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晉華
【內(nèi)容摘要】基于“學為中心”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實踐分析。首先分析出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意義,和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通過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來體現(xiàn)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最后分析出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靈活的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物理成績。
【關(guān)鍵詞】學為中心高中物理物理教學
高中物理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一種比較抽象復雜的知識。高中物理教學通過以“學為中心”作為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從而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物理知識,開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想象力。并且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物理學習成績,進而提高物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一、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意義
高中物理教學以為學中心的分別兩種含義。首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成為物理教學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和實際需求為中心。其次是以學習為中心,學習是高中物理學習的一種方式,以學習為主體使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以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并且與教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相對,以學為中心的物理教學要具備以學為本、少教多學、以學定教和以學論教四個特點。以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本,在物理教學中減少教學時間,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并且物理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特點來制定合理的物理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最后物理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情況,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從而促進師生之間共同進步。
二、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1.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首先物理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習慣,以及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進行調(diào)查。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符合學生的完整合理的教學計劃。并且通過日常教學觀察學生的學習變化以及心理想法,從而對教學方案進行改善與創(chuàng)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其次,物理教師要隨著教學理念的變化而變化。在對教學方案設計的時候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內(nèi)心想法,使設計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讓學生進行參與,從而達到學為中心的要求,并且增強了師生的互動交流,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2.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對教學設計多種教學方式。從而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內(nèi)心特點來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高中階段教學中情境模式教學最受學生的歡迎。因為情境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習為中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教學中。首先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宇宙行星的動態(tài)變化視頻,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對動態(tài)行星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關(guān)系,因而知道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原因,以及太陽與行星之間存在著引力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自主進行課本中尋找答案,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其次,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導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幫助學生推出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公式。這樣物理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灌輸,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地位,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引導和推進,并且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路徑,引領學生探索知識的方向,使學生自己推導出引力公式。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還會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里,教師充分展現(xiàn)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學生也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物理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通過教學設計方案的豐富多樣化,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興趣。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探索學習物理知識,進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靈活的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并且學為中心的物理教學以學習為中心,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路徑,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物理成績。進而提高了物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達到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蔡千斌.以學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探討[J].物理之友,2017(33):17.
[2]劉慶來.“學為中心”背景下高中物理概念高效教學例談[J].內(nèi)蒙古教育,2017(10):125-126.
[3]蔡千斌.高中物理教學的轉(zhuǎn)型:從教為中心到學為中心[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8.
[4]李鴻浩.以學為主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艾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