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絡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溝通聯(lián)系 B.傳導通路
C.調節(jié)平衡 D.統(tǒng)馭精與氣
2.十二經脈與五臟六腑具有隸屬關系不正確的是
A.陰經隸屬于臟 B.陽經隸屬于腑
C.足太陰經隸屬于肝 D.足少陽經隸屬于膽
3.十二經脈中的手三陰經包括
A.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B.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小腸經、手少陰心經
C.手太陰心經、手厥陰肺經、手少陰心包經
D.手太陰心經、手厥陰胃經、手少陰小腸經
4.足陽明胃經的經脈循行起于
A.迎香穴(鼻翼旁) B.承泣穴(鼻的外側)
C.少澤穴(小指尺側端) D.神庭穴(前額)
5.能總督一身之陽經,稱為“陽脈之海”的是
A.沖脈 B.帶脈
C.督脈 D.任脈
6.基于經絡理論的中醫(yī)護理技術包括
A.灸療法 B.火罐法
C.耳穴埋豆 D.以上皆是
7.以下關于腧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經絡腧穴與臟腑相關,內外相連
B.人體的穴位可分為十四經穴和經外奇穴兩大類
C.經外奇穴是指經穴以外,具有固定名稱、位置和主治等內容的腧穴
D.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
8.十四經穴是指
A.十二經脈、任脈、督脈的腧穴
B.十五別絡
C.奇經八脈
D.無特定歸屬與位置
9.以下關于背俞穴與募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臟腑之氣輸注和會聚的部位
B.募穴分布在肘、膝關節(jié)以下
C.背俞穴位于腰背部的膀胱經第1側線上
D.用于治療相應臟腑的病證
10.臨床主要使用的腧穴定位方法為
A.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B.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簡便取穴法
C.骨度分寸定位法、簡便取穴法
D.簡便取穴法、體表標志法
11.以下關于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指中節(jié)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為1寸
B.拇指指關節(jié)的橫度為1寸
C.將食、中、無名和小指并攏,以中指中節(jié)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為1寸
D.中指同身法適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12.人體每條經脈氣血流注時間與十二時辰具有對應關系的理論稱為
A.精氣學說 B.子午流注
C.藏象學說 D.辨證施護
13.氣血流注胃經的時辰為
A.辰時(早晨 07:00—09:00)
B.巳時(上午 09:00—11:00)
C.丑時(凌晨 01:00—03:00)
D.寅時(凌晨 03:00—05:00)
14.根據(jù)五行與五志的對應關系,若過度憤怒則易傷
A.肝 B.肺
C.心 D.三焦
15.腧穴歌訣指出,面、口部的疾病,與之對應的穴位為
A.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
B.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
C.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
D.列缺穴(屬手少陰肺經)
16.腧穴的生理功能包括
A.抵御外來疾病 B.反映機體病痛
C.傳入疾病信息 D.以上皆是
17.以下屬于絡脈的是
A.陽維脈 B.陰蹺脈
C.沖脈 D.別絡
18.下列關于帶脈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通受十二經脈與五臟六腑之氣血,故稱為“十二經脈之?!?/p>
B.約束、調節(jié)全身諸脈,使其脈氣通暢
C.主司下肢運動與眼瞼開合
D.維系、聯(lián)絡全身經脈
19.下列不是三陰交穴主治的是
A.腸鳴泄瀉 B.腹脹
C.偏頭痛 D.食不化
20.在“十二時辰之首”的寅時(凌晨 03:00—05:00),氣血流注最旺的是
A.肝經 B.肺經
C.心經 D.三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