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香,易賢恩
(新疆阿勒泰市中醫(yī)醫(yī)院,新疆 阿勒泰 836099)
不孕不育情況臨床較為常見,具體指婚后性生活正常且未采取避孕措施,但同居超過2年未受孕情況,其中免疫性不孕不育較為常見,主要由精漿、精子或卵巢等生殖系統(tǒng)抗原導致自身免疫產(chǎn)生抗原,進而誘發(fā)不孕不育情況,臨床治療存在一定難度,患者承受較大壓力[1]。目前針對免疫性不孕不育,西醫(yī)治療以避孕套隔絕和糖皮質(zhì)激素抑制免疫治療為主,妊娠率不高,且伴有復發(fā)和不良反應情況,而中醫(yī)治療針對性較強,日漸成為臨床探究重點,其中中醫(yī)補腎活血除濕法應用價值較高。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選定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不同治療方式應用價值,旨在為患者提供科學有效治療指導,做出如下報道:
選定本院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80例,研究時段自2016年1月~2018年10月,按照不同治療方式進行分組,分對照組(40例)、試驗組(40例)。對照組年齡24~39歲,平均(31.83±3.82)歲,病程1~10年,平均(9.83±2.82)年;試驗組年齡25~40歲,平均(32.04±3.91)歲,病程1~11年,平均(9.76±3.61)年。全部患者婚后不孕,抗精子抗體呈陽性,伴有帶下增多、疲倦困乏和月經(jīng)紊亂情況。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對結果影響較小,可比較。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醋酸潑尼松治療,10 mg/次,1次/d,晚飯后口服,配合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片,各100 mg/次,3次/d;試驗組在上述基礎上進行中醫(yī)補腎活血除濕法治療,方劑:茯苓20 g、山藥20 g、枸杞子20 g、生地20 g、薏苡仁15 g、白術15 g、丹參15 g、赤芍15 g、當歸15 g、川芎15 g、牡丹皮10 g、紅藤10 g、甘草5 g,對于體質(zhì)偏陽者加淫羊藿、鹿角膠各15 g,對于體質(zhì)偏陰者加女貞子、知母和旱蓮草各15 g,若患者淤血情況嚴重,則加入沒藥、紅花和桃仁各10 g,全部藥物混合后清水熬煮,收汁200 ml,1劑/d,分早晚2次服用。
療效比較,參照《婦科疑難病現(xiàn)代中醫(yī)診斷與治療》相關內(nèi)容,顯效:治療后患者陽性抗體轉陰,部分患者受孕;有效:治療后兩種以上陽性抗體出現(xiàn)一種轉陰,但非全部轉陰;無效:患者陽性抗體未轉陰,治療總有效率為前兩個等級患者占比之和[2]。
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SPSS 24.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表示形式為[n(%)],通過分析x2值進行檢驗,以P<0.05為統(tǒng)計學差異評估標準。
試驗組顯效患者17例,占比42.50%,有效患者20例,占比50.00%,無效患者3例,占比7.50%,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顯效患者14例,占比35.00%,有效患者16例,占比40.00%,無效患者10例,占比25.00%,總有效率為75.00%,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92.50%)顯著較對照組(75.00%)高,x2=4.501,P=0.034。
不孕不育臨床發(fā)病率較高,是常見疑難病之一,其中免疫因素是導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種免疫或自身免疫會導致出現(xiàn)精子免疫情況,促使精子凝集,干擾精子運動和受孕,并且女性體液免疫會導致子宮內(nèi)膜局部細胞免疫異常,干擾經(jīng)卵著床,進而導致不孕不育。而中醫(yī)理論認為不孕不育與腎虛相關,腎虛則失封藏之職,誘發(fā)血瘀情況,致經(jīng)脈瘀堵,導致沖任失去營養(yǎng),無法受精成孕,因此本病病機在于腎虛為本,而邪實為標,臨床治療應以補腎祛瘀為主[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具體原因分析如下:補腎活血除濕方中白術、茯苓、山藥、枸杞子均具有培補先天、健脾補腎功效,川芎、赤芍、當歸、丹參等可活血化瘀,并發(fā)揮除濕通絡功效,可助孕保胎,諸藥配伍共奏活血化瘀、補腎健脾功效。臨床治療時進行隨證加減處理,最大限度尊重了患者個體差異,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且現(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方劑中山藥和枸杞可對免疫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丹參則可抗炎,進而改善患者子宮微循環(huán)情況,薏苡仁則可緩解免疫應答情況,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在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治療中,中醫(yī)補腎活血除濕治療效果理想,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