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玲
上饒市廣豐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西 上饒 334600
月經失調是婦科常見疾病,是一種生理變化,患者作息不規(guī)律,過度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體內孕激素水平出現(xiàn)混亂、無序,引起患者月經周期紊亂,出血量異常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育和生活。臨床上多以激素類藥物治療為主,有研究報道[1],孕激素黃體酮膠囊對治療月經失調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為我院收治的52例月經失調患者予以不同劑量的孕激素,旨在探究其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月經失調患者52例,隨機分成A、B、C、D四組,各13例。其中A組患者年齡18~43歲,平均年齡(34.65±3.81)歲;停經時間2~10個月,平均停經時間(4.65±1.15)個月;子宮內膜厚度0.50~0.89cm,平均厚度(0.71±0.15)cm。B組患者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33.47±3.86)歲;停經時間1~10月,平均停經時間(4.37±1.05)個月;子宮內膜厚度0.49~0.87cm,平均厚度(0.73±0.14)cm。C組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33.67±3.75)歲;停經時間2~9個月,平均停經時間(4.73±1.12)個月;子宮內膜厚度0.52~0.91cm,平均厚度(0.69±0.18)cm。D組患者年齡19~38歲,平均年齡(33.17±3.54)歲;停經時間1~10個月,平均停經時間(4.71±1.02)個月;子宮內膜厚度0.55~0.80cm,平均厚度(0.69±0.12)cm。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患者月經推遲或提前來潮9~60d;②部分患者月經周期異常,月經量異常,月經期間會伴有小腹疼痛,乳房刺疼等不適感;③不對黃體酮治療不適者排除標準:①因妊娠而停經超過3個月者;②研究人員認為不適合參與本次研究的其他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不同劑量孕激素治療,即口服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治療。A組患者使用黃體酮膠囊劑量為100mg,1次/d,睡前口服;B組患者使用黃體酮膠囊劑量為200mg,2次/d,早晚各一次口服;C組患者使用黃體酮膠囊劑量為300mg,2次/d,早晚各一次口服,每次服用劑量不得超過200mg;D組患者予以400mg黃體酮膠囊,2次/d,200mg/次。A、B、C、D四組患者在服用藥物時間需遠隔進餐時間,均連續(xù)服用藥物10d。
1.3 觀察指標藥物干預治療后的評定標準:①痊愈:患者停藥3個月后,恢復經期出血、出血量正常及疼痛癥狀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停藥1個月后,經期達到7d以上,但出血量明顯比較少,疼痛癥狀有所好轉;③無效:未恢復經期出血,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在患者藥物干預治療前和干預后,使用彩超對患者子宮內膜進行測量并記錄。患者陰道出血量和持續(xù)時間用月經卡評分。患者不良反應包括頭昏、失眠、惡心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頭昏例數(shù)+失眠例數(shù)+惡心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的版本為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四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四組患者在經藥物干預治療后,A、B、C、D四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 四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比較四組患者在干預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患者在藥物干預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明顯變薄,四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1 四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表2 四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表2 四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2.3 四組患者陰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續(xù)時間比較四組患者在經藥物干預治療后,陰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續(xù)時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四組患者陰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續(xù)時間比較()
表3 四組患者陰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續(xù)時間比較()
2.4 四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四組患者在經不同劑量藥物干預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情況如下:A組患者經藥物干預治療后,1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患者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69%;B組患者經藥物干預治療后,1例患者出現(xiàn)頭昏,1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患者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38%;C組患者經藥物干預治療后,1例患者出現(xiàn)頭昏,1例患者出現(xiàn)失眠,2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患者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0.77%:D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46%。A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B、C、D組患者,A、B、C、D四組患者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月經失調一般表現(xiàn)為月經周期紊亂,陰道出血量異常,經期腹痛,部分患者會全身疼痛,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2],過度緊張、不良情緒、節(jié)食、氣候和環(huán)境改變等都會導致患者體內激素分泌異常,導致患者月經失調。導致月經失調的生理機制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受到各種因素刺激,導致體內激素功能紊亂,致使卵巢無法正常排卵,引起患者出現(xiàn)月經不調等不良事件[3]。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口服孕激素(黃體酮)治療月經不調。黃體酮是一種天然孕激素[4],能夠快速調節(jié)整個子宮的分泌周期,促進子宮內膜厚度明顯變化,對子宮內膜有保護作用。但目前也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4],患者服用黃體酮能夠改善患者病情,促進體內下丘腦、垂體、卵巢的調節(jié)功能,促進患者體內激素的正常合成,恢復患者正常的月經周期,臨床效果顯著。但還有其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5-6],患者服用大劑量的黃體酮膠囊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在服藥后引起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若將劑量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不僅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而且還能減輕患者因月經不調帶來的痛苦和煩悶都可以解決,使患者擺脫病痛,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予以月經失調患者不同劑量的孕激素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陰道出血量和出血持續(xù)時間均有所改善,但低劑量的孕激素產生的不良發(fā)生率比高劑量的孕激素產生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因此,采用低劑量的孕激素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