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學)
作為高中生物必修課程中的《分子與細胞》這一模塊,可以說是學生高中生物學習的重要、關鍵的基礎,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生物知識的必要前提。但是這一模塊知識特點就是一些相關的生物概念是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并且分子、細胞這些微觀層面中的結構學習會讓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較難理解,因此教師應當在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為學生將知識具象化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
1.營造學習氛圍,激活課堂激發(fā)興趣
任何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學習者的主動參與,而學習者的主動性正是由興趣所驅動的,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往往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宰者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不僅僅極大的削弱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讓學生逐漸的對于生物學系產生抵觸情緒,極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驅動學生的內在主動性,這就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正是為教師提供了這一便利的條件。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再依靠傳統(tǒng)課堂上單一的教學形式口述來進行教學,而是多種教學手段的結合,通過視、聽、說多維刺激學生的感官,為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具象化的動畫、視頻、圖片等來引導學生,讓生物知識變得更加自然的同時也為學生營造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抽象的生物知識變得如此動人,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進行知識的主動獲取,這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還讓學生得主動獲取的知識進一步的進行思考處理加工,轉變成自身知識體系中的一份子。
2.突破教學難點,培養(yǎng)思維提升能力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廣泛、教學知識點零碎繁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大量的記憶學習。由于高中生自身的知識視野的限制,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自身的知識儲備將抽象的生物知識進行理解是很難得,即使在有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也是對于一些知識重點難點一知半解,很難做到融會貫通。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就會將教學中的知識重點和難點一遍又一遍的進行重復講解,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極大的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事倍功半。
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其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轉變?yōu)閳D像、聲音、視頻的優(yōu)勢,來幫助教師突破教學中的難點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建模的形式,將一些生物反應進行直觀展示,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進入課堂,更是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精神振奮、興趣高漲、思維的火花碰撞,才能進一步的提升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對于相關的知識難點有一個深入、深刻的理解。
1.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
在實際教學中不難發(fā)現,整個高中階段的生物教材選取的例題情境都是十分契合生活的,一些生物現象在生活中都是隨處可見的。《分子與細胞》這一教材更是如此,教師應當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量選取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案例內容,然后通過多媒體營造出相關的生活情境,將學生拉入這一情景中,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陌生感,另一方面還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
如筆者在進行“組成細胞的分子”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就立足與教材中“與生活的聯系”這一模塊進行教學,如在進行“為什么吃熟雞蛋比生雞蛋更加容易消化?”這個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首先筆者通過問題進行以引導:“大家每天早餐都會吃雞蛋,但是為什么沒有人早餐吃生雞蛋呢?”通過這樣的問題激起學生的談論,然后筆者會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生雞蛋和熟雞蛋的不同,讓學生羅列出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么不同,一些學生說蛋清和蛋黃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液態(tài)、一個是固態(tài)。然后筆者會進一步的引導,那么結合這一課學習的內容,你會發(fā)現什么?在學生探討的職后得出結論,原來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通過這樣多媒體的應用,不僅拉近了學生與知識的距離,還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應用多媒體知識拓展,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上文提到學生由于自身知識視野的限制會對于一些生物知識無法進行透徹的理解,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的便捷,通過從網絡上現在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夠擁有豐富的生物知識。《分子與細胞》這一教材在高中生物中起到的是呈上齊下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當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的理解學習。
如筆者在進行“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初中階段已經接觸過相關知識,但是都是比較淺顯的。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多媒體對于學生的初中接觸到的生物知識進行一個總結,然后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介紹,這樣不僅讓學生回想起之前學習過得知識,還讓學生進一步的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學習理解。最后筆者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新舊知識的對比表格,通過對比法讓學生對于這一單元的知識了解更加深入的同時也在課堂上起到了生物知識鏈接的作用。
3.采用多媒體多維呈現,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
生物學科是建立在對于自然生物規(guī)律探究的基礎上,其中一些知識是相對比較抽象和難以描述的,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用枯燥的教學語言進行描述,就會讓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點難以理解,但是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在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
如筆者在進行“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細胞間物質的輸入和輸出可以說是微觀層面上的觀察,因此筆者就會借助多媒體將這種微觀層面“放大”,讓學生能夠直觀的進行感受。如筆者會借助動畫模擬細胞間的物質交換,讓學生了解細胞的吸水與失水;會通過表格展示的形式,對比小分子和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比較;會通過圖像展示的形式,讓學生直觀感受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以及影響因素等。這樣靈活的運用多媒體,讓多媒體多為呈現,就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育中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將這一模塊的知識點進行整理聯系,為學生構建一個夯實的知識結構基礎,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