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 汪小梅
摘 要 古典概型是《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第一章:隨機事件及其概率 中的一個小節(jié),是概率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對于后面章節(jié)的學習幫助極大。
關鍵詞 古典概型 排列組合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在概率論發(fā)展史上,最先研究的是一類最直觀、最簡單的隨機現(xiàn)象,在這類隨機現(xiàn)象中,樣本空間的每個基本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都相等,這樣的數(shù)學模型我們稱之為等可能概型。如果樣本空間只包含有限個不同的樣本點,則稱為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第一章:隨機事件及其概率 中的一個小節(jié),是概率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對于后面章節(jié)的學習幫助極大。
1古典概型的定義
一般地,古典概型的基本思路如下:
(1)隨機試驗的樣本空間只有有限個樣本點,不妨記作;
(2)每個基本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相等,即
若隨機事件A中含有個樣本點,則事件A的概率為:
古典概型是概率論發(fā)展初期計算概率的常用方法,所得的概率又稱為古典概率。在古典概型中,關鍵在于計算樣本空間及事件A中的樣本點的個數(shù),而在計算中經常用到排列組合的方法,所以在介紹古典概型之前給學生復習下或者詳細講解下(文科學生高中未學排列組合)排列組合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排列與組合相關概念
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可以有類辦法,在第一類辦法中有種不同的方法,在第二類辦法中有種不同的方法,...,在第類辦法中有種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這件事共有種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個步驟,做第一步時有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時有種不同的方法,…,做第步有種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這件事共有種不同的方法。
組合:從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個不同元素,不考慮次序將它們并成一組,稱之為組合,所有不同的組合種數(shù)記為,
排列:從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個不同元素,按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稱之為排列。所有不同的排列種數(shù)記為。
組合數(shù)的計算公式:,排列數(shù)的計算公式:
3典型題型
例1:拋擲骰子模型。
拋擲一顆勻質骰子,觀察出現(xiàn)的點數(shù) , 求“出現(xiàn)的點數(shù)是不小于3的偶數(shù)”的概率.
解:樣本空間 ={1,2,3,4,5,6},n=6
事件A=“出現(xiàn)的點數(shù)是不小于3的偶數(shù)”={4,6},m=2
事件A的概率為:
例2:正品率和次品率。
設在100 件產品中,有 4 件次品,其余均為正品.
求:(1)這批產品的次品率;
(2)任取3件,全是正品的概率;
(3)任取3件,剛好兩件正品的概率。
解略
例3:投球入盒問題。
把3個小球隨機地投入5個盒內。設球與盒都是可識別的。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 A=“指定的三個盒內各有一球
(2)B =“存在三個盒,其中各有一球
解:(1),,
(2),,
例4:生日問題。
某班有50個學生,求他們的生日各不相同的概率(設一年365天)。
分析:此問題可以用投球入盒模型來模擬:
50個學生50個小球
365天365個盒子
4小結
古典概型的核心是樣本點的計算,而排列組合的方法是關鍵,這也是重點和難點,這些需要大量的練習來熟練。
參考文獻
[1] 朱曉穎,蔡高玉,陳小平.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2] 吳傳生.經濟學-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傅文玥.案例教學法在《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學中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13.
[4] 胡慧敏,張禮波.《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教學策略幾點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27):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