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過度”的問題在高中音樂課堂中并不少見,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它將音樂課的學習由快樂變?yōu)樨摀?,對教學有效性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音樂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關鍵詞】教學過度;高中音樂課;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的提出
教學過度,即教育者對學生施以超越身心承受限度的學習任務的一種教育現(xiàn)象。它忽視學生認知規(guī)律,超越課時學習目標,增添教材內容涵蓋,繁冗課堂環(huán)節(jié)設置……這種現(xiàn)象,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學習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課堂教學低效、無效甚至反效。近年來,“教學過度”己逐漸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之一。
提到“教學過度”,人們往往會關注于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高考科目,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過度”現(xiàn)象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筆者在本文中將列舉音樂課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幾種“教學過度”類型并加以分析。
(一)課堂容量過度
一節(jié)課上得滿滿當當,能給人一種“緊湊”感,往往會得到贊賞,但有時課堂內容安排過滿,也會擠占學生的思考空間,抑制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更不會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學效果不佳。
產(chǎn)生課堂容量過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教師為了將某類音樂介紹的盡量完整,盲目增添鑒賞內容,傾其所知進行拓展,從而造成內容過多。有些教師指定的教學目標過于泛化,缺乏明確、科學的目標引領教學,讓教學失去了方向,多重目標和任務都要兼顧,往往是什么都抓,但都抓不好。
(二)教師講解過度
講解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重要方法。但講解必須適量、適度。有些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xiàn)以講帶賞的情況,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攝入知識并不是通過自己的鑒賞、感受得來,而是被一股腦兒的灌輸,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致,這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相違背。
講解過度的產(chǎn)生,有時與知識容量過度有關,教師怕知識點講不完,就會直接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有的時候是由于教師忽視音樂學科特點,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用講解無法替代鑒賞給學生帶來的情感體驗,音樂性的感受經(jīng)常是用一般教學語言難以表達的,講解過多不僅消耗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效果也常常不盡人意,往往一個直觀的示范或是一次有目的性的段落欣賞或許就能讓學生一目了然。
(三)包裝環(huán)節(jié)過度
如今,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己成為當今課堂教學流行的組織形式。但不少音樂課,特別是一些公開課被形式化、淺層化和絕對化的學生活動所占領,教師動不動就讓學生討論、創(chuàng)作、表演……似乎沒有這樣的活動,就不算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此茻狒[,效果欠佳的學生活動其實是掉入了包裝過度的陷阱。
有些音樂老師對于新課改理念的精髓沒有準確把握,教學時極力向新潮靠攏,使音樂教學出現(xiàn)“過度包裝”的現(xiàn)象。學生活動的形式固然很好,但要注重效果,而且無論怎樣的教學形式都應有度,否則適得其反,“包裝環(huán)節(jié)”過度了,怕是只會給人留下華而不實的感覺。
二、對策與建議
(一)精煉教學內容
選擇教學內容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目標切忌過多、過濫,過于泛化。不能盲目高估學生音樂學習能力,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其次要注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教”要建立在“學”的基礎上。音樂課要上好,首先應該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興趣愛好、個體差異等。課堂內容的難度應落腳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也就是“跳一跳,夠得到”的水平上。在內容的量上也必須合適。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并不是看教師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了多少。因此,課堂教學內容不是越多越好。“內容過度”主要就體現(xiàn)在教師在教學中貪多,學生會了的也教,不需要的也教,結果是在量的獲得中,犧牲了質,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好的學習過程不應看重“量”,而應以“質”取勝。音樂教師必須盡快從大容量的誤區(qū)中走出來,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把握音樂學科知識體系的核心內容,對相關的資料進行優(yōu)化、整合。根據(jù)學生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靈活的取舍教學內容,科學地規(guī)劃教學任務,使課堂容量合理化,提高教學效率。并要處理好教材和拓展資料的關系,拓展資料不能過多,貴在少而精,否則,將喧賓奪主,削弱教材的影響力,造成教學過度。
(二)優(yōu)化教學方式
教學實質上是學生從現(xiàn)有的認知起點發(fā)展到教學目標預設的認知終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喚醒、激勵并維持學生認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就要求教師時刻要將學生放在課堂“主人”的位置上,教師的主導功能固然重要,但當教師的主導超越了某個度,就會產(chǎn)生一種力量反過來弱化教學功能,這種效果在音樂課中尤其明顯,音樂使人獲得感官體驗、身心釋放,教學過度恰恰走向了它的反面——壓抑、禁錮了學生的身心。知識傳授過度,能力必定減弱;課堂管控過度,自主必定缺失;機械模仿過度,創(chuàng)新必定萎縮,片面強調功利性目標,必定會忽視教育的本源。所以,音樂教師必須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根據(jù)知識類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多采用能夠喚醒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的教學設計,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學生賞析為中心開展音樂課教學活動,才能獲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三)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
課堂需要豐富的活動,但課堂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首先,設計活動前要明確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哪一個具體知識點,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從問題導向出發(f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拓展性和交際性,鍛煉學生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機智,化解突如其來的干擾因素,并時刻注意引導活動方向,保證活動目標的達成,提高教師的課堂掌控力;最后,活動結束時要及時做出評價,對活動開展優(yōu)秀的團隊給予鼓勵和表揚,對活動失敗的隊伍更要指出問題,以便下一次活動能夠避免失誤,對活動成果也要及時加以總結,幫助學生提煉知識點,保證活動的成功和有效。
總之,教學必須遵循規(guī)律,應該牢牢把握一個“度”。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理解新課標的要求,研讀教材內容,了解學情狀況,把握好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積極尋求最合理的那個“度”,才能使課堂教學有效、高效,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如齊.試論教學過度[J].教育與職業(yè),2006(36):165-166.
作者簡介:劉小鵬(1981—),男,中學高級教師,無錫市學科帶頭人,教育碩士,江蘇省教育學會音樂專業(yè)委員會會員,無錫市音樂教育委員會理事,無錫市教科院音樂學科中心組成員,現(xiàn)就職于無錫市第一中學。多篇論文發(fā)表于《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等雜志,曾獲“長江鋼琴”全國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全能一等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