酶溢出細胞外,如ALT、AST 等。因此,胞外或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否及損傷程度。在本實驗中,給予異補骨脂素后,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持續(xù)明顯升高,尤其是AST,在給予異補骨脂素1 d之后即有明顯的上升,提示異補骨脂素給藥1~7 d均能引起肝損傷。異補骨脂素給藥1 d和3 d后,TC的含量明顯降低;異補骨脂素給藥7 d后,TBA明顯增加。由于膽固醇是合成膽汁酸的原料,該結(jié)果說明異補骨脂素作用后,可能引起了由膽固醇合成膽汁酸增多,從而造成TC含量的下降和TBA含量的升高。異補骨脂素給藥1、3、7 d后,TG的含量均明顯升高,表明異補骨脂素作用后引起肝功能的減退,可能加重機體的脂肪負荷。異補骨脂素給藥7 d后,TBIL的水平也明顯升高,表明異補骨脂素作用7 d,造成肝細胞的受損和肝功能的減退。另外,異補骨脂素作用1 d之后引起肝系數(shù)的明顯升高,并且一直保持高水平。以上研究表明,異補骨脂素作用1 d即引起肝臟的損傷,表現(xiàn)出急性肝臟毒性;作用3 d后,肝臟的損傷進一步加重;作用7 d,肝臟的損傷持續(xù)存在,但是沒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而引起肝臟損傷的因素有多種,在本研究中,異補骨脂素的作用能導(dǎo)致膽汁酸水平的升高,最終造成膽汁淤積,損傷肝臟,但是其確切機制還需進一步探討。
研究表明,造成膽汁淤積和肝損傷的原因除與膽汁形成有關(guān)以外,還與膽汁酸的分泌和轉(zhuǎn)運等過程紊亂有關(guān)[13]。膽汁酸在肝臟中合成,通過各級管道最終分泌到十二指腸,進行輔助消化脂肪。而膽汁酸在細胞內(nèi)濃度過高,可導(dǎo)致線粒體介導(dǎo)的細胞凋亡,從而引起毒性的產(chǎn)生[14]。BSEP 和NTCP是肝細胞膜上兩個重要的膽汁酸轉(zhuǎn)運蛋白,BSEP 將膽汁酸由肝細胞轉(zhuǎn)運至細胞間膽管,NTCP則將膽汁酸從血液轉(zhuǎn)運至肝細胞。這兩種轉(zhuǎn)運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對于維持血液和肝細胞中的膽汁酸平衡至關(guān)重要。在本研究中,異補骨脂素可以抑制BSEP mRNA的水平,且隨著給藥時間的延長,抑制作用越明顯,具有一定的時間依賴性。同時,異補骨脂素也能降低NTCP mRNA水平,并且該抑制作用呈現(xiàn)時間依賴性地減弱。該數(shù)據(jù)表明,異補骨脂素給藥后,引起B(yǎng)SEP 和NTCP轉(zhuǎn)錄水平的改變,可能對膽汁酸的轉(zhuǎn)運造成影響。而NTCP mRNA水平的降低可能與肝細胞內(nèi)膽汁淤積后,負反饋調(diào)節(jié)NTCP 的轉(zhuǎn)錄,抑制其不斷向肝細胞內(nèi)運輸膽汁酸有關(guān),這也與之前的文獻報道一致[15]。MRP2、MDR1、ABCG5及ABCG8與BSEP類似,位于肝細胞的頂側(cè),主要功能是把肝細胞中的膽汁酸轉(zhuǎn)運到微膽管,從而排出肝細胞中過量的膽汁酸。異補骨脂素作用1、3、7 d能抑制MRP2、MDR1、ABCG5、ABCG8的mRNA水平,推測其可能抑制膽汁酸從肝細胞排向膽管。MRP4和OSTα主要功能是把肝細胞中的膽汁酸轉(zhuǎn)運到血液中。異補骨脂素對MRP4 mRNA的水平?jīng)]有影響,但是能夠明顯抑制OSTα mRNA的水平,從而抑制膽汁酸向血液排出。以上研究表明,異補骨脂素給藥1、3、7 d能干擾膽汁酸轉(zhuǎn)運體的轉(zhuǎn)錄,從而抑制膽汁酸轉(zhuǎn)運體的功能,造成肝臟損傷。而膽汁酸轉(zhuǎn)運體的水平主要受核受體的調(diào)控,法尼醇X受體(farnesoid X receptor, FXR)、孕烷X受體(pregnane X receptor, PXR)等核受體,通過調(diào)控膽汁酸的代謝、外排與轉(zhuǎn)運,從而實現(xiàn)對膽汁酸穩(wěn)態(tài)的調(diào)控[16]。因此,異補骨脂素是否通過核受體調(diào)控膽汁酸水平,導(dǎo)致肝損傷,將是我們下一步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綜上所述,異補骨脂素給藥可造成肝臟的損傷,其機制可能是通過調(diào)控膽汁酸轉(zhuǎn)運體,從而導(dǎo)致肝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