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扎提·麥麥提,耿文秀,買合甫來提·坎吉,古麗格娜·艾塔洪
《“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明確指出,到2030 年,15 歲以上人群吸煙率要降低到20%。有研究指出,90%左右的習慣性吸煙者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吸煙[1]。據統(tǒng)計,我國1.3 億個青少年當中,約有1,500 萬煙民,嘗試吸煙青少年數(shù)量則高達4,000 萬[2]。研究指出,學校預防和干預是目前減少青少年吸煙行為最有效的措施[3]。常用的干預模式要有健康教育、社會影響、生活技能訓練、認知改變、心理干預以及同伴教育等[4]。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我國學者方曉義和林丹華的“遠離香煙”項目[5]。該項目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學生沒有足夠的課余時間參加項目[6]、該項目對干預者要求很高[7]等原因沒能在校園控煙中廣泛應用。由此可見,學??責煾深A不僅要注重戒煙方法的可行性、易操作性,還要考慮學生課余時間、戒煙心理等。因此,本研究嘗試將簡短戒煙干預方法引用到校園控煙中,以同伴教育的形式進行干預。
簡短戒煙干預是一種以戒煙意愿改變模型為基礎,根據吸煙者不同戒煙階段提供3~5 分鐘明確而有針對性戒煙建議和行為支持的戒煙方法[8]。研究發(fā)現(xiàn),與未接受干預的吸煙者相比,接受了簡短戒煙干預的吸煙者,其戒煙的可能性提高了44%~66%[9-10]。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簡短戒煙干預不僅提高了吸煙者控煙知識知曉率,還減少了吸煙量、降低了CO 呼出濃度[11]。目前,在國內,簡短戒煙干預的應用效果僅在綜合醫(yī)院和社區(qū)門診中得到驗證[11-12],沒有在學校領域中的應用報告。因此,為研究簡短戒煙干預在校園控煙中的效果,筆者開展了一項為期12 周的同伴簡短戒煙干預。
隨機選取烏魯木齊一所高中,通過《我戒煙,我健康》為主題的健康講座,在高一、高二全年級宣傳本項目。學生自愿報名基礎上隨機選取68 名每天吸煙男生,并匹配年齡、吸煙時間等指標后平均分到干預組和對照組。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每天吸煙者的定義是每天至少吸1 支煙,且連續(xù)或累積吸3 個月或3 個月以上[13]。根據簡短戒煙干預方法,成功戒煙是指干預結束前和干預結束后一個月,兩個月內連續(xù)不吸煙[14]。
1.3.1 問卷調查方法
干預前后在學校團體輔導活動室對所有參與項目的學生分別進行橫斷面調查。問卷制訂參照《全球青少年煙草調查》和國內相關研究使用的問卷[15]。內容包括:學生基本信息、煙草使用、煙草依賴、對煙草的態(tài)度等。
1.3.2 干預方法
干預組方案包括5 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介紹本項目的目的和意義;第二環(huán)節(jié),要求每個參與項目的吸煙者邀請1 名不吸煙的同伴共同參與本項目;第三環(huán)節(jié),給每個不吸煙同伴發(fā)放一本《簡短干預操作手冊》[16]并進行兩個小時的培訓;第四環(huán)節(jié),同伴繼續(xù)學習手冊內容,一周后進行考核,95 分為合格線,不合格者繼續(xù)接受培訓;第五環(huán)節(jié),同伴考核合格后按照《簡短干預操作手冊》上的五個步驟開展為期12 周、每周5 次、每次3~5 min 的簡短戒煙干預。五個步驟第一步:詢問(Ask)。第一次見面時同伴詢問吸煙者煙草使用情況,比如,什么時候吸煙、為什么吸煙、吸煙是否對身體帶來影響等并表示對來訪者健康的關心。第二步:建議(Advice)。從吸煙的害處和戒煙的好處以及對身體健康的相關性角度建議吸煙者戒煙。第三步:評估(Assess)。問“是否打算在未來一個周內開始戒煙?”來評估吸煙者戒煙意愿并用《尼古丁依賴檢驗量表(FTND)》評估煙草依賴程度。第四步:幫助(Assist)。在戒煙過程中同伴對吸煙者予以行為上的支持和幫助,協(xié)助吸煙者填寫《戒煙計劃卡》并提供戒煙相關材料。本研究將《有效戒煙的14 條法則》[17]作為干預組和對照組統(tǒng)一使用的戒煙材料。第五步,安排隨訪(Arrange follow-up)。前四個步驟結束后的一個月安排隨訪,了解吸煙者是否保持戒煙狀態(tài)。
1.3.3 干預效果評價
干預前后吸煙量、尼古丁依賴程度、戒煙態(tài)度等指標的變化。
數(shù)據用SPSS 19 進行分析,主要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檢驗。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基線時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吸煙時間、吸煙量、吸煙態(tài)度、尼古丁依賴程度、每周吸煙消費等指標上都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干預前兩組同質性較好。見表1。
終期調查發(fā)現(xiàn),與基線時相比,干預組學生在吸煙量、尼古丁依賴程度、吸煙態(tài)度等指標上都有顯著變化,與控制組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都達到了統(tǒng)計學顯著性水平(P<0.05)。干預組有9 名成功戒煙的學生,成功戒煙率為26.47%,對照組沒有成功戒煙的學生。見表2、表3。
在青少年吸煙率逐漸上升并出現(xiàn)低齡化的嚴峻形勢下,學??責熃逃幕A性作用日益突出。本研究本著尋找有效的校園戒煙干預方法為目的,嘗試將醫(yī)療系統(tǒng)廣泛使用的簡短戒煙干預方法,以同伴教育的形式應用到校園控煙中。結果表明,同伴簡短戒煙干預有效減少青少年戒煙行為,并改變吸煙態(tài)度。該方法由于具有易操作、所需時間短、不要求特定場所等優(yōu)點,可以廣泛應用到校園控煙教育。
表2 干預前后兩組吸煙量和尼古丁依賴程度比較
表3 干預前和干預后兩組吸煙行為和態(tài)度變化情況(%)
研究發(fā)現(xiàn),各類戒煙服務中,學校預防和干預對減少青少年吸煙最有效[3],不僅顯著降低青少年吸煙率[18],干預的總體效果和穩(wěn)定性都比較好[19]。比如,孫紀超和楊廷忠用“心理社會方法”[6],仲學鋒等人用“同伴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訓”開展戒煙干預[20],發(fā)現(xiàn)干預后學生吸煙率顯著降低、吸煙態(tài)度明顯好轉。然而,這些項目過度強調同伴或者干預者的作用,而青少年更喜歡自我?guī)椭泉毩⑿詮姸覀€性化的戒煙方法[21],這是這些干預方法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由健康教育、識別并抵制同伴壓力、大眾媒體影響以及吸煙認知等四個部分構成的“遠離香煙”(SAFT)戒煙干預方案[5],由于所需時間較長、對干預者的要求高等原因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與這些項目相比,同伴簡短戒煙干預不僅關注戒煙者自身的心理需求,還具有所需時間短、空間要求低、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值得校園控煙中廣泛應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為期12 周的同伴簡短戒煙干預不僅減少了吸煙者的吸煙量、降低了尼古丁依賴程度,還改變了吸煙態(tài)度。然而,干預后僅有9 名學生完全戒煙,戒煙率為26.47%。參與干預的學生是每天吸煙者而且平均吸煙年限為3 年左右,加上干預時間僅為12 周,這些可能是造成成功率較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