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北師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在兒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該院兒科學習實踐的護士實習生58名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9名。對照組的護士實習生接受常規(guī)帶教模式教學,實驗組的護士實習生接受臨床路徑帶教模式教學,對比兩組護士實習生的理論考核成績、操作考核成績以及實習滿意度成績。結果 實驗組護士實習生理論考核成績(93.26±3.42)分,操作考核成績(91.56±4.29)分和滿意度成績(92.45±3.29)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兒科護理帶教中使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可為護士實習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提升實習護士理論知識水平與動手操作水平,更早地適應病房護理工作,也提高了實習護士對教學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兒科;護理;帶教;考核成績
[中圖分類號] R24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b)-0121-03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 in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Liu Bei-shi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 in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A total of 58 nurse interns who were enrolled in the pediatrics practice in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nurse inter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regular teaching mode. The nurse inter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perational assessment scores and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e inter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f nurse interns (93.26±3.42)points, the scores of operational assessments(91.56±4.29)points and satisfaction scores(92.45±3.29)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 in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can provide nurses with better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 and hands-on operation level of the intern nurses, adapt to the ward nursing work earlier, and improve the internship nurses teach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 Pediatrics; Nursing; Teaching; Assessment results
兒科護理是臨床護理中難度較高的一種,護理人員常要面對復雜的護理任務與高強度的勞動,因此兒科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一形勢使得兒科護理帶教的難度不斷加大,常規(guī)帶教模式顯露出些許不足[1]。臨床路徑帶教模式的出現(xiàn)為帶教提供了新思路,研究顯示臨床帶教模式可提高實習護生的臨床教學效果,提高理論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2]。因此,該研究選取該院兒科2017年11月—2019年5月培訓的58名護士實習生,對照組的29名護士實習生執(zhí)行常規(guī)帶教模式教學,實驗組的29名護士實習生執(zhí)行臨床路徑帶教模式教學,對比兩組護士實習生的理論考核平均分、操作考核平均分以及實習滿意度平均分,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兒科培訓的58名護士實習生作為研究樣本,依照帶教模式的不同劃分成對照組(29名)與實驗組(29名)。其中,實驗組全部為女生,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1.16±0.63)歲;包含本科學生15名,大專學生14名。對照組全部為女生,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0.98±0.74)歲;包含本科學生14名,大專學生15名。帶教教師均是該院兒科臨床護理與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護師,對比兩組護士實習生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執(zhí)行常規(guī)帶教模式,即由帶教教師自主制定教學方案并選擇教學方式,向護士實習生傳授臨床經(jīng)驗與專業(yè)知識,并帶領護士實習生觀摩日常工作,參與操作訓練。
1.2.2 實驗組 ?執(zhí)行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即要求帶教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與選擇教學方法時不僅要結合自身的臨床與教學經(jīng)驗,更要充分考慮到實習大綱、科室基本情況與護士實習生的需求等方面要素,并嚴格按照預設方案的要求進行帶教。
①入科教育:在護士實習生初入科室時,帶教教師須向其簡明扼要地介紹科室的環(huán)境設施與規(guī)章制度,將實習生介紹給科室人員,便于實習生迅速融入工作環(huán)境,遇到問題時及時求助前輩。
②心理輔導:臨床護理工作與學校教學截然不同,許多實習生在剛開始參與臨床實習時常會感到較大的心理落差,認為實際的工作與過去的想象大相徑庭,進而在心理層面產(chǎn)生退縮等心理。為避免此種情況的惡化,帶教教師須時刻觀察實習生的心理變化狀況,多用正面形象激勵實習生,如向實習生講述科室內優(yōu)秀護理人員的經(jīng)歷,或是在實習生取得進步時給予其鼓勵,以此激起實習生的工作熱情。
