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貞 高永杰 陳曉君
惡性青光眼又稱睫狀環(huán)阻滯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少見而嚴重的特殊類型閉角青光眼,屬于青光眼中較嚴重的一種類型[1-2]。惡性青光眼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清楚,因此,針對惡性青光眼的治療仍是臨床棘手的難題。惡性青光眼主要特點是術后眼壓升高,晶體虹膜隔向前移,前房變淺甚至消失[3-4]。惡性青光眼患者給予縮瞳劑治療效果不佳,嚴重損害患者的視力,因此,必須給予及時的手術治療。本文對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惡性青光眼患者給予兩種術式聯(lián)合治療,獲得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惡性青光眼患者11例,共11眼,男8例,女3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1.9±53.9)歲。11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于青光眼濾過手術后發(fā)生惡性青光眼,余2例患者為白內(nèi)障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發(fā)生惡性青光眼。11例患者前房平均消失時間為(3.3±1.6)d,平均眼壓為(51.5±5.9)mmHg(1 mmHg=0.133 kPa)。
1.2 用藥方法 常規(guī)給予高滲劑200 g/L甘露醇靜脈滴注,1次/d,口服醋甲唑胺250 mg,2次/d,局部給予睫狀肌麻痹劑(解除睫狀肌痙攣狀態(tài),失去調(diào)節(jié)作用,使睫狀肌處于麻痹狀態(tài))10 g/L,阿托品眼藥水滴眼,3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3次/d,復方托品酰胺滴眼(散瞳作用快),6次/d,局部給予降眼壓和糖皮質(zhì)激素眼藥水。所有患者治療3 d后,眼壓未見改善,前房仍較淺,行手術治療。
1.3 手術方法 常規(guī)消毒,鋪巾,給2%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玻璃體抽吸:用4號針頭連接5 mL注射器,于鞏膜瓣下角膜緣后約3.5 mm睫狀體扁平部垂直鞏膜壁穿刺鞏膜,進入到玻璃體腔,將針頭插入。進入約1.2 cm后,抽吸玻璃體水囊,抽吸量1~1.5 mL,抽吸結束后,拔除針頭,棉簽壓迫1 min。玻璃體腔穿刺抽液聯(lián)合前房重建:玻璃體腔抽吸后,患者眼壓明顯降低,前方加深。由顳上新做穿刺口,注入粘彈劑,加深前房,根據(jù)病情程度可分離房角,控制眼壓,指測眼壓T-1,術中避免傷及晶狀體和虹膜。術后給予20%甘露醇250 mL靜脈滴注,同時給予阿托品眼液散瞳。
1.4 觀察指標 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眼壓和視力恢復情況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用視功能眼病的生活質(zhì)量量表判定,包含精神及心理、癥狀及視功能、社會活動、身體功能,每項15分,分值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高。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眼壓、視功能、生活質(zhì)量指標采用(±s)表示,行t檢驗,置信區(qū)間95%,α=0.05。
2.1 患者治療前后眼壓情況比較 術后隨訪6個月時,眼壓水平明顯低于術前,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眼壓情況比較(±s) 單位:mmHg
表1 患者治療前后眼壓情況比較(±s) 單位:mmHg
時間 例數(shù) 眼內(nèi)壓術前 11 51.5±5.9隨訪6個月 11 15.1±0.8 P值 <0.05
2.2 患者治療前后視力恢復情況比較 術后隨訪6個月時,視力水平明顯高于術前,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視力恢復情況比較(±s)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視力恢復情況比較(±s)
時間 例數(shù) 視力術前 11 0.11±0.03隨訪6個月 11 0.33±0.06 P值 <0.05
2.3 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比較 隨訪6個月時患者精神及心理、癥狀及視功能、社會活動、身體功能各因子得分均明顯高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單位:分
表3 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單位:分
時間 例數(shù) 精神及心理 癥狀及視功能 社會活動 身體功能術前 11 3.6±0.8 2.6±0.7 3.1±1.2 3.9±0.9隨訪6個月 11 6.6±1.1 5.6±0.9 7.0±0.8 7.1±0.5 P值 <0.05 <0.05 <0.05 <0.05
惡性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前淺房也會出現(xiàn)眼壓升高的狀況,治療后效果比較差,因此被大家稱為惡性青光眼。惡性青光眼又叫睫狀環(huán)阻滯性閉角型青光眼,睫狀環(huán)阻滯性青光眼或后房水逆流綜合征,臨床較少見,病情通常較嚴重,一般多發(fā)生在眼部相關手術后,也可以發(fā)生未作手術眼用縮瞳劑后,或眼外傷、葡萄膜炎、視網(wǎng)膜脫離鞏膜環(huán)扎術后,真菌性眼內(nèi)炎等。目前,惡性青光眼依然是在所有的眼部疾病里面最難治療的[5-6]。
惡性青光眼是頑固性青光眼,病情通常較嚴重,眼壓不易控制,多出現(xiàn)在青光眼手術治療后,患者前房消失,眼壓不斷升高。惡性青光眼一旦確診,需采取積極措施恢復前房,降低眼壓。青光眼患者眼前節(jié)結構遭受破壞,眼部晶狀體、視網(wǎng)膜、角膜以及視神經(jīng)的功能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功能,甚至引發(fā)黑朦[7-8]。因此,針對惡性青光眼的治療必須及時,避免病情惡化。
針對惡性青光眼的治療,需盡早采取緊急措施,降低眼內(nèi)壓,打破睫狀環(huán)阻滯。與此同時必須采取包括高滲劑、碳酸酐酶抑制劑及睫狀肌麻痹劑并應輔以皮質(zhì)類固醇的藥物治療,以減輕炎癥反應及睫狀體水腫。本研究中,患者術前給予高滲劑200 g/L甘露醇靜脈滴注,局部給予睫狀肌麻痹劑10 g/L,阿托品眼藥水滴眼,局部給予降眼壓和糖皮質(zhì)激素眼藥水,復方托品酰胺滴眼,目的旨在促進睫狀體后移,使睫狀肌變更為松弛,降低睫狀體的厚度,增加晶狀體同睫狀體的距離促進眼壓降低,前房形成。用藥治療3 d時,或患者癥狀未見改善,須及時改為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惡性青光眼的目的是為了解除阻滯,達到徹底引流異位潴留房水的目的。經(jīng)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腔穿刺抽液聯(lián)合前房重建術方法簡單有效,對惡性青光眼患者臨床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高眼壓及淺前房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眼壓升高后導致的視神經(jīng)萎縮無前房所產(chǎn)生的角膜失代償現(xiàn)象得到了抑制[9-10]。經(jīng)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腔穿刺抽液可以迅速解除臨床癥狀,促進手術操作轉(zhuǎn)危為安,且穿刺口比標準25G玻璃體切割形成的0.5 mm的穿刺口還要小,不需要進行縫合。聯(lián)合手術解除了晶狀體虹膜隔前移的解剖因素,重建了房水向前流出的通道,打破了惡性青光眼的惡性循環(huán)。本次研究中,術后隨訪6個月時,眼壓水平明顯低于術前,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視力水平明顯高于術前,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經(jīng)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腔穿刺抽液聯(lián)合前房重建術治療惡性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壓,改善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