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婧雯
摘要:美術作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初中美術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形成信息化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師正確地運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更好地取得教學效果最大化。本文探討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必要性、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初中美術課堂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 ?信息化教學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速,中小學已廣泛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學。作為一門視覺藝術課程,美術教師可以通過直觀的圖片、視頻等,向學生展現(xiàn)良好的視覺效果,實現(xiàn)初中美術教學信息化??梢哉f,信息化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初中美術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
1.全面提供資料,學生可多角度欣賞藝術作品
初中美術教學的信息量需求很大,一個美術作品除了作品本身的信息之外,還包括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不同流派的比較等。在傳統(tǒng)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口頭講解或借助課本上少量的圖片進行講解,學生只能在教師的言語中進行想象,教學效果不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采用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收集與該作品有關的信息,并在PPT中插入圖片或視頻,直觀地向學生傳達創(chuàng)作者融入作品中的思想,使得課堂講解更加全面,讓學生從多角度欣賞藝術作品,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給予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和難點
除了欣賞作品之外,初中美術教師還要教學簡單的構圖和寫生。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中,學生依賴教師在黑板上的講解,難以領悟教師在構圖中運用的技巧。而通過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使用鼠標拖拽、調(diào)整實物的大小和構圖,利用拼接和動畫處理等技術實時操作,使學生更好地感受物體的三維結構。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較少,教師難以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美術作品。但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將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展現(xiàn)在屏幕上,讓全班學生評價和討論。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學習他人作品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進,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初中美術課堂信息化教學的運用現(xiàn)狀
1.普適度不高
目前,只有少數(shù)青年教師能開展初中美術信息化教學,很多資歷較深的教師習慣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接受新鮮事物,導致他們所教的學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不能全面有效地了解和欣賞美術作品。
2.難以充分挖掘信息資源
在美術作品欣賞中,學生不僅要了解作品表達的情感、創(chuàng)作的背景、作者的經(jīng)歷,還要比較不同的流派,所以初中美術教師要盡量挖掘和補充作品信息。目前,能在上課前充分收集信息并制作成課件的教師并不多,大部分教師只是照搬照抄原有的課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接受程度因材施教。雖然信息化教學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但能有效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教師很少,導致教學效果不顯著。
三、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正確運用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1.將信息化教師與教學設計相結合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各有優(yōu)點,信息化教學更加方便全面,而傳統(tǒng)教學體驗性更強,所以教師切不可極端地拋棄某一種教學方式,而應在原有的教學設計中深度融入信息技術,并根據(jù)教學情況進行具體調(diào)整。如對于體驗性強的內(nèi)容,教師應讓學生動手操作;對于了解性強的內(nèi)容,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全面授課。
2.不斷創(chuàng)新,運用信息化教學引導學生學習
時代在進步,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也應與時俱進。信息化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不能只用一種模式教授所有學生,而應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不斷調(diào)整和更新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
四、結語
信息化教學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作用巨大,但其運用現(xiàn)狀并不樂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應在大力推廣信息化教學的同時,認識到信息技術是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在美術教學時將其與教學設計深度融合,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信息主服務教學,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卜春元.初中美術教學中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蓮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