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增勤
摘 ?要: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要引導他們學會健康生活。比如珍愛生命:理解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具有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掌握適合自身的運動方法和技能,養(yǎng)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等。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英語學科;文化常識
人教版新目標(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6 Section A ?reading Sports star eats well.筆者在第一次教學這一課的時候,除了常規(guī)授課,知識點教學完畢,關于文化常識,生活實踐聯(lián)系完全沒有,僅僅告訴學生,eat well=eat healthily.而且記得當時有些學生分不清雞蛋屬于什么類別,有人好像把雞蛋算作蔬菜還是肉類?根本沒有聯(lián)系實際,具體引申研討,食物的種類,我們應該what to eat,how to ?eat well。現(xiàn)在想起非常汗顏。經(jīng)過多年的摸索和嘗試,筆者認為在常規(guī)授課完畢之后,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健康生活,我們應該怎么做?”圍繞kinds of food,What to eat,How to eat well展開討論,最后老師總結。這樣是不是把教學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更加落到實處,用以指導學做學生的生活,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也不至于那么多學生不吃早飯,熱衷于垃圾食品,只喝飲料,出現(xiàn)大量身體健康問題,從而影響學習和生活,幸福人生也大打折扣。
一、食物中包含的營養(yǎng)素的種類
碳水化合物,主食,米飯,面食薯、豆類等
蛋白質(zhì),肉,蛋,奶,豆類等
脂類,肉類和堅果中。
無機鹽(礦物質(zhì)),多種食物中。
維生素,多存在于蔬菜水果中。
水,生命之源,僅次于氧氣。
纖維素,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綠葉蔬菜,水果蔬菜谷類豆類。
二、什么是eat well
吃得健康,究竟什么意思?現(xiàn)在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what to eat。生活中,大家都希望吃的健康,每一餐我們究竟該吃些什么呢?我通過營養(yǎng)師培訓學習,終于知道了,我們每一餐應該包含這些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當然優(yōu)質(zhì)蛋白更好),比如雞鴨魚肉,蛋類,膳食纖維、維生素,如蔬菜類,綠葉菜,黃瓜,竹筍等。碳水化合物,如豆類,南瓜類,米飯,面食等主食。
三、怎樣eat well
那么,怎樣吃才好呢?少食多餐肯定最好,一日三餐,時間分配均衡更好。有些人,早餐不吃,午餐吃得太多。有些人為了減重,晚餐也不吃。建議分餐,把每一樣食物分裝在自己的盤里,看得到自己吃了多少,這樣能更好的控制食量,又能做到營養(yǎng)均衡。另外,如果實在不具備分餐的條件,掌握正確的吃飯的順序也非常不錯哦!吃飯的順序,你知道了嗎?
1.先喝湯,目的是避免吃太多固體食物。如果湯太油,避油再喝,甚至可以不喝。
2.再吃蔬菜,膳食纖維之類的。這些食物飽腹感比較強,也可以緩解饑餓,避免熱量超標。
3.現(xiàn)在吃肉類,白肉優(yōu)先,紅肉次之。瘦肉優(yōu)先,肥肉少吃。雞胸肉等含脂肪較少,可以多吃。主食類,如果吃了南瓜,三藥等碳水化合物,米飯減量,面食減量。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也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身體里,不利于臟器功能正常運行。
注意事項
1.多喝水,水是最好的藥!每天八杯水,保證身體正常的體液循環(huán)。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那是身體極度缺水的狀態(tài)了!經(jīng)常這樣,身體很容易疲倦困乏,生病。早上起床大口一杯水,清腸。其余時間小口隨時喝水。
2.少吃或者不吃垃圾食品。尤其是油炸食品,燒烤類食品,最好拒絕飲料奶茶之類。
3.拒絕高油高鹽高糖食品。比如,油炸粑,油條類,臘肉香腸類,咸菜類,黃粑,包谷粑。每人每天食用鹽不超過六克,一個啤酒瓶蓋裝的那么多。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知識的傳授,更應該關注教材背后的文化常識。讓學生學得明明白白,用以指導自己的生活實際,用的順順暢暢,這個不應該是我們教育的追求和目標嗎?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是更要成就感和幸福感嗎?比如這一課,學生學習完了如果知道自己的一日三餐應該吃什么,如何吃,注意事項是什么,并且回家教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正確的吃,聰明的吃,這樣的話,我們的學生以及家人朋友是不是更健康?教師是不是功德無量?是不是更值得尊敬?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更有價值?想想都覺得挺美好,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真的很重,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真的很多。當然,我們的知識也很有限,所以更需要不斷提升自我,拓寬知識文化視野,提升個人格局,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不只是“見山還是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我熱愛的教育事業(yè),獻出我畢生的精力和熱情吧!
參考文獻
[1] ?黎昌抱. 從“Eat to live,and not live to eat”一句說開去[J]. 科技英語學習,2002(12).
[2] ?桂銳林. 淺談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導入[J]. 安順學院學報,1999(1):69-71.
[3] ?王丹. 淺談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導入的重要性與方法[J]. 福建商學院學報,2003(3):43-44.
[4] ?李洪軍. 淺談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化背景知識的必要性[J]. 考試周刊,2014(41):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