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工業(yè)大學 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天津 300387)
鹽酸阿考替胺由日本Zeria公司和Astellas公司共同研發(fā)[1],是一種用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新型上消化道(GI)運動調節(jié)劑和應激調節(jié)劑[2],國外臨床應用廣泛,對餐后飽脹、腹脹、早飽等癥狀具有改善作用[3]?,F國內鹽酸阿考替胺生產企業(yè)較少,主要以原料合成為主。本文作者以2,4,5-三甲氧基苯甲酸為原料,經酰氯化后與氨基噻唑烷基酯縮合,選擇性脫甲基化,與二異丙基乙二胺胺解、酸化,得到目標產物[4-7]。在合成鹽酸阿考替胺過程中發(fā)現,2-[N-(4,5-二甲氧基-2-羥基苯甲酰基)氨基]-4-(烷氧羰基)-1,3-噻唑(Int2)HPLC譜圖中主峰后出現未知色譜峰,對鹽酸阿考替胺成品檢測,未知色譜峰仍可見,測試樣品HPLC面積歸一化顯示,未知雜質表觀含量可達0.1%,有必要進行單獨控制。
本文針對兩種未知雜質,分析了其可能來源,定向合成兩種雜質單體,通過UV、IR、MS、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對其結構進行了表征確認。為下一步提高阿考替胺純度、控制阿考替胺成品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嘉鵬ZF-6三用紫外線分析儀;賽默飛Nicolet is50傅立葉紅外光譜儀;沃特世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耐馳QMS403C型質譜儀;Bruker 400M型核磁共振儀;Vario EI cube元素分析儀。
甲醇(色譜純,FISHER),乙腈(色譜純,Kermel),鹽酸(分析純,天津風船),磷酸(分析純,阿拉丁)。
圖1 鹽酸阿考替胺樣品雜質檢測HPLC圖
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impurity detection of Acotamine hydrochloride sample
目前鹽酸阿考替胺合成路線較多,但相關雜質分析表征卻鮮有報道。專利[8]介紹了七種雜質的HPLC檢測方法,依照專利方法對樣品溶液進行測定(圖1),并比較專利附圖相關雜質相對保留時間(RRT),未知雜質并非報道雜質??紤]到未知雜質色譜峰首次出現在Int2檢測過程,并結合本文作者合成鹽酸阿考替胺路線,2-[N-(2,4,5-三甲氧基苯甲?;?氨基]-4-(乙氧基羰基)-1,3-噻唑(Int1)選擇性脫甲基化制備2-[N-(2-羥基-4,5-二甲氧基苯甲?;?氨基]-4-(乙氧基羰基)-1,3-噻唑(Int2)(圖2)反應條件:在酸性環(huán)境中進行,反應溫度超過100℃,回流時間6h,推測未知雜質是由Int1及Int2水解造成。對相同樣品進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檢測,同時掃描一級質譜。樣品溶液譜圖中出現3個主要色譜峰(圖3),其中保留時間為3.09min色譜峰其準分子離子[M+H]+的m/z為451,則相對分子質量為450,與鹽酸阿考替胺樣品[9]相對分子質量一致;保留時間為3.38色譜峰其準分子離子[M+H]+的m/z為325,則相對分子質量為324,與Int2水解產物相對分子質量一致;保留時間為3.45色譜峰其準分子離子[M+H]+的m/z為339,則相對分子質量為338,與Int1水解產物相對分子質量一致。由此推測雜質產生路線如圖4~5,并暫將Int1水解雜質命名為IMPA,Int1水解雜質命名為IMPB。LC-MS測試樣品一級質譜圖詳見圖6。
圖2 Int1選擇性脫甲基化制備Int2
Fig.2 The process of Int1 selective demethylation to prepare Int2
圖3 鹽酸阿考替胺LC-MS圖
圖4 IMPA產生過程
圖5 IMPB產生過程
圖6 鹽酸阿考替胺不同保留時間質譜圖
