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
【內容摘要】“全人教育”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體系,整合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重視人的價值與意義。在初中化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導,實行人本教育,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設計一些豐富的教學活動,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此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學習資源,以便學生正確的選擇,合理的運用化學方程式,努力增強自己的實踐操作水平,提高化學素養(yǎng)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全人教育
引言
根據(jù)目前的教育形勢,全人教育教學模式需要融合初中化學課堂,創(chuàng)建一種新穎的教學體系,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地位,突出學生的中心力量,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學習的權力交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選擇實踐,這樣可以發(fā)揮最大化的教學效果。初中化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以及對化學方程式的運用,教師要開展多樣的實驗活動,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利用所學知識,在具體的實踐中踐行。教師要從旁監(jiān)督輔助學生,保證實驗的安全性。本文會深入的分析與探索全人教育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一、目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
初中化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實驗教學中增強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就目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來看,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化學所覆蓋的知識非常的廣泛,教師在設計課程教學計劃時無法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部分學生的掌握程度普遍較低,這是當下最突出的教學問題?;瘜W知識絕大多數(shù)都是公式與理論概念,內容單一枯燥,教師沒有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低,阻礙著學生后面課程的學習。實驗是化學學習必不可少的步驟,教師一般會采取示范教學策略,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很難一遍記住所有操作步驟,只是在腦海中想象,加之并沒有大量的實驗操作計劃,致使學生缺乏嚴重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不利于初中化學的學習與發(fā)展。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貫徹全人教育理念
基于現(xiàn)代化的教育背景,初中化學教學要融合全人教育,創(chuàng)建全新的教學體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思考化學知識,實行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全人教育理念的中心點就是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為初中生提供完善的教學服務,幫助他們掌握全面的化學知識,增強實踐操作水平。所以說,教師在制定構思教學課程時,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三化學“制取氧氣”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預習課程知識,了解氧氣制取的步驟和過程,并背誦氧氣揮發(fā)的化學方程式。為了貫徹全人教育理念,學生可以主動向老師提出意見和要求,教師要全面的滿足學生,給予他們最完善的教學幫助。為了適應新課改的教育要求,教師要分批次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了解具體的氧氣制作過程。首先,教師要提供準備一些實驗的材料,如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試管、木條、酒精燈……學生可以先自主探索研究,摸索大概的制取方式,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分析。教師要從旁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制取方法。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要羅列出化學方程式2H2O2==2H2O + O2↑,教師必須要求學生背誦,結合課本練習來鞏固知識點。由于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不同,教師可以在班級開設一個“化學輔導班”專門針對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這也是實行全人教育的的一種方式。
三、優(yōu)化初中化學課堂,增加課堂趣味性
為了充分的實行全人教育效果,化學教師要努力構建系統(tǒng)化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化學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全人教育模式的基點是學生,教師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配合正確的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才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最終目標。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三化學“水的組成”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微課程的教學模式,通過電子投影設備,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實際的畫面,了解“水的分子結構和元素組成”,H2O是水的表達式。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水在特定條件下,會產(chǎn)生其他元素嗎?如何檢測水的純凈度?”在設疑的環(huán)境下,學生會主動的思考與探究。教師可以開展課堂實驗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先提取一盆水,借助試管酒精燈來檢測水是否純凈,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自主性?;蛘撸處熞部梢粤信e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想象思考,加強他們的記憶深度。最后,學生可以提出質疑與反問,向老師征求實驗意見,教師要積極的回應,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開展課外實驗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度。
總結
從以上的論述中,全人教育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重視起來,導入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實驗性,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同時,為了滿足現(xiàn)代化的教育需求,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結構,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梅云,吳新建,張賢金.創(chuàng)設擬人化情境構建自然共情的學習環(huán)境——以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教學為例[J].化學教學,2019,386(5):60-62.
[2]吳志誠.淺析初中生學習化學用語的障礙及教學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 2019,064(4):86-87.
[3]湯曙光.建設“學習共同體”:初中數(shù)學翻轉課堂的深化之路[J].課程教學研究,2019,85(1):86-90+95.
(作者單位:江蘇啟東折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