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歡歡 萬佳
[摘要] 目的 探討運用“問卷星”平臺對ICU護士進行儀器設備培訓,探討合適的儀器設備管理方法。方法 2018年4月,第一階段:成立培訓小組,運用“問卷星”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儀器設備管理現(xiàn)狀調查。第二階段: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35名護士進行規(guī)范化培訓及考核,實施前后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結果 實施儀器設備質量控制管理后護理人員操作成績、儀器設備完好使用率、護士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與實施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運用電子“問卷星”問卷進行ICU護士培訓及考核,培訓省時,可操作性強。
[關鍵詞] ICU;護士;儀器設備;質量管理;培訓;問卷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b)-0067-03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Star" Questionnaire in ICU Instrument Management Training
HU Huan-huan, WAN Jia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Jingzhou Central Hospital, Jingzhou, Hubei Province, 434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quipment training of ICU nurses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tar” platform, and to explore suitable equipment management methods. Methods In April 2018, the first st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ining group,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tar"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of general nursing staff. The second stage: adopt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select 35 nurses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and conduct actual operation assessment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ment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e nursing staff's operation results,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use rate, and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CU nurse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is conducted using the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star” questionnaire. The training is time-saving and operability.
[Key words] ICU; Nurs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Quality management; Training; Questionnaire volume
重癥醫(yī)學科儀器種類雜、數(shù)量多、精密度高、價格昂貴,對儀器的使用者有很高的操作技術要求。對重癥醫(yī)學而言,設備的使用及維護與危重患者搶救成功與否有著密切關系。問卷星是一款專業(yè)的在線問卷調查、測評、投票和在線考試的平臺,該文從臨床出發(fā),運用“問卷星”平臺調查ICU護士儀器設備質量管理現(xiàn)狀,進行培訓前后護士的考試評價,以便護士更好地進行儀器操作,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從該院重癥醫(yī)學科以抽簽的方式隨機選擇35名護士,納入標準:①ICU在職護理人員;②經(jīng)解釋,愿意接受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不愿意接受調查者;②助理護士;③進修護士;④實習護士。其中研究對象基本信息:年齡22~43歲,職稱:副主任護師(護士長)2名,主管護師18名,護師9名,護士6名。
1.2 ?設備
該院的監(jiān)護室基本都配備了中央監(jiān)護儀,床旁多功能監(jiān)護儀、呼吸機、除顫儀、降溫儀、輸液泵、注射泵、營養(yǎng)泵、氣壓治療泵、呼末二氧化碳分壓監(jiān)測儀、霧化吸入器、血氣分析儀、床邊X線攝片機、心電圖機、彩超機等設備,由ICU護理人員負責使用保養(yǎng),出現(xiàn)故障時聯(lián)系設備科人員進行維修。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在參考相關文獻后,同時與該院的科研小組人員進行討論后,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以電子“問卷星”的方式對重癥醫(yī)學科全部護理人員就有關儀器設備管理現(xiàn)狀進行調查。該問卷采用Likert ?5級評分,1分表示“完全不知曉”;2分表示“知曉較少”;3分表示“基本知曉”;4分表示“知曉較多”;5分表示“完全知曉”。
第二階段:以抽簽的方式隨機抽取35名護士,根據(jù)第一階段的調查結果進行針對性培訓,培訓前后,比較護士的儀器設備操作能力工作滿意度的調查。
1.3.2 資料收集與質量控制 ?經(jīng)被調查醫(yī)院和科室同意后進行預調查、由研究者本人設計電子“問卷星”問卷發(fā)放問卷、護士有較充足的時間接受問卷調查,要求15 min內完成,填完后當場回收問卷。該次調查培訓的負責人為科室的護士長,結合前期現(xiàn)況調查結果,制定培訓內容,護士長每周一派專人查檢科室儀器的使用現(xiàn)狀,相關問題登記在冊。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雙人錄入并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和邏輯核查,確定數(shù)據(jù)錄入無誤后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ICU護理人員儀器設備質量管理現(xiàn)狀調查
ICU護理人員在有關儀器設備管理方面,總體平均得分2.88分;較低,常見報警處理和故障處理程序、儀器設備出現(xiàn)故障時的應急方案。見表1。
2.2 ?培訓前后護士對儀器操作成績比較
培訓前后護士對儀器設備上機操作成績比較,培訓后較培訓前有所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ICU護士在儀器設備使用方面現(xiàn)狀調查
該次調查研究顯示調查發(fā)現(xiàn):ICU護士在儀器設備操作技能方面較欠缺,儀器出現(xiàn)故障時,她們會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以及自己的??浦R作出判斷;整體分析來看,ICU護士在這方面的認知意識不夠深入,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培訓與學習。
3.2 ?提高儀器設備安全使用的相關措施
相關研究表明,醫(yī)院設備科應與臨床科室加強合作,這樣有利于提高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做好了成本管理。
3.3 ?“問卷星”平臺培訓便利,可操作性強,效率高
以往科室考核由于護士上班時間的差異不便統(tǒng)一考核,科室以往護士的培訓考核,運用紙質試卷,手工統(tǒng)計考試成績,利用“問卷星”考核后,無需人工改卷,成績自動生成及匯總,并且有詳細的考核路徑及用時顯示,該科首次嘗試運用問卷星平臺,在儀器設備方面進行質量管理培訓考核。
4 ?小結
建議加強醫(yī)院部門之間的合作,醫(yī)院設備科每季度派專人組織科室的人員學習,記錄培訓考核時間,并建立培訓考核檔案,做好儀器維修成本管理工作。精細化的管理,設立標準的制度和流程,通過維護好儀器設備和增強護士的“細節(jié)意識”來減少護理風險,建議在ICU設立儀器設備管理專職人員,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進行儀器設備的質量持續(xù)改進,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同時,在ICU護士的培訓中,運用“問卷星”平臺進行培訓,從而使得護士更有效地參加科室的培訓,最終提高科室護理質量,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馬小芳,鄧春艷,楊春霞,等.6S管理法在ICU儀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8):101-103.
[2] ?孟麗娜,劉彥慧,劉洪偉,等.6S管理在ICU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運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4(27):2224-2227.
[3] ?陳雪麗,唐晟.品管圈活動提高ICU儀器設備消毒正確率的效果評價[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36):4405-4407.
[4] ?楊麗平,張志剛,張彩云,等.ICU報警疲勞產生的原因及預防策略[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9):1274-1277.
[5] ?王婧,王建寧,周松,等.ICU護士醫(yī)療設備報警疲勞程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2):211-215.
(收稿日期: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