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永坡
(江蘇雙龍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蘇南京210000)
隨著土建工程建設的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貫徹使綠色建材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清水混凝土具有施工和維護成本低、節(jié)能環(huán)保性和美觀性高等施工優(yōu)勢,這種“內(nèi)實外美”的特性使其在土建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清水混凝土本身也是一種混凝土施工材料,容易因配置或施工不當而出現(xiàn)質量問題,強化其施工技術應用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在配置清水混凝土之前,首先要精心地選擇一些混凝土原材料,確保其質量可以滿足實際施工要求與規(guī)定。對清水混凝土施工而言,其原材料與其他混凝土施工材料基本一致,包括水泥、骨料、摻合料和外加劑等。在水泥這種關鍵施工原材料選擇上,要盡可能選擇同一批熟料,且要確保材料質量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及比較低的含堿量;在粗骨料選擇上,要選擇級配比較好、強度比較高且顏色一致的碎石材料;細骨料選擇要控制其含泥量比較小、細度模數(shù)大于2.3的天然河砂材料;外摻料可以選取礦粉、粉煤灰等材料,以此降低清水混凝土中的水化熱量。此外,為了改善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還可以結合實際需求,靈活選擇一些外加劑。比如,通過應用聚羧酸類的外加劑,可以改善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有助于更好地確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在確保所選清水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質量與合理性的基礎上,為了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需要科學確定各種原材料的施工配合比。在確定清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期間,要確保所配置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抗碳化性能、穩(wěn)定性以及抗凍性能等滿足實際工程施工質量要求。然后,依據(jù)清水混凝土各種性能指標的量化參數(shù)要求與規(guī)定,對粗骨料的基本參數(shù)進行測定,并且在超百組室內(nèi)試驗的基礎上,對清水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坍落度等進行試驗測定。同理,可以利用試驗室檢測的方式,對所配置清水混凝土的氯離子滲透性、強度以及變形等性能進行檢測,確保所配置的清水混凝土可以滿足實際施工要求與規(guī)定。由此,就可以通過計算和試驗室測定的方式,確保所設計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科學性。
在開展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科學地制定預埋件預埋施工方案,結合施工設計圖紙及施工要求和規(guī)定,仔細地校核預埋件預埋施工位置的準確性,之后方可開展模板施工。在模板安裝施工過程中,結合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和質量要求,科學制作施工所用模板。然后,要結合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科學地拼接與安裝混凝土模板,期間要盡可能減少環(huán)向模板分解縫隙,避免出現(xiàn)錯臺或漏漿等質量問題。為了進一步確保模板安裝質量,可以采取滿焊連接的方式來拼接環(huán)向模板,仔細地打磨焊接部位,確保其周邊鋼板及焊縫部位的平整性與平滑性,必要時可以結合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實際需求,提前留置出必要的拼接縫和焊接縫。
為了避免鋼模板拼接位置處出現(xiàn)漏漿問題,盡量在安裝固定模板期間多設置一些限位釘和螺栓,以此減輕模板邊框部位處的壓力。此外,在開展模板施工期間還要注意結合模板材質的具體類別和性能,合理地選擇與應用脫模劑,常見的脫模劑包括乳化油、植物油與礦植物油等,將它們配合光亮劑一同使用后可以進一步增強清水混凝土的裝飾效果。比如,針對玻璃材質的模板施工,主要適宜采取聚合物類脫模劑;針對鋼質的模板施工,主要適宜采取礦物油質脫模劑;針對木質膠合模板施工,主要適宜采取水質脫模劑。
澆筑施工是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會對最終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產(chǎn)生直接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嚴格控制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其一,在澆筑清水混凝土期間,可以采取分層下料的混凝土澆筑工藝,每層澆筑的清水混凝土厚度宜保持在40cm左右。基于相關施工要求和規(guī)定,靈活運用分層標尺桿等施工設備與工具,嚴格控制清水混凝土澆筑的各層厚度。其二,在澆筑清水混凝土期間,施工人員要切實注意保護周邊的模板與鋼筋等部件,待全部澆筑完清水混凝土之后,將其頂部的甩挫鋼筋進行徹底清理,確保其保護工作。其三,在對梁、板等關鍵部位的清水混凝土進行澆筑期間,要注意對實際的澆筑順序進行嚴格控制。首先,要開展梁部位的混凝土澆筑,之后再依次開展混凝土澆筑直至到達板底部位。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強清水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但是,在清水混凝土澆筑期間,應時刻注意對梁板底部混凝土澆筑的平整性、均勻性進行控制,這是確保整體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此外,為了進一步確保所澆筑清水混凝土保持良好的粘合性,注意增強澆筑施工的連續(xù)性,盡量避免出現(xiàn)中斷澆筑施工行為,尤其要注意增強新舊清水混凝土之間保持緊密結合狀態(tài)。
在各層清水混凝土下料施工完畢后,要及時開展振搗施工作業(yè),一般可以采取振頻控制在60kHz左右的振搗棒插入清水混凝土中進行振搗施工。針對初層混凝土的振搗施工,相應的振搗施工時間宜控制在20s左右,避免過長時間的振搗施工而誘發(fā)“泵漿”問題。針對初層以上各層清水混凝土的振搗施工,振搗時間宜控制在30s左右,并且在將振搗棒插入混凝土中進行振搗施工期間要本著“快插、慢拔”的原則,避免給清水混凝土施工帶來不利影響。在每次振搗棒插入混凝土的時候,要確保將其插入被振搗層以下的深度控制在不小于50mm范圍內(nèi),同時,要確保振搗施工的均勻性、密實性與全面性,避免因為漏振或過振問題而影響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的質量。此外,在對清水混凝土進行振搗施工期間,相應的表面平整度宜保持在3mm左右,表面氣泡的寬度與深度宜分別控制在3~2mm左右,且在振搗完畢后要以氣泡均勻分布、大小一致以及自然狀態(tài)分布為主要依據(jù)。
在澆筑和振搗清水混凝土之后,為了進一步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還要注意做好清水混凝土的養(yǎng)護施工技術應用,避免清水混凝土在澆筑期間出現(xiàn)色差或裂縫等質量問題。比如,在澆筑完梁板部位的清水混凝土之后,可以靈活地運用麻袋、無紡布或塑料布等養(yǎng)護施工材料覆蓋在清水混凝土表面,之后的一周時間內(nèi)要做好澆水養(yǎng)護施工,直至養(yǎng)護的清水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為止。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結合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施工期間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等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shù)幕炷琉B(yǎng)護方式。對一般類型的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宜控制在一周時間;如果清水混凝土中添加有抗?jié)B性能材料或緩凝劑等外加劑,宜控制在2周以上養(yǎng)護時間,以全面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綜上所述,清水混凝土的配置施工要點主要體現(xiàn)在精選混凝土的原材料和科學確定施工配合比兩個方面,相應的施工技術要點體現(xiàn)在模板施工、澆筑施工、振搗施工和養(yǎng)護施工等幾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只有全面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技術應用控制,才能全面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