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增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和體會,在完成工作任務(wù)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出現(xiàn)差錯或者受到阻力,在反思問題教訓、分析問題原因時,常常聽到身邊有這樣的聲音——“少找客觀理由”“少講客觀原因”。本意是不要總是從客觀角度上去找借口、找理由,而要多從自身方面和主觀角度去查原因、想辦法。
但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人為地拔高評判標準、綁架價值觀念,把“少找、少講”客觀理由變成了“不講、不找、不問、不顧”,甚至走入了“找客觀理由”就是推卸責任、不夠努力、能力不足的思想誤區(qū)。殊不知,并不是所有“客觀理由”都能被忽略和漠視的,有時不正視和解決好客觀因素和客觀條件問題,工作不僅沒有辦法順利完成,甚至還可能造成問題矛盾的積壓,更加制約人的發(fā)展、阻礙制度完善、遲滯工作創(chuàng)新。
要堅持實事求是不偏見。正確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只有認準靶標,才能射中靶心。分析問題要立足實事求是的出發(fā)點,依據(jù)事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能帶著“有色眼鏡”,以“吹毛求疵”“錙銖必較”的心態(tài)來審視和評判。不能不論青紅皂白,就片面認為主觀因素就是解決問題的首要原因,就是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根源,不容他人任何的異議、疑義和置疑,把所有問題都強加于主觀者身上,這樣必然會盲目臆斷、有失偏頗。
要堅持直面問題不回避。工作中客觀因素是始終存在的,有時還可能成為阻礙工作、出現(xiàn)問題的關(guān)鍵瓶頸和根本癥結(jié)??陀^因素不會受到主觀問題有無解決的影響,也不會因為被掩蓋、回避和輕視,就消失不在、影響減輕。面對客觀上的問題,絕不能搞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不管情況多么復(fù)雜、觸及何方利益、牽扯人員是誰,都堅持做到不畏懼、不躲避、不退讓,敢于解剖、勇于正視。因為只有直面問題,方能攻堅克難;只有對癥下藥,才能祛病除根。
要堅持鼓舞干勁不強壓。雖然人的精神是強大的,潛力是巨大的,但能力和精力終究是有限的。不能把主觀對象當作“超人”和“全能戰(zhàn)士”一般,認為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擺平一切問題,不講任何的條件,總是“只看結(jié)果、不看過程”。要知道“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面對一些客觀上的難題,有時并不是主觀上不想干或不愿干,而是有心無力、力所不及。如果不考慮客觀事實中的艱難險阻,一味禁錮在“方法總比困難多”“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的勸誡箴言中,強制主觀對象要自謀出路、自我解決,長此以往,必將會使主觀對象失去信心、失去希望。
要堅持明晰責任不推諉。原因要清,責任要明。責任應(yīng)歸屬于解決問題的真正主體,而不能因為找客觀理由、講客觀原因就要被扣上“推卸責任”的帽子??创龁栴}必須辯證理性,當客觀問題是自然天成,屬無法抗拒、避免和克服時,對其帶來的影響要進行準確評估、定責;而對非屬主觀對象的問題,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不管責任歸于誰,誰都要擔起責任、盡心解決,絕不能對問題熟視無睹、漠然處之,把自身責任全部推脫,甚至轉(zhuǎn)移到主觀對象上??偟膩碚f,客觀和主觀是相對的,也是統(tǒng)一的,不論哪一方,只有人人盡責、互不推責、各負其責,才能促使各項工作高效完成,推進機制不斷完善、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創(chuàng)建包容激勵、拴心留人、和諧積極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