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厚玲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江蘇睢寧 221200
鼻內鏡手術是耳鼻喉科臨床重要手術,廣泛適用于治療多種鼻道病變,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勢[1]。但是患者術后仍有疼痛癥狀,且易出現(xiàn)焦慮情緒,影響早期生活質量及康復[2]。該院近年予以鼻內鏡手術患者模塊式護理,在改善患者術后疼痛及焦慮方面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現(xiàn)以2017年1月—2018年3月該院收治的98例患者為例進行分析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耳鼻喉科98例鼻內鏡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具備手術指征,依從性良好,排除一般狀況差、嚴重術后并發(fā)癥及合并認知障礙等無法配合該研究者,依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按入院登記,單號為實驗組(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齡19~67 歲,平均(43.8±12.7)歲;慢性鼻竇炎 25 例,鼻息肉16例,其他8例。雙號為對照組(49例):男32例,女17 例;年齡 19~66 歲,平均(44.1±12.5)歲;慢性鼻竇炎24例,鼻息肉18例,其他7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實驗組 本組行模塊式護理干預,護理分為3個模塊,具體如下。
①模塊1生理舒適護理。保持病房安靜、安全、整潔、舒適、床單元清潔干燥整齊,患者皮膚清潔衛(wèi)生。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合理控制室內溫濕度與光照,定期開窗通風,保持清新空氣,限制探陪人員。
②模塊2疼痛護理。實施疼痛專項護理,定期評估患者疼痛強度,準確反饋疼痛信息,嚴格遵醫(yī)囑予以患者鎮(zhèn)痛治療。當患者疼痛突然加重或出現(xiàn)劇痛時,及時告知醫(yī)生,同時積極協(xié)助醫(yī)生明確疼痛原因并做好干預配合。根據(jù)患者痛疼強度,采用局部冷敷、使用降溫貼、止痛藥物等,同時加強對患者的精神鼓勵,、使用鼓勵性、安慰性的言語,與患者進行適當身體接觸,如握手,以增強患者疼痛耐受;護理避開患者睡眠時間以及睡眠之前的一段時間,一般以上午為佳,避免對患者睡眠時間造成干擾,以促進患者較好入眠,從而減輕疼痛。予以患者放松止痛,指導患者全身放松,做緩慢腹式呼吸,舒緩情緒,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如半臥位,坐位或床邊及室內活動。
③模塊3:焦慮護理。以優(yōu)質護理為基礎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術后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的順利行與成功性,使患者消除緊張心理,充分獲得放松。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術后疼痛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焦慮對康復的不利影響,使患者正確認識疼痛及焦慮,積極配合干預,予以患者精神安慰,使患者感到溫暖。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充分向患者表達關心和愛護,認真傾聽患者心聲,盡量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定期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積極干預負性情緒。與患者家屬親朋進行溝通,囑多予以患者陪伴和關愛,充分提供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營造良好病房氛圍,引導患者在病室中與其他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彼此分享手術的感受和經驗,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以消除對手術的疑慮,同時建立友情,以消除患者陌生感、孤獨感,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焦慮和不安。
1.2.2 對照組 該組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指導、一般術前準備、術后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jiān)測、飲食護理、用藥指導、鼻腔填塞處理、并發(fā)癥觀察、口腔清潔等。
護理干預3 d后,以數(shù)字評分法NRS(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痛疼,4~7分為中度痛疼,8~10分為重度痛疼)評估兩組疼痛,以漢密頓焦慮量表(HAMD)(≤6分無焦慮,≥7分可能有焦慮,≥14分肯定有焦慮,≥21分有明顯焦慮,≥29分為嚴重焦慮)。評估兩組焦慮情況[3]。每天評估兩組患者的痛疼及焦慮平均分值。
實驗組術后第2、3天NR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NR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NRS評分比較[(),分]
?
實驗組術后第1~3天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HAMD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HAMD評分比較[(),分]
?
鼻內鏡手術有著較高的臨床使用率,受手術創(chuàng)傷因素影響,患者術后疼痛感較強,鼻部填塞會增加患者疼痛不適,會迫使患者張口呼吸,改變患者的呼吸模式。加之住院環(huán)境陌生、擔心手術療效等因素[4],患者術后易出現(xiàn)焦慮不良情緒,不僅會使患者依從性降低,生活質量下降,也不利于術后早期康復。
模塊化是指把一個問題系統(tǒng)劃分成若干模塊逐一解決的過程,是一種理想的處理復雜事物的方式[5]。近年來,模塊化管理模式受到臨床關注并開始應用于護理領域,目前已有關于模塊化護理用于痛風患者、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肺癌患者的相關報道,且均獲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6-7]。該次臨床研究基于模塊式護理予以鼻內鏡手術患者護理干預,旨在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及焦慮。護理開展前根據(jù)可能引起患者術后疼痛與焦慮的因素給予有效干預方法,將護理分為生理舒適護理、疼痛護理和焦慮護理3個模塊。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鼻內鏡術后早期患者對周圍環(huán)境十分敏感,研究表明,外界環(huán)境會引起情緒變化,光線明亮、色彩柔和、素雅整潔、溫暖安靜的環(huán)境能夠使人產生愉悅、舒暢的心情,;吵鬧、陰暗、臟亂的環(huán)境則會給人帶來憋悶與不快的情緒,使人心煩意亂,產生焦慮情緒。特別是噪音會造成患者明顯的不安,影響睡眠和休息,而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又是促進患者早期康復的保證。術后痛疼、鼻塞、張口呼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舒適度,增加患者的煩躁焦慮情緒。通過模塊1的護理使患者的生理舒適度達到最佳狀態(tài),能有效提高疼痛閾值、降低焦慮分值。另外,疼痛與焦慮在鼻內鏡術后患者中往往同時存在,疼痛使患者產生焦慮,焦慮降低疼痛閾值,又會使患者疼痛感擴大,兩者相互疊加常使癥狀加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此,鼻內鏡術后疼痛與焦慮護理應同時進行,以求獲得雙重效果。該研究在常規(guī)藥物鎮(zhèn)痛基礎上,一方面積極消除外界不良因素對患者的刺激,以穩(wěn)定患者情緒,保持良好作息,去除外界干擾,另一方面?zhèn)戎夭捎媒】敌毯托睦碜o理來干預患者的疼痛和焦慮癥狀。通過健康宣教,患者能對疼痛和焦慮樹立起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能夠以科學的方法對待和處理疼痛與焦慮,進而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將其減輕或消除。而通過心理干預,患者能夠獲得充分的鼓勵和支持,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并幫助患者樹立良好心態(tài),從而積極對抗焦慮,樹立起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通過模塊式護理,護理措施的實施更具目的性與針對性,且護理內容較常規(guī)護理詳細,更有利于實現(xiàn)護理目標,保證護理效果。該研究中,實驗組護理后第 3 天 NRS 評分(2.0±0.7)分,HAMD 評分(6.2±1.7)分,均低于對照組,與李野等人[8]的報道患者護理后NRS 評分(2.67±1.52)分、HAMD 評分(6.94±1.65)分低于對照組的結論一致,肯定了模塊式護理臨床應用效果及優(yōu)勢。
綜上所述,模塊式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鼻內鏡術后患者的疼痛及焦慮,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早期康復具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