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瑤 劉步青
摘 要:2018年7月,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疫苗造假事件”被立案調查,引起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對“疫苗造假事件”進行梳理與總結,可以發(fā)現長春長生多年來侵占國有資產、家族控股、公司治理混亂等隱患是本次事件的根源,而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失職瀆職導致了事件的進一步惡化。通過此次事件,不僅藥品生產企業(yè)要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和法律約束,生產良心藥品;國家也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健全藥品監(jiān)督管理機制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
關鍵詞:長春長生;疫苗造假;原因分析;現實啟示
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飛行檢查,并發(fā)布通告稱,長春長生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的生產過程中存在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的行為。消息甫出,便震驚了國內外?!耙呙缡录卑l(fā)生后,次日,長春長生發(fā)布了致歉公告,并稱其已經對有效期內的所有批次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都實施召回。10月16日,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設立了狂犬病問題疫苗的專項賠償金,將用于支付長春長生公司狂犬病問題疫苗賠償。
一、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的處理與問責
(一)國家監(jiān)管部門的處理措施
“疫苗事件”發(fā)生后,國家監(jiān)管部門立即啟動相應的處理與處罰措施。
2018年7月18日,吉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包括:沒收庫存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186支;罰沒款3442887.60元。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要求吉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收回該企業(yè)《藥品GMP證書》,責令該企業(yè)停止生產,責成其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排查仍然存在的風險隱患,主動采取控制措施,確保公眾的用藥安全。
7月23日,長春長生公司生產的252 600支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流向查明,流向地區(qū)也陸續(xù)開始補種工作。當日,至少2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疾控部門明確表示,全面停用或暫停使用長春長生狂犬病疫苗。
8月7日,國家衛(wèi)健委會與國家藥監(jiān)局共同制定《接種長春長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續(xù)種補種方案》,并且果斷地采取了相關應對措施。
11月16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退市機制。
(二)“疫苗事件”的后續(xù)問責情況
2018年7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要求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要求國務院要立刻派出調查組,對整起事件進行徹查,盡快查清事實真相,對涉及到的企業(yè)、人員,都堅決嚴懲不貸。堅決重拳打擊一切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依法嚴懲不法分子,堅決嚴厲問責監(jiān)管失職、瀆職行為。盡早還人民群眾一個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環(huán)境。
7月29日,因涉嫌刑事犯罪,長春長生董事長高俊芳等18名涉案人員被刑事拘留。案件經過公安機關兩次補充偵查已經于2019年1月22日移送長春市中級人民檢察院查審起訴。
8月16日,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問責啟動,數十名官員被問責,包括 7名省部級千部和 35名非中管干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監(jiān)督管理法》第九十八條:“藥品監(jiān)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免除吉林省副省長金育輝的職務;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副局長、原衛(wèi)生計生委副主任吳湞被立案審查調查等。
當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會議強調了疫苗對人民群眾健康、關系公共衛(wèi)生安全以及國家安全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這次的疫苗事件中生產者一味地追求利益、違反法律規(guī)范,地方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沒有履行到自己的職責、個別相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性質惡劣,情節(jié)嚴重,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疫苗事件”產生的原因
“疫苗事件”的發(fā)生,首先是由于利益的驅使,長春長生才冒天下之大不韙;其次,則是由于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監(jiān)督管理不力。
(一)長春長生侵占國有資產、家族控股、公司治理混亂
通過對“疫苗事件”相關新聞的查閱可知,早在2001年,長春長生的前身長生實業(yè)公司內部就已經存在侵占國有資產、家族控股等眾多治理隱患。2003年,長生實業(yè)公司第一大股東長春高新技術產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拒絕福爾生物報價,“高價不賣低價賣”,向長春長生董事長兼總經理高俊芳轉讓長春實業(yè)34.68%的股權。韓剛君于2007年將其所持有的長春長生30% 的股份轉讓于深圳豪言。2010年長春長生進行了眼花繚亂、幾無收益的倒手,深圳豪言將30%的股份無償轉讓給高俊芳、張洺豪母子后隨即注銷;至此,長春長生成為高俊芳家族控股企業(yè),2015 年借殼上市。公司內部人員能夠通過看似合法的方式低價獲取國家優(yōu)良資產,其根源在于國有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所有者缺位問題。同時,監(jiān)督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職責不清等原因最終導致了公司治理失誤的結果。
同時,長春長生也爆出了家族控股、公司治理混亂等問題。高俊芳自1994年至2018年的24年一直擔任長生實業(yè)總經理,并先后引入丈夫、兒子及其他親屬進入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其中最明顯的是其夫張友奎入職公司任副總經理,并擔任董事至2016年,其子張洺豪任職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另外,根據資料的顯示,高俊芳在長生實業(yè)工作時期的許多同事業(yè)長期在長春長生任重要職位[4]。種種現象可知,公司內部復雜社會關系最終導致公司治理混亂的問題。
(二)藥監(jiān)部門監(jiān)管不力,助長邪風
長春長生“疫苗事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這一批不合格的疫苗并不是最近才發(fā)現的。早在2017年的11月的一次抽檢中,國家藥監(jiān)局就發(fā)現疫苗存在問題。而2018年7月,“疫苗事件”被爆出,又是國家藥監(jiān)局在一次飛行檢查中發(fā)現的[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明確指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藥品監(jiān)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藥品有關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辈⑶议_辦藥品生產企業(yè)必須具備一系列的條件,其中一點就是:其必須具有能對所生產藥品進行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機制。在官方通告中可知吉林省食藥監(jiān)局是在2018年7月“疫苗事件”爆出以后才收回長春長生《藥品GMP證書》并按要求停止該企業(yè)對狂犬病疫苗的生產。那么,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這一時期內,吉林省藥品監(jiān)管部門在做什么?如何盡到了監(jiān)管責任?
