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語人才教育發(fā)展方向發(fā)生了新型變化。反映在英語高考中便是“一年兩考”的形式與具“實用性、時代性”等內容。這與素質教育理念下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想素質和文化意識等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相吻合,兩者的結合為英語課堂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新高考為指向的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滲透的具體策略,引入了多種資源來打開學生的英語視野和生活化情境的演繹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生人文性,以孕育廣闊的三觀視角,在可操作的前提下創(chuàng)建新的英語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核心素養(yǎng);英語教學;滲透策略
【作者簡介】阮平笑,江門市新會陳經綸中學。
《關于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該文中介紹,再度將英語學科以一年兩考、三年六考的方式再度置于高中文化主科之一的重要位置。 改變了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局限性,并為不成功的學生贏得了多次考試的機會,這也為三年制英語教學打開了注入活力血液的決口,可以更加富有創(chuàng)意和靈活性。為關注和真正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條件。接下來,我將專注于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文化格調為主題,并在新高考指導下詳細闡述英語課堂中的英語課堂改革。
一、引進各種資源,夯實學生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其中包括豐富的語言,技能積累語言學和必要的語法知識。我們可以了解現(xiàn)階段必須接近傳統(tǒng)教學內容的知識庫。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不基于純應試的呼吸空間。它可以真正打破在緩慢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念下枯竭的教科書知識的局限,在廣泛的現(xiàn)代教學資源支持下,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和范圍, 通過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使他們可以實現(xiàn)真正的日?;?、休憩性而非集中性的放松學習,這與長期的語言學習和語言意識是一致的。例如,在每學期,我將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詞匯量和閱讀能力的英文原版書或期刊。例如,在同學們英文水平還有待提高的高一階段,我建議其去閱讀《Little Women》的英文原版書,內容為: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一個普通家庭四姐妹之間的生活瑣事,因而描述具有日常性而生詞量較少。而在高二或高三階段我則會推薦《Little Prince》《Wuthering Heights》等之類的書,并要求學生通過定期的閱讀課或閱讀寫作經驗及時完成閱讀作業(yè)。同時,它提高了學生連續(xù)閱讀英語課本的能力,同時還促進了對新單詞,語法,句子模式等的查詢以及伴隨故事化閱讀發(fā)生的意識的內化,深化語言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此外,我還定期組織同學開展“英語電影和電視鑒賞”活動,使學生可以在影視體驗中體驗英語在交際表達中的作用和狀態(tài),同時提高自己語言表達和肢體融合在一起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
所謂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造是指一種教學方法,其中教師根據閱讀材料提出教學問題,指導學生并提高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探索和解決問題。 在培養(yǎng)高中生核心英語素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理的問題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快速進入閱讀材料中,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改善問題解決能力。尤其是主旨大意題,常見的出題角度在于選擇最佳標題、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兩種。例如,在讀完有關“煩惱”的閱讀文章后,我在教學中以“My Annoyance”這個主題讓學生來寫作文,雖然每個學生都有很多的“Annoyance”,但是在實際寫的過程中并不知道怎么布局,很容易寫出流水賬,沒有主題。因此,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聯(lián)系閱讀的文章,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給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什么是煩惱?你有哪些煩惱?給你帶來了什么困惑?你是怎么克服的?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還會引導學生自主想一想會用到哪些句式、哪些語法、哪些單詞哪些時態(tài),順著這樣的思路,學生會想到這些時態(tài)、語法、句式的基本結構是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當這些問題一一得到解決時,學生的文章也就形成了,而且內容比較充實,句式也會比較豐富,還會用到一些高級詞匯。經過這樣的探討,一名同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My Annoyance is...”這樣簡單的句式,而是這樣寫道“Like every young girl, I pay attention to make myself look pretty, because if I get more attention from others, I will be very happy.”而且用到了“if...I will be...”的句式,比較不錯。
三、開展教學活動和培養(yǎng)文化意識
英語教師需要通過教學來提高他們的文化意識,以便他們能夠理解西方文化并繼承和發(fā)揚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通過比較和分析不同的文化,學生可以準確地把握不同文化的本質,并糾正他們對文化的偏見態(tài)度。教師應認真分析研究教材,根據學術條件設計教學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我在教學必修5“Making the news”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我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主題情境,讓他們理解到一位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什么品質和采訪報道新聞的過程。在帶領學生學習完課本知識之后,以“My favorite job”為主題,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崗位的員工,體會崗位工作者的職責和必備的素質,讓學生通過網上搜集資料等形式更深入的理解不同崗位的不同工作內容,并利用所學習的語態(tài)、句式、單詞進行描述,并搜集相關的文章,進行主題閱讀,總結會考一些什么樣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再次遇到“job”這類主題的文章時應對起來也就比較輕松了。
四、結束語
除了新高考中考試形式的變化之外,新高考的內容也趨于更具現(xiàn)代性,實用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說,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诖说慕虒W改革也是將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董瑤.淺析新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J].校園英語,2017 (3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