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茜
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實施的教育改革,是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進行小學武術教學的時候,體育游戲在其中具備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的優(yōu)勢性,豐富教學內(nèi)容,構建多種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才能符合這個階段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此,本文首先簡要的介紹了體育游戲在小學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接著提出了一些具體的運用策略,以期為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游戲 ?小學 ?武術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a)-0092-02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愈加明顯,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健康、和諧的體育氛圍,教師就可以將游戲充分落實到小學武術教學中,取得一個寓教于樂的效果。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讓他們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去學習武術知識,為終身教育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1 ?體育游戲在小學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我國小學武術教學的學生一般是在6~12歲,這個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處于一個成長的過渡期,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發(fā)展還比較薄弱,而且自身的意志力也不強。但是他們擁有非常廣泛的愛好,模仿和邏輯思維能力強,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調(diào)動他們學習武術的興趣,在主動參與的時候去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具體實踐的時候,教師應該在學生對于武術感興趣的基礎上去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這樣才能更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水平,師生之間也會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此外,教師還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武術知識講解的時候,逐漸向著互動式的教學教育發(fā)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2 ?體育游戲在小學武術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1 豐富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是刺激學生學習武術的基礎,從小學武術的大綱來看,主要是武術操、青年、五步拳等,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基礎性的內(nèi)容,如若按照教材上的內(nèi)容去進行教學,學生無法對此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安排教學內(nèi)容,讓這種單一化的教學變得更為多樣化。例如,在進行一些簡單且具備表現(xiàn)力的組合動作中,在手型、步驟和步法中,就可以采用“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方法對其進行變形,然后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手型的變化,如抱拳、馬步等。同時,教學內(nèi)容上,多以精簡、多加練習為主,方便學生對于技術有一個準確的認知,盡量在實踐的過程中去傳授一些重要的技法:拳型朝上,在沖出的時候特別用力,眼睛目視前方。
從相關實踐中表明,小學生對于任何新奇的事物會產(chǎn)生強烈的探索欲望,當他們對事物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才有助于知識課程的順利進行。但是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并不只是讓學生對武術產(chǎn)生短期的興趣,而是應該將這一時間線延長。于是在基本的武術教學中,將體育游戲融入其中,可以為傳統(tǒng)武術課增添一點全新的活力,然后將武術動作的要領都傳授給學生,讓他們在收獲知識的時候,也能從中體會到快樂。就以蹲馬步為例,教師將其改變成為“木頭人”的游戲,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最后在游戲運用的整個過程中去掌握這個動作的關鍵點。
2.2 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友誼
教師應該充分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個人情感,讓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一種信賴感,便于師生之間的友好相處。同樣,在武術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到角色的轉(zhuǎn)換,讓學生去參加教學活動,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其次,教師要將自己作為學生的朋友,打破傳統(tǒng)化的課堂模式,例如,武術教學中組織的集體競賽實際上就是傳遞感情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去展現(xiàn)自我個性。最后,在比賽結束以后,學生們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是屬于集體的,既能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友誼,又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增強學生的體質(zhì)。
某小學為了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增強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和柔韌性,舉辦了武術操比賽,然后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能力等方式,分成多個不同的小組來練習。教師首先將動作要領教授給組長,組長在獨立思考以后,實行進一步的分散鞏固,然后教給下面的組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構建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能最大限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他們創(chuàng)新的品質(zhì),符合素質(zhì)教育下的發(fā)展要求。
2.3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方法是體育教學的核心,教師在選擇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限制、訓練時間等,然后組織一些小游戲,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去調(diào)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五步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林中追逐”的方法,結合五步拳的特點去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口令指導下去改變步伐,另一部分的學生則是利用腳搭設一個通道去穿行和追逐。在這種有趣的游戲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五步拳的基本動作,又能鍛煉他們的奔跑能力,啟發(fā)學生去理解武術步型的意義,在游戲中去掌握技術,在快樂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同時,教師在無影腳的教學中,就可以采用2人為1組的合作式教學,加強學生的下肢力量和平衡性。在平坦的操場中,兩個人面對面站立,各自伸出自己的右腳向前,相互鉤緊,兩手放置于腹部,教師在統(tǒng)一的發(fā)出指令以后,兩位學生就利用勾住的腳進行拉扯,哪為同學先失去平衡,就算失敗。教師在應用這種方式的時候,還應該制定一個合理化的規(guī)則,鉤緊的腳在沒有結束以前,是不可以松開的,而且雙手不能觸碰到對方。此外,還可以在這種方法上進行適當?shù)难由旌蛿U展,利用粉筆在操場上劃分一個直徑2m的圓,采用比賽的模式,誰先出圈就算失敗。
2.4 采用合理化的評價方式,為終身教育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體育游戲”要求教師不能實行強制性的教學,而是應該注重學生的自發(fā)性和個體化差異,讓他們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盡量摒棄掉原本單一且絕對的評價方式,按照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去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對于每節(jié)課中都有進步的學生表示認可和肯定,讓他們不斷進步。由于武術教學中具備“玩”的元素,而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下,更容易發(fā)揮出學生的潛能,為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按照新課程的評價理念,由體質(zhì)健康、文化認知、武術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等部分組成,這4個部分也確定了各項指標的基本分子,為評價標準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同樣,構建的標準也是多元化的,不僅要將上述這4個部分內(nèi)容包含在內(nèi),還應該將武術人文的認知指標融入其中,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武術文化教育的作用,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科學鍛煉的習慣,這也是評價標準的一種特色。
3 ?結語
將體育游戲運用到武術教學中,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去感受成功,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然后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玩耍中享受武術,這樣才能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同時,教師也應該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養(yǎng)成科學鍛煉的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形成一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葉海輝,陳婉娜.中小學體育課課練體能游戲之“與武術教材相結合”[J].青少年體育,2016(10):4-5.
[2] 張?zhí)烀?,尹華樂.課內(nèi)學習課外練,學校學習回家練——鄉(xiāng)村小學武術大課間活動及課外體育鍛煉模式[J].體育教學,2018,38(9):16-17.
[3] 陸鋼.開發(fā)武術課程資源 優(yōu)化小學體育活動[J].考試周刊,2018(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