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首兵,李永兵
(濮陽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濮陽 457000)
自動化的變革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醫(yī)療機構的自動化設備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門診藥房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為近幾年出現的藥房自動化設備,給藥劑師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明顯提高了藥師的工作效率,減少了調劑差錯[1-3]。
我院2016年引進門診藥房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但由于新設備人機磨合問題,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工作效率相對不高,新設備的引進并沒有明顯緩解患者取藥等候時間長的問題。本研究主要探討運用品管圈管理理念來解決此問題。
記錄我院2016年2u4月和2016年8u10月門診患者在高峰時間段(周一至周五9:00u11:00,15:00u17:00)的取藥等候時間,分別設2016年2u4月為活動前組,2016年8u10月為活動組[4-5]。
成立品管圈(QCC)小組,由15名門診藥房工作人員組成,投票評選出輔導員1名,圈長1名。全圈人員集體針對提高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發(fā)藥效率、減少患者取藥等候時間等進行討論。每星期召開一次會議,記錄會議內容[6-7]。
品管圈成立于2016年7月15日,經過磨合,自2016年8月1日起正式開始,于2016年10月31日停止,共3個月。記錄周一至周五9:00u11:00和15:00u17:00時間段患者取藥平均等候時間,經過計算我院2016年2u 4月患者在該時間段平均等候時間為14.6 min。
醫(yī)療機構相關標準要求患者取藥等待時間不超過15 min,我院規(guī)定患者等候時間限制在12 min以內,所以設定品管圈目標值為12 min。
目前我院門診患者取藥等候時間相對較長主要原因為自動發(fā)藥機發(fā)藥效率較低,患者取藥咨詢時間長等。針對這兩個問題,全體圈員根據80/20原則,分析認為導致自動發(fā)藥機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為:藥品粘在提升斗內或卡在隔離門中導致機器停止運行;藥品包裝相似導致出藥錯誤;藥品偏離軌道,需要經常機械手復位;機器庫存記錄不準確,藥品少出或多出等。導致患者咨詢時間過長的主要原因為:配藥清單中的藥物用法用量標注不夠簡單易懂;處方信息開具錯誤及用藥不合理;配藥單與紙質處方信息不一致;藥師業(yè)務不熟練等[8-10]。
根據原因,品管圈小組擬定了相應對策[11-13]。對于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效率問題進行如下策略:①在提升機藥斗內部加入塑料薄膜以提高光滑度,并定期清潔、整理藥品軌道和提升藥斗,定期檢查藥斗和軌道的通暢度,保證出藥順利;②在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軟件中建立易混淆藥品數據庫,當藥師加藥時,如果藥品屬于數據庫中的品種,加藥界面會自動給予警示以加強藥師的警覺性,減少加藥錯誤;③補藥時發(fā)現藥品有偏離軌道現象及時與工程師溝通,并進行登記,工程師須定期維護藥品軌道;④每日中午和下午下班時值班人員須盤點庫存。
針對患者咨詢時間過長采取以下舉措:①協(xié)調信息科,重新設置配藥清單格式,在配藥清單中詳細列明用法用量,用量的表述不用專業(yè)性的g或mg表示,直接換算為片或粒數;②定期進行處方點評,指出處方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反饋給醫(yī)師;醫(yī)生定期進行講座培訓,或短信提醒合理開具處方,減少處方錯誤;③積極與收費處溝通,督促收費員嚴格按照醫(yī)師開具處方藥品規(guī)格和數量進行收費,做到處方內容和收費后配藥清單完全一致,減少患者質疑;④藥劑科每兩周業(yè)務學習一次,提高各位藥師的專業(yè)水平,提高窗口發(fā)藥效率。
統(tǒng)計兩組門診患者取藥等候時間,并計算平均等候時間、目標發(fā)成率及進步率;②統(tǒng)計2017年11月及12月門診患者取藥平均等候時間、目標達成率及進步率;③無形結果:品管圈活動的無形結果分為專業(yè)知識、責任榮譽感、個人信心、團隊精神、溝通能力、QCC手法使用等項目,每個項目最高5分,全員相互評分,取平均值[14-15]。
活動組患者取藥平均等候時間為11.3 min,活動前組為14.6 min,縮短了3.3 min。
目標達成率 =[(11.3-14.6)/(12-14.6)]h100%=126.9%;
進步率=([11.3-14.6)/14.6]h100%=22.6%。見表1。
表1 門診患者取藥平均等候時間
品管圈活動結束后,通過一段時間的持續(xù)觀察,活動的肯定效果還在繼續(xù),在工作量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2017年11月門診患者取藥的平均等候時間為10.8 min,2017年12月為9.9 min。目標達成率分別為146.2%、180.8%,進步率分別為26.0%、32.2%。
活動組專業(yè)知識、責任榮譽感、個人信心、團隊精神、溝通能力、QCC手法使用評分高于活動前組,活動成長值均大于0。見表2及圖1。
圖1 活動前后圈員各項能力分值比較雷達圖
表2 活動前后無形成果評分分值比較
提高和改進醫(yī)療服務質量是醫(yī)院管理的重要題目,應用科學的管理工具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藥房的管理是醫(yī)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藥房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醫(yī)院的管理水平。
本次門診藥房實行品管圈管理,通過組圈、計劃擬定、目標設定、原因分析以及確定重點等逐步完成,活動效果良好,提高了門診藥房自動發(fā)藥系統(tǒng)及藥師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取藥等候時間。同時門診藥房的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改善了藥學服務質量,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及我院醫(yī)療管理水平。
在品管圈實施過程中,圈員們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明確分工,使醫(yī)院藥劑服務水平提升的同事也鍛煉了自身,自信心、團隊精神、責任感、溝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