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帥,周嘎子
(邳州市中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邳州 221300)
目前,臨床上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1]。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和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LCBDE)等均是基層醫(yī)院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常用手術方案[2-3]。本次研究主要是對比用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和LC+LCBDE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間邳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62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將這62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5例;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74歲,年齡最小的患者35歲,其中位年齡為(49.58±2.15)歲;其病程為2周至16年,其中位病程為(7.12±0.42)年。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7例;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72歲,年齡最小的患者38歲,其中位年齡為(51.28±2.06)歲;其病程為9周至17年,其中位病程為(6.03±0.5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進行治療,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在患者右側的肋緣下做一個斜切口,切開其膽總管,觀察其膽總管內結石的位置、數量及大小,插入取石網籃取出結石,若結石較大或結石嵌頓在膽總管的下段,可用活檢鉗取出結石,然后對其肝外膽管進行探查,了解其肝外膽管有無殘留結石、膽管狹窄等情況。3)從患者的膽囊管開始,由下向上剝離其膽囊,若其膽囊周圍的結構不清楚,則從其膽囊的底部開始將膽囊由膽囊床上剝離,取出膽囊后為其關閉腹腔[4]。為研究組患者使用LC+LCBDE進行治療,方法是:1)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并為其建立人工氣腹。2)通過腹腔鏡的操作孔將患者膽總管的前壁縱行切開,切口的長度視其結石的大小(一般為1~2 cm)而定。3)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膽道鏡置入其膽總管中,觀察其結石的位置、數量及大小,若結石較大或結石嵌頓在膽總管的下段,可通過調整取石籃插入的深度與方向取出結石。4)通過腹腔鏡對患者的肝外膽管進行順序探查,了解其肝外膽管有無殘留結石及膽管狹窄等情況,然后對其膽總管進行一期縫合或使用T管進行引流。5)通過腹腔鏡從患者的膽囊管開始,由下向上剝離其膽囊,若其膽囊周圍的結構不清楚,則從其膽囊的底部開始將膽囊由膽囊床上剝離,取出膽囊。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各項臨床指標。1)術后并發(fā)癥包括膽漏、出血、結石殘留等。2)臨床指標包括進行手術的用時、術后住院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成功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進行手術的用時和術后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其住院的費用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的用時、術后住院的時間和住院費用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的用時、術后住院的時間和住院費用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進行手術的用時(min)術后住院的時間(d) 住院的費用(元)對照組 31 112.2±35.8 16.85±1.9 13528±312.8研究組 31 92.4±22.9 10.2±2 9025.4±275.4 t值 2.5940 13.4217 60.1531 P值 0.0119 0.0000 0.0000
相關的研究表明,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其易發(fā)生膽道穿孔、假道形成及結石殘留等并發(fā)癥[5-6]。另外,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會對其腹腔內的各器官造成較大的干擾,術后其胃腸道功能的恢復較慢,部分患者甚至還需要進行兩次手術治療[7-8]。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進行手術的用時和術后住院的時間均更短,但其住院的費用更高,P<0.05。兩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相比,P>0.05。這說明,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和LC+LCBDE均具有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均較高。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LC+LCBDE的時間較短,對其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的費用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