向帶有攪拌裝置的三口瓶中加入20g Int1,80 mL甲醇溶液,油浴攪拌,同時滴加80 mL氫氧化鈉溶液(1 moL/L),滴畢,測試溶液pH值,待Int1全部溶解,攪拌30min,滴加80 mL鹽酸溶液(1 mol/L),繼續(xù)攪拌1h,靜置,待晶體析出減壓抽濾,收集晶體50℃鼓風干燥10 h即得IMPA。
將Int2 20g置于三口瓶中,甲醇溶液30mL,油浴攪拌,同時滴加30mL氫氧化鈉溶液(1moL/L),滴畢,測試溶液pH值,攪拌30min,滴加1mol/L鹽酸溶液60mL,繼續(xù)攪拌30min,靜置,待晶體析出減壓抽濾,收集晶體,50℃鼓風干燥10h即得IMPB。
將IMPA、IMPB配成20 μg/mL溶液,在200~4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紫外分光光度掃描。IMPA及IMPB分別在322 nm、325 nm有較強吸收,為碳氧雙鍵特征峰,在278 nm、279 nm處吸收峰可知分子中存在芳環(huán)類結構,224 nm、222 nm處吸收峰為碳氮雙鍵特征峰。
IMPA紅外光譜(圖7)數據分析:3024、2942、1606 cm-1為甲基吸收峰,2713cm-1為甲氧基的C-H的伸縮振動峰;3308、1661、1551、573、517 cm-1為仲酰胺的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峰;3133、1497、1194、801、728 cm-1為苯環(huán)以及取代苯環(huán)的伸縮振動峰。IMPB紅外光譜(圖8)數據分析:2945、1432、2624cm-1為甲基吸收峰,2840cm-1為甲氧基的C-H的伸縮振動峰;3220、1683、1625、609、523cm-1為仲酰胺的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峰;3040、1511、1189、899、735 cm-1為苯環(huán)以及取代苯環(huán)的伸縮振動峰。
圖7 IMPA紅外光譜圖
圖8 IMPB紅外光譜圖
稱取供試樣品約2 mg,平行測定兩次。IMPA測試數據見表1,IMPB測試數據見表2。
表1 IMPA元素分析測試結果與理論計算值比較
供試樣品C、H、N、S實測值與理論計算值誤差均小于0.3%,可知IMPA碳、氫、氮、硫元素與理論計算值一致。
表2 IMPB元素分析測試結果與理論計算值比較
供試樣品C、H、N、S實測值與計算值誤差均小于0.3%,可知IMPB碳、氫、氮、硫元素與理論計算值一致。
將已純化的Int1、Int2、IMPA和IMPB進行質譜分析(圖9),結果顯示相應[M+H]+的m/z為367、339、353、325,則相對分子質量依次為366、338、352、324。表明IMPA及IMPB相對分子質量與推測路線相對分子質量均一致,Int1與IMPA相對分子質量差值及 Int2與IMPB相對分子質量差值均與推測路線差值一致。
圖9 雜質和中間體質譜圖
4.5.1 測試條件
取高純度IMPA、IMPB適量,在DMSO-d6中溶解制成濃度約為40mg/mL溶液,以TMS為內標測試氫譜、碳譜。
4.5.2 IMP A核磁共振氫譜(1HNMR)
1HNMR圖譜(圖10)出現8組峰(溶劑峰除外),共14個質子,其積分比為3∶3∶3∶1∶1∶1∶1∶1,與推測分子質子一致。由譜圖化學位移值可知:δ3.77ppm,3.89ppm和4.02ppm,單峰,苯環(huán)相連三個甲氧基質子(H1,H8,H15);δ6.84ppm,單峰,為苯環(huán)上靠近甲氧基連接碳相鄰質子(H1);δ7.43ppm,單峰,為苯環(huán)上羰基連接碳鄰位質子(H4);δ8.02ppm,單峰,噻唑環(huán)質子(H11);δ12.88ppm,單峰,羧基質子(H14);δ11.52ppm,單峰,酰胺質子(H16);上述數據表明:供試品結構中存在一個次甲基、三個甲氧基、芳香環(huán)、一個酰胺氫和一個羥基氫。
圖10 IMPA氫譜
Fig.10 The1HNMR spectrum of IMPA
4.5.3 IMP B核磁共振氫譜(1HNMR)
1HNMR圖譜出現8組峰(溶劑峰除外),共12個質子,其積分比為3∶3∶1∶1∶1∶1∶1∶1,與推測分子質子一致,質譜圖見圖11。由譜圖化學位移值可知:δ3.78ppm和3.85ppm,單峰,苯環(huán)相連甲氧基質子(H7,H8);δ6.61ppm,單峰,為苯環(huán)靠近酚羥基連接碳鄰位質子(H4);δ7.62ppm,單峰,為苯環(huán)靠近酰胺連接碳鄰位質子(H1);δ8.04ppm,單峰,噻唑環(huán)上質子(H11);δ11.42ppm,單峰,羧基質子(H14);δ12.34ppm,單峰,酰胺質子(H16); δ13.34ppm為羥基質子(H15)。上述數據表明:供試品結構中存在一個次甲基、兩個甲氧基、芳香環(huán)、一個酰胺氫,一個羥基氫、一個酚羥基氫。
