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yè)大學附屬學校 王晶晶
“新高考”“部編本”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熱門話題。“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xiàn)讓15%的人做不完!”也驚呆了眾多家長和學子?!暗谜Z文者得天下”一時間人盡皆知,在新教改下語文教學和學習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語文學習是一個重基礎和逐漸積累的過程,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到了高中及高考時才有可能獲得較好的成績。這一點已經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因此小學孩子家長們也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會輸在小學語文上,?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對新教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
高考是一根指揮棒,直接決定著語文教學的改革方向??v觀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考題會發(fā)現(xiàn),對知識考查的難度和廣度在不斷增加。2018年高考語文已經難出了新高度,2019年高考重度改革下對于語文知識的考查,涉及了歷史、地理、文化、音樂、民族精神等等各個方面,“大語文”概念與往年比較更加突出,簡直就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書。高考語文的命題趨勢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更高,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將會進一步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將進一步加大。而這幾個方面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日積月累和訓練,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從小學開始,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改革。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新課程目標明確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將學生的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基本素質的提高作為課程目標的核心。這要求語文教學根據課程標準和目標迅速做出改革,改變在課程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注重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怎樣去學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考多任務、多體裁作文的出現(xiàn)尤其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語文教學改革應該從孩童時代抓起,重點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全國教育改革就像是一個風向標,指引著學校、家長、學生們在教育上的發(fā)展方向。新教改后,“部編本”語文教材中古詩文誦讀改為背誦,數量最高翻了5.14 倍;考試卷面字數從7000 字增加至9000 字,而未來可能增加到1 萬字;閱讀題量比往年增加5%~8%……教改后會考查大量的語文超綱內容和全科素質。語文一躍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并且被賦予了新難度和新高度。從“得數學者得成績”變成了“得語文者得天下”。這是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進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對于那些不讀書、不思考、寫字慢、語言基本功不扎實的學生而言,無疑就是一場噩夢。關注新教改應該從孩童時代開始,在平時多下功夫,打好基礎,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語文教育就像一場馬拉松,不能臨時抱佛腳,只有看得遠、堅持久才能贏得勝利。語文考試難度增加,注定了考試必定會涉及很多課外知識。新教改下,語文卷面字數明顯增多,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提高,對課外拓展內容考查增多,注重對學生平時閱讀積累的考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內外結合,積極尋找一條有效的課內外結合教學之路。首先教師在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加強相關課外知識的拓展和旁征博引,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相關知識的興趣;其次精心選擇閱讀書目,每天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閱讀作業(yè),規(guī)定每學期、假期要完成的閱讀任務,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多閱讀,快速閱讀,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和廣度,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就一定能提升。
在新媒體時代,學生已不同于信息閉塞的往日。小學時期正是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發(fā)展的最好階段,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教師應盡快改變傳統(tǒng)單一生硬的教學模式,利用新媒體時代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精心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采用圖片、聲音、視頻、實物投影、動畫、微課、慕課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從感官、視聽多種渠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教學方式上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課本預習、課外相關知識引導、情景對話、創(chuàng)設問題、學生輪流講課等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拓展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語文教育的使命承載著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語文考查內容中民族精神、文化常識占據了很大部分,而近年來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比以往又有了提升。2019年的高考作文全國II 卷中有關青少年談民族精神,北京卷以“文明的韌性”為題,上海卷以品音樂“尋找中國味”……重點考查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傳承,強化作為新一代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新版“部編本”語文教材大量增加古詩文閱讀和背誦,小學古詩詞增加80%,初中古詩詞增加了51%。要求教師在教學和引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國內必讀的經典名著,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和拓展,積極發(fā)掘中國文化本身的魅力,讓學生從小建立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同時加強對書面語的準確表述、規(guī)范用法等,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語文教學不只局限于課本知識,必須結合新媒體時代學生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新性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和思考,品味語文學習樂趣和真諦的同時發(fā)掘中華文化的魅力,從基礎抓起,全面提升學生的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