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第二中學 沙勇軍
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應以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為基礎,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為開展學習活動提供更多資源,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通過使用情境教學法將學生帶入教師設定的學習情境中,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自主探索學習內容,深刻理解并靈活應用化學知識,進而增強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知識的傳授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教學材料,牢牢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講解“氯氣”這一知識點時,因為氯氣是有毒的,所以并不能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直接的實驗操作,此時,教師可使用多媒體設施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戰(zhàn)爭時期氯氣帶給人類災難的影像片段,讓學生直觀認識其危害性,深刻了解氯氣的性質。再如,講解“原電池”這個知識點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能全面理解在電解質溶液中怎樣形成了電流,此時,教師可給學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PPT 課件,將帶電荷離子的定向移動過程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
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專業(yè)性極強,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學習化學知識是枯燥且乏味的,提不起學習興趣,導致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并不理想。此時,教師可結合高中生好奇心強烈、愛聽故事的特點,采取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欲望,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授《從鋁土礦到鋁和金》這課時,教師可給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故事情境:“現(xiàn)階段,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和鋁有關的物品,然而在19 世紀,鋁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物質。19 世紀中期,法蘭西帝國是歐洲最發(fā)達的國家,他們的國王有一套用鋁制成的餐具,國王將其視作珍寶,精心呵護,只有在極其隆重的場合才會拿出這套餐具彰顯身份地位。還有就是發(fā)明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門捷列夫在接受表彰時,所獲獎品就是一只鋁杯。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此時,學生的好奇心被教師激發(fā)出來,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師身上,教師接著說道:“因為在19世紀,想要在鋁礦石中提取鋁物質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法國化學家圣克萊爾·德維爾開始對鋁進行研究,并用以下方式提煉出鋁:。然而這種提煉方法要求非常高,既費時又費力,而且效率并不高。你們想知道在鋁制品豐盛的現(xiàn)在,鋁是怎樣被提煉出來的嗎?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從課本中獲取答案吧?!痹谶@個過程中,學生興趣強烈,思維高度集中,最終全面了解到鋁的制備及其原理。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善于給學生設立生活化教學情境,給學生傳授更多化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感悟化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進而熱愛化學學科。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理解化學原理,切實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同時,還能學習到更多實用知識,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增強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提高對情境教學法的重視程度,以此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助力學生取得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