“疫苗事件”發(fā)生后,而根據《吉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可知,最終判處長春長生違法生產藥品貨值金額三倍罰款;罰沒款共計3442887.60元。而2016年長春長生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39823.24萬元,2017年預測為人民幣50000.00萬元。由此來看,罰沒款總數占年均母公司凈利潤總額的0.7%,比例極低,懲罰力度明顯不足。近年來一再出現的食品藥品公共安全問題則是對:當違法成本過低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視道德如敝屣,視法律如草芥,進一步促使相關惡性事件的再次發(fā)生[6]。而監(jiān)管部門的不作為,甚至與不法商家狼狽為奸,更是助長了違法犯罪的風氣。在此次“疫苗事件”中,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失職甚至瀆職問題不容小覷。
三、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的現實啟示
此次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與李克強總理指出的那樣,已突破了道德的底線,置法律于不顧,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視若無物,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家醫(yī)療企業(yè)該有的道義與原則。而藥品監(jiān)管部門的失職乃至瀆職現象,也是“疫苗事件”產生的重要原因。
長春長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存在侵占國有資產、家族控股、公司治理混亂等問題。在很多企業(yè)的初級創(chuàng)業(yè)階段,公司都需要依賴經營者及其家族的關系網絡并且迎合時代的特殊需求,才能得以快速實現業(yè)務增長和資本的積累。但是,與此同時經營者也應當意識到,依賴經營者的個人權威以及家族關系網絡形成的這種存有很多漏洞管理體系,所產生的種種負面效應實際上為公司治理埋下隱患,終將發(fā)展成為難以控制的局面[7]。藥品生產是重大的民生問題,藥品生產企業(yè)應當守住道德與法律的底線,為人民提供可信可靠的醫(yī)學診療,真正成為人民心中的“治愈者”。
2019年6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開始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疫苗管理單獨立法。法律要想得到貫徹和執(zhí)行,有賴于監(jiān)管部門的嚴格執(zhí)法。各級藥品監(jiān)管部門,應當嚴守自身職責,認真執(zhí)法,不應當玩忽職守,更不能褻職瀆職;要真正把握好每一道關卡,為人民的生命安全負責,才能當之無愧地成為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護者”。
四、結語
長春長生“疫苗造假事件”甫一出現,立刻引起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對“疫苗造假事件”進行梳理與總結,可以發(fā)現長春長生多年來侵占國有資產、家族控股、公司治理混亂等隱患是本次事件的根源,而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失職瀆職導致了事件的進一步惡化。通過此次事件,藥品生產企業(yè)要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和法律約束,生產良心藥品;國家也要繼續(xù)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不斷健全藥品監(jiān)督管理機制,讓企業(yè)及監(jiān)管部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李克強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7/22/content_5308436.htm.
[2] 反腐在線.長生疫苗事件問責啟動7名部級官員被處理[J].廉政瞭望,2018(16):13.
[3] 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關于吉林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調查及有關問責情況的匯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N].人民日報,2018-08-17:01.
[4] 朱耘,石雨峰,王倩.制造停產高管股份限售長生有難疫苗之殤[J].商學院,2018(08):105-107.
[5] 馬連福,秦鶴.長生生物警示中國公司治理[J].董事會,2018(09):45-48.
[6] 任紅禧."依法從嚴"當加力[J].黨的生活(黑龍江),2018,(08):01.
[7] 王守業(yè).美國的疫苗安全是如何監(jiān)管的[J].決策探索,2018(15):79-81.
基金項目:文章為南京醫(yī)科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SPOC專項)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POCYB20190;文章為南京醫(yī)科大學教育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ZC001;文章為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SJB0292。
作者簡介:彭明瑤(1999- ),女,江蘇鹽城人,南京醫(yī)科大學醫(yī)政學院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衛(wèi)生政策與管理。
*通訊作者:劉步青(1987- ),男,山東泰安人,南京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哲學、醫(yī)學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