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山
CAP屬于呼吸內科的常見感染性疾病, 是指在醫(yī)院外被病原體感染所致的肺實質炎癥[1]。由于CAP病原體的種類繁多且復雜, 感染難以控制, 極易發(fā)展成重癥肺炎和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等, 臨床死亡率較高。故準確評估CAP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對醫(y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及后續(xù)治療方案的選擇大有裨益。以往多采用肺炎嚴重度指數(shù)評分(PSI)和英國胸科協(xié)會改良肺炎評分(CURB-65)對CAP病情進行評估,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生物標志物這一新型評估工具在臨床的廣泛應用, CRP、PCT以及D-二聚體在CAP病情評估及預后方面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相關醫(yī)務人員的認可。本文特選取本院110例CAP患者展開研究, 旨在探討CRP、PCT以及D-二聚體在CAP病情評估中的應用價值及意義?,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CAP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69例, 女41例;年齡24~82歲, 平均年齡(53.6±9.8)歲;病程1~4 d, 平均病程(2.7±0.4)d?;颊呔c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分會于2006年制定的《CAP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相符, 排除嚴重肝腎疾病、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惡性腫瘤晚期、急性腦血管疾病以及長期口服免疫制劑者。依據(jù)重癥肺炎診斷標準[2]將其中符合1項或1項以上的患者納入重癥組(38例),不符合者納入非重癥組(72例);并根據(jù)出院時的疾病轉歸情況分為生存組(94例)和死亡組(16例)。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24 h內, 尚未接受抗生素治療前進行外周靜脈血采集, 常規(guī)離心分離血清。其中PCT采用德國BRAHMS公司生產的免疫發(fā)光法定量檢測試劑盒進行測定;CRP采用免疫比濁法于HITACHI7600生化分析儀上進行測定, 試劑盒為上海捷門生物技術合作公司所生產;D-二聚體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 但儀器選擇Compact X 全自動血凝儀,試劑盒為天津瑞美公司所生產。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對比重癥組和非重癥組、生存組和死亡組CRP、PCT及D-二聚體水平以及血漿CRP、PCT、D-二聚體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檢驗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重癥組和非重癥組CRP、PCT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比 重癥組CRP、PCT和D-二聚體水平均高于非重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重癥組和非重癥組CRP、PCT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比( ±s)
表1 重癥組和非重癥組CRP、PCT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比( ±s)
注:與重癥組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CRP(mg/L) PCT(μg/L) D-二聚體(ng/ml)非重癥組 72 23.81±12.44a 5.21±4.12a 1023.46±558.39a重癥組 38 31.68±11.52 9.67±4.38 2101.54±564.87 t 3.2350 5.2823 9.5906 P<0.05 <0.05 <0.05
2.2 生存組和死亡組CRP、PCT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比 死亡組CRP、PCT和D-二聚體水平均高于生存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 Pearson相關性分析 血漿PCT、CRP以及D-二聚體水平與CAP嚴重程度呈正相關(r=0.38、0.33、0.49, P<0.05)。
表2 生存組和死亡組CRP、PCT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比( ±s)
表2 生存組和死亡組CRP、PCT以及D-二聚體水平對比( ±s)
注:與死亡組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CRP(mg/L) PCT(μg/L) D-二聚體(ng/ml)生存組 94 25.68±11.56a 7.36±4.18a 1291.83±745.03a死亡組 16 33.94±12.78 10.01±4.54 2986.25±736.59 t 2.6023 2.3155 8.4228 P 0.0106 0.0225 0.0000
隨著免疫損害宿主的遞增及病原體的持續(xù)變化, CAP的臨床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呈不斷上升趨勢, 形式日益嚴峻。在此情況下, 摒棄以往存在一定缺陷的PSI和CURB-65評估病情的方式, 轉而尋求一種更為有效、迅速的評估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PCT是降鈣素的前體, 正常情況下其濃度<0.1 ng/ml[3],但在發(fā)生嚴重的細菌感染時, 甲狀腺細胞會在內毒素和炎癥因子的刺激下釋放大量PCT進入血液, 使得血清PCT水平明顯上升, 并隨著感染的輕重變化而下降或上升。另一方面,由于病毒感染所產生的干擾素γ 會抑制PCT的生成。因而PCT通常被作為細菌感染的標志物, 可與病毒等感染進行鑒別, 并且可以作為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評估指標。
CRP屬于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在急性炎癥期因白介素-6等細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刺激肝臟細胞迅速合成, 其血清濃度可于2 h內快速升高, 48 h達到峰值。只要感染得以有效控制, 其血清水平會迅速下降, 是反映機體是否存在感染、感染嚴重程度以及治療評估的敏感指標之一。但是CRP并非特異性炎癥指標, 在冠心病、嚴重創(chuàng)傷、心肌梗死以及惡性腫瘤等情況下也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上升。故需結合其他生物學標志物進行綜合判定[4-7]。
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 為特異性提示纖溶過程的標記物。當D-二聚體升高時則機體處于血液高凝的狀態(tài), 促凝因子出現(xiàn)異常, 溶解反應異常增強。在重癥肺炎發(fā)生時, 患者體內肺泡的止血平衡被打破, 凝血過程被啟動。若發(fā)生感染性休克, 血液瘀滯致使微血栓形成, 激活纖溶系統(tǒng), 機體D-二聚體含量大幅增加。相關研究表明[8],當CAP患者D-二聚體水平>2 mg/L時, 患者30 d病死率、血管活性藥物應用或機械通氣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說明D-二聚體在肺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 重癥組和死亡組的CRP、PCT及D-二聚體水平均高于非重癥組和生存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漿PCT、CRP以及D-二聚體水平與CAP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r=0.38、0.33、0.49, P<0.05)。
綜上所述, CRP、PCT及D-二聚體與CAP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可作為病情及預后評估的重要指標, 以此監(jiān)測病情, 明確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