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洪
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中,又能掌握應有的物理知識,是教師所期盼的教育教學理想境界。但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一些教師教的很辛苦,學生學的很累,教學效率低下。真正處理好“減負”與“增效”的關系,是個不小的難題。如何實現(xiàn)減負的同時,實現(xiàn)有效教學,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體會。
一、摒棄傳統(tǒng) 布情設境
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先導。行動是由思想支配的,實現(xiàn)有效教學根本是教師思想的轉變。教師要放下架子,教師要放棄“知識講授的越多,學生就學得越多的,教學越有效的”舊觀念。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獲取新知的過程就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學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同時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因新的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fā)生調整和改變。教代替不了學,教的精彩,學的不一定有效。因此教師一定要相信學生,營造奇妙學習氛圍。組織、引導學生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發(fā)揮學生最大的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激活學生可以利用的知識和經驗,適時點撥,適度誘導。學生是完全可以獲取新知的。心中要牢記“學是教的依據(jù),教要服務于學”。
現(xiàn)實的教學經歷也驗證了這一點。在一次物理教學,我的一次絮叨的講解,被學生制止,一個“個性”十足的學生當面指責我說,老師別說了,我們早就明白了。我被噎的很尷尬,課下又詢問一些學生,他們其實也很反感老師無休止的講解,某個環(huán)節(jié)其實比老師理解的還恰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理解了只有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和諧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才可能是高效的。
二、幽默課堂,傾情批注
“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我認為首先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變怵頭的學、被迫的學為感興趣的樂學好知。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并勇于探索:有了興趣,能變學習是負擔為執(zhí)著的追求。因此,只有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
三、讓位主體,自主探究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只能退居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位置。此時的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情境,放權讓位給每個學生,“放”時間和空間給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合作討論,讓學生自主的看,自主地說,自主的做,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創(chuàng)造”有關物理知識,感受物理創(chuàng)造的樂趣,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去獲得物理知識,使學生在思考中求進取,在進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樂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少講和精講不是簡單的推卸責任,放任自流。而是把更多的學習主體地位會給學生。教師要依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特點把講解和學生的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放手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是和時間去學習,去創(chuàng)造。因為學生只有在自己經過動手動腦的同時,自己學習才會有進步,自己的知識掌握的也會扎實,實踐不僅是自己獲取知識的機會、也是獲取情感體驗途徑。因此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自由的空間里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發(fā)展。
實現(xiàn)有效教學除了老師的教學外,還要善于利用生生的互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們年齡、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語言的交流有很多的共性。他們之間的溝通更容易理解。老師說不明白的,也許學生可以講明白。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教”學生。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溫度計的教學中,有些學生在讀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值時,有讀錯的。我詢問幾位讀正確的學生,他們是怎么想的,一位學生說:“不就是象數(shù)軸那樣讀嗎?”一句話使讀錯的同學豁然開朗。小組學習,也是生生互動好辦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多注意引導多鼓勵,多嘗試生生互動,一定會對提高教學效率產生積極影響。
四、放寬教學思路,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
1.有效教學要以充分的準備為前提條件
課前準備要加強對課標和教材的研讀。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課實效。充分備課尤其表現(xiàn)在研究學生,即研究學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發(fā)展需要,研究教學中可能生成的教學資源,關注不同層面不同特點的學生。做到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己學不會的,老師少講;學生自己學不會的,老師要采取多種策略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智慧從而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
2.有效教學要以多樣新鮮的教學方法為依托
不應讓教學模式束縛了“教無定法”的手腳。教師應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班級,調整教學策略。做到因地制宜。
例如,對于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物理現(xiàn)象教學過程中,更多采取邏輯推理的策略。對于用語言很難描述的動態(tài)原理,我們不妨采用多媒體動畫效果來展示其效果好于語言表達百倍。而像凸透鏡成像這樣規(guī)律復雜,難理解應用的知識。選擇讓學生親手實驗的途徑,使知識更形象加之親身體驗的經歷會對學生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復習課,有學生帶領學生復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能使學生更全面詳盡的掌握。
只要教師充分研究教材、學生,開動腦筋,一定會找到一個即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又適應物理知識特點的,形式多樣和諧有效的教學策略。
總之,有效教學是一種策略,但更是一種理念。人們對有效教學的理解經從“如何有效地教” 轉變到“如何有效地學”最終把有效教學的內涵聚焦于“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之上。因為衡量有效教學的唯一標準是:學生有沒有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步或發(fā)展,而并非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提高教學效率離不開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師生和諧氛圍的營造;離不開教師適合、多樣教學策略的保證。在新的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適時改變觀念,敢于放權學生,引導學生,一定實現(xiàn)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