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夢
(商丘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商丘 476000)
音樂是人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民間音樂是各族人民抒發(fā)感情、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民族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主體之一,并且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要。幼兒園根據(jù)兒童自身的特點,對兒童進行相應的民族音樂教育,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民族音樂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民族樂器、民族舞蹈、民歌、民間音樂等等。在進行幼兒音樂教育中,民間音樂可以增強幼兒在民歌、演奏方面的提升,促進兒童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流行音樂充滿著人們的生活,民族音樂教育被人們所遺忘,所以,國家將民族音樂教育作為幼兒園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由于流行音樂的盛行,現(xiàn)代人們追求時尚與審美,大街小巷也播放流行音樂,人們的思想被流行音樂所充滿,而最初的民族音樂被人們所遺忘,讓孩子對民間音樂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沒有足夠的了解,并且對地方戲曲和民間音樂不感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的人們喜歡民族音樂,民族音樂將會面臨失傳的風險。因此,國家開始重視民間民族音樂,從幼兒園開始就學習民族音樂,將民族音樂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讓孩子們感受到中國藝術和文化的悠久歷史,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開展民族音樂欣賞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讓孩子們對民族語言表達和民族傳統(tǒng)能有更好的理解,培養(yǎng)孩子們對民族音樂的學習,以及孩子們的全方面發(fā)展。幼兒園開展民族音樂,既可以幫助孩子們感受古代文化的韻味,還可以學習古代的歷史,學習當時音樂創(chuàng)作人是在什么朝代、在何種情況下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可以為孩子未來學習歷史奠定基礎。
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在幼兒園民間民族音樂教育中,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選擇音樂樂器上要選擇最新的,課程標準也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課程內(nèi)容也要新穎,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百鳥朝鳳》。想要將其學好,必須學好口技,口技是模仿鳥兒叫聲的基礎,將鳥兒的不同聲音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以供孩子們欣賞。
同時,音樂資源的使用還必須具有地域性代表性、民族性代表性,才能有效地保證兒童感受民族民間藝術的美。例如,道情是甘肅皮影戲之一,流行于黃河兩岸,為了增強氣氛,大部分都是所有人一同合唱,其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適合在中產(chǎn)階級欣賞音樂。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在這個階段是最活潑和活躍的,他們主要通過對圖像的具體感知來了解事物,記憶、思維和想象活動具有表征性。3-4歲的小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個性、興趣、愛好;中產(chǎn)階級學生在游戲的高峰期,他們極喜歡角色扮演游戲,喜歡玩;大班級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渴望追求那些東西。在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的同時,抽象思維泛化能力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習行為和學習態(tài)度都比較穩(wěn)定,在利用民間音樂資源組織不同班級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適宜性原則,所選的音樂材料應符合兒童的學習和心理特點。一方面要有利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應適合兒童的發(fā)展,試著選擇那些孩子最喜歡的材料,將其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去。例如,中學生喜歡角色扮演游戲,教師可以開展“金沙”音樂欣賞活動,幫助孩子了解音樂的形式和特征,體驗3000多年前神秘的古文化。
在民族音樂教育中,教師要多方面考慮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音樂,也要關注所選音樂的流行程度,并且也要考慮兒童的實際情況以及知識水平的有限,要站在大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促進兒童的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一些教師并未意識到所選音樂素材的普及程度,以及教育資源的貧乏,對于兒童來說,有些問題是困難的,教師要關心兒童理解不理解所學的內(nèi)容,這樣才有利于孩子們對音樂的學習,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教師應充分挖掘民間音樂教育的素材,調(diào)動課堂氣氛,具有明顯的節(jié)奏特征,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
首先,我們必須體驗民族音樂的感覺,我們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民間音樂,特別是民族音樂和當?shù)孛耖g音樂,這項工作不僅尋找音樂的專業(yè)人才,而且還可以繼承民間音樂。愛好音樂的老師和負責教師在幼兒園能做到收集民間音樂和民謠的工作,家長也可以主動的一起做好這項工作。在暑假期間,教師分配任務的是收集和推薦民間童謠和民歌。然后,我們編印民間童謠和民歌由教師為回收在教學內(nèi)作為參考,這樣非常方便。
其次,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應大力發(fā)展各類民族音樂音像制品和教具,中國的音像制品和教材生產(chǎn)者應當采取積極措施,編制和公布音像制品和民族音樂與幼兒的特點相結合,大力弘揚中國民族音樂,以便提供幫助和支持民族音樂的傳承和教育。
民間音樂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幼兒在音樂教室中加強民族音樂的研究,這樣不僅繼承了中國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也能夠滿足音樂教室活力的需要。除了專業(yè)的音樂素養(yǎng),幼兒音樂教師也應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新教育資源,注意發(fā)現(xiàn)典型,促進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最大限度地利用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