③規(guī)章制度講解:帶教教師在為護士實習生演示專業(yè)操作之余,也要向其滲透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使護士實習生對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違反相關條例以及可能引發(fā)護患糾紛的行為有所注意,主動規(guī)避。在帶教過程中,教師帶領實習生系統(tǒng)地學習《護士條例》與《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讓實習生對規(guī)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通過相關事故案例的講解培養(yǎng)實習生的工作責任心。
④階段性考核:在設計帶教方案時,帶教教師就應將階段性考核的計劃納入其中,在實習初期、中期與末期分別對護士實習生進行理論與操作的基礎考核。首先,在實習初期進行考核,帶教教師主要可了解實習生的專業(yè)基礎,以此對后續(xù)的帶教內容進行調整與修補;其次,帶教教師可使用中期考核規(guī)避實習生前期不努力,將所有學習任務留到臨近最終考核時完成這類消極現(xiàn)象,使實習生緊隨帶教教師的教學進度。
⑤專業(yè)技能教學:帶教教師應對護士實習生展開均衡的教學,即理論與操作并重。一方面,帶教教師可為實習生推薦一些兒科相關的醫(yī)學書籍,讓實習生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之余了解一些診斷的知識,使其對患者的病癥具有全面的了解,達到優(yōu)化護理工作質量的效果。另一方面,帶教教師在演示實際操作時要密切關注護士實習生的反應,確保其認真觀看,并盡量為實習生創(chuàng)造上手操作的機會,一旦實習生出現(xiàn)失誤要立即指正。此外,如何與患者家長溝通也是兒科臨床護理中的重要學習內容,帶教教師可多向實習生傳授溝通技巧,告誡實習生在實踐中仔細觀察,謹慎判斷,不可一味聽信家長的猜測。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護士實習生的最終考核成績,共分為理論與操作2個部分,滿分均為100分,并指導其填寫該院兒科自制的實習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平均分數(shù)越高,則帶教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理論考核平均分、操作考核平均分以及實習滿意度平均分)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習結束后,實驗組護士實習生理論考核(93.26±3.42)分,操作考核(91.56±4.29)分和滿意度(92.45±3.29)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兒科護理的對象多為低齡兒童,比一般的臨床護理更容易發(fā)生突發(fā)狀況,且護理內容更為瑣碎,兒科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會面對較大的壓力,且自身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與操作技能[3-5]。
現(xiàn)如今,臨床帶教多使用常規(guī)方法,并未突出兒科護理的特殊之處,使得護士實習生在學習期間各項能力提升不到位,無法完全適應兒科護理的工作節(jié)奏。作為新型的醫(yī)療服務體系,臨床路徑具有療效好、成本低與品質高等優(yōu)勢,該醫(yī)療服務體系的出現(xiàn)使臨床路徑帶教模式逐漸流行起來[6-8]。相比于常規(guī)帶教模式而言,臨床路徑帶教更能突出不同科室的護理特點,并且以更加規(guī)范的教學方式使護士實習生系統(tǒng)地學習相關知識,甚至兼顧了實習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帶教的效率,使實習生更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進而成長為真正符合兒科護理標準的高素質人才[9-10]。
該研究結果顯示,實習結束后,實驗組護士實習生理論考核(93.26±3.42)分,操作考核(91.56±4.29)分和滿意度(92.45±3.29)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帶教中使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可為護士實習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提升實習護士理論知識水平與動手操作水平,更早地適應病房護理工作,也提高了實習護士對教學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春秒,許艷萍,李金利,等.PBL聯(lián)合虛擬情境在兒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11):75-76.
[2] ?何曉梅.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普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9,16(7):18-20.
[3] ?莫金枝,鄭蝶梅,張雪君,等.PBL教學法應用于兒科護理帶教的效果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23):79-80.
[4] ?彭湘粵,王萍,尹娟鵡,等.兒科臨床帶教老師綜合考評體系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2018,25(12上旬刊):167-168.
[5] ?邱健靜,朱細妹,李鳳梅.多種教學法聯(lián)合應用對兒科護理實踐教學的效果探討[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8,25(12):167-169.
[6] ?周雄飛,程學文,黃娟,等.案例教學結合臨床路徑在兒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7):742-747.
[7] ?陳百燕.臨床路徑護理在急診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1):91-93.
[8] ?趙楠,劉環(huán),許哲,等.中醫(yī)護理臨床路徑在砷制劑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yī)學,2019,41(2):130-133.
[9] ?歐文.淺析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在兒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4):166-167.
[10] ?馬冬梅,張鳳萍,馬建霞.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8):1001-1003.
(收稿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