圖11 IMPB氫譜
4.5.4 IMPA核磁共振個碳譜(1CNMR)
樣品圖譜(圖12)中有14個峰,對應本品分子中14個碳,分子無對稱結構。由位移值數據綜合分析可知:δ56.54ppm,55.70ppm,57.65ppm,苯環(huán)相連甲氧基碳信號(C7,C8,C15);δ98.28ppm,苯環(huán)甲氧基相連碳的鄰位碳信號(C1);δ110.73 ppm,苯環(huán)上羰基相連碳信號(C4);δ113.65 ppm,苯環(huán)羰基相連碳鄰位碳信號(C5);δ123.47ppm,噻唑環(huán)上S鄰位碳信號(C11);δ142.74ppm噻唑環(huán)上N鄰位碳信號(C6);δ143.52ppm,苯環(huán)羰基相連碳間位碳信號(C12);δ154.05ppm,苯環(huán)羰基相連碳及甲氧基相連碳共同鄰位碳信號(C3);δ154.44ppm,苯環(huán)羰基相連碳對位碳信號(C2);δ158.21ppm,噻唑環(huán)相連羰基碳信號(C10);δ163.03ppm,噻唑環(huán)碳信號(C9);δ163.73ppm,苯環(huán)相連羰基碳信號(C13)。上述數據表明,碳譜中共出現14個碳信號,分別代表3個伯碳、3個叔碳和8個季碳。據此推測,其結構中含有14個碳原子。樣品數據與推測分子一致。
圖12 IMPA碳譜
4.5.5 IMPB核磁共振個碳譜(1CNMR)
樣品圖譜(圖13)中有14個峰,對應本品分子中14個碳,峰值與碳原子一一對應表明,分子無對稱結構。由位移值數據綜合分析可知:δ56.37ppm,56.55ppm,苯環(huán)相連甲氧基碳信號(C7,C8);δ101.28ppm,苯環(huán)上羥基相連碳的鄰位碳信號(C1);δ105.96ppm,苯環(huán)上羰基相連碳信號(C4);δ111.15ppm,苯環(huán)上羰基相連碳鄰位碳信號(C5);δ123.57ppm,噻唑環(huán)S鄰位碳信號(C11);δ142.54ppm,噻唑環(huán)N鄰位碳信號(C12);δ143.91ppm,苯環(huán)上羰基相連碳間位碳信號(C3);δ155.32ppm,苯環(huán)上羥基相連碳信號(C6);δ155.88ppm,苯環(huán)上羰基相連碳對位碳信號(C2);δ158.51ppm,噻唑環(huán)相連羰基碳信號(C10);δ162.97ppm,噻唑環(huán)碳信號(C9);δ166.47ppm,苯環(huán)相連的羰基碳信號(C13)。上述數據表明,碳譜中共出現13個碳信號,分別代表2個伯碳、3個叔碳和8個季碳。據此推測,其結構中含有13個碳原子。樣品數據與推測分子一致。
圖13 IMPB碳譜
Fig.13 The1CNMR spectrum of IMPB
由元素分析可知,IMPA及IMPB樣品C、H、N、S測試值與理論值相符,質譜分析離子峰[M+H]+的m/z為353、325,推測IMPA樣品分子式為C14H14N2O6S,IMPB樣品分子式為C13H12N2O6S。結合UV、IR、NMR分析結果確定IMPA為2-[N-(2,4,5-三甲氧基苯甲?;?氨基]-4-羧基-1,3-噻唑(IMPA)(圖14);IMPB樣品分子為2-[N-(4,5-二甲氧基-2-羥基苯甲?;?氨基]-4-羧基-1,3-噻唑(IMPB)(圖14)。其色譜保留行為與圖1一致(圖15)。
圖14 IMPA及IMPB結構式
Fig.14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IMPA and IMPB
圖15 鹽酸阿考替胺雜質系統(tǒng)適應性HPLC色譜圖
鹽酸阿考替胺合成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雜質,包括本文合成IMPA及IMPB。目前鹽酸阿考替胺雜質研究報道較少,本文合成雜質為阿考替胺合成關鍵步驟Int1選擇性脫甲基化制備Int2過程中產生,表征確認其結構有利于控制中間產品純度,亦有助于鹽酸阿考替胺成品質量控制,對合成工藝、產品質量提高將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