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化梅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眼科,江蘇宿遷 223800
0K(角膜塑形鏡)屬于一種特殊逆幾何形態(tài)設計的角膜塑形鏡片,因為鏡片和眼液層不均勻分布,所以由此而產生的流體力學效應會促使角膜幾何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在睡眠時佩戴在角膜前部,能促使角膜彎曲度逐漸變平,縮短眼軸,對近視發(fā)展進行有效阻止[1-2]。已有研究顯示,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能能將近視患者的屈光度顯著降低,對青少年近視增長率進行控制[3]。近年來,隨著角膜塑形鏡材料、設計以及加工水平不斷提高,并且治療越來越規(guī)范化,多數(shù)家長表示愿意讓孩子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但同時還對該治療方式安全與否抱有擔憂心理[4-5]。為此,該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該院接受規(guī)范化角膜塑形鏡治療的患者中方便選取410例628眼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近視的療效及角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探究,報道如下。
在該院接受規(guī)范化角膜塑形鏡治療的患者中方便選取410例628眼,患者年齡8~38歲,平均年齡(18.31±4.33)歲,其中男213例318眼,女197例310眼。所有患者及監(jiān)護人均同意,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佩戴之前均接受眼底檢查、常規(guī)裂隙燈檢查,對眼壓、角膜地形圖、角膜直徑、角膜曲度等進行檢測,并留存檔案,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眼部禁忌證。
材料:美國E&E角膜塑形鏡片、高透氧材料Boston XO。
配戴方法:將患者近視降幅、屈光度情況以及視力情況作為依據(jù),合理選擇的標準片試戴,15~20 min之后,行熒光素染色觀察與屈光度檢查,了解標準鏡片試戴結果,若發(fā)現(xiàn)不合理,則要及時對其進行調整,一直到合理狀態(tài);然后再讓患者試戴過夜,將摘鏡后的眼部檢查、角膜地形圖、屈光度變化情況作為依據(jù),對配試狀態(tài)進行全面評估,最終將鏡片訂制參數(shù)確定,訂制;對患者及其監(jiān)護人加強配帶、摘片以及護理的相關培訓,囑咐患者每天睡覺之前鏡片要采用專用清洗液清洗,且在鏡片滴入人工淚液之后再戴鏡,維持戴鏡時間在6~8 h之間,在次日清晨將鏡片取下,常規(guī)清洗之后再保存。
復查方法:囑咐患者在戴鏡之后1、7 d接受復查,之后每個月均要接受復查,1年之后每3個月復查1次。
研究中所有患者戴鏡時間均為8個月,對其長期戴鏡之后的臨床癥狀、裸眼視力、角膜曲率變化情況、視覺質量、角膜染色、屈光度以及角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情況進行分析。將國際接觸鏡教育者協(xié)會的標準圖作為依據(jù)[6-7],可將角膜上皮損傷程度評定為3個級別:存在嚴重的刺激癥狀與較大片上皮缺損為Ⅳ級;存在明顯刺激癥狀與小片上皮缺損為Ⅲ級;角膜點狀染色分布較密,且伴隨有輕度不適感出現(xiàn)為Ⅱ級;有輕微劃損,或者有稍多點狀染色為Ⅰ級;細致檢查角膜上皮后僅觀察到數(shù)個點狀染色為0級。
通過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分別行t檢驗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戴鏡前相比,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后的角膜平均曲率趨于平坦狀態(tài),各時間點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前相比,患者配戴8個月內的裸眼視力均有所提高,屈光度有所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配戴角膜塑形鏡前后裸眼視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變化情況()
表1 配戴角膜塑形鏡前后裸眼視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變化情況()
注:aP<0.05,與配戴前對比。
?
通過分析可知,配戴角膜塑形鏡期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類型包括0~Ⅱ級角膜上皮損傷(64.01%)、Ⅲ級角膜上皮損傷(0.79%)、一過性角膜上皮水腫(2.07%)、角膜鏡片壓痕(17%)、角膜色素沉著(2.55%)、絲狀角膜炎(0.16%)、眼干澀(2.55%)、過敏性結膜炎(1.27%)等,具體發(fā)生率與處理措施見表2。
配戴角膜塑形鏡期間,發(fā)生重影或者復視的共有146眼,構成比為23.25%;出現(xiàn)眩 光,的共有165眼,構成比為26.27%,大部分出現(xiàn)在戴鏡之后的1個月之內,癥狀較輕的患者不需要對其行特殊處理,癥狀較重患者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鏡片參數(shù)進行合理調整。
角膜塑形鏡由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材料制作而成,能將近視進展有效阻止,究其機制,這可能是因為角膜塑形鏡提供了清晰度更強的視網(wǎng)膜像質,也可能是因為角膜的光學性能與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進而對近視進展進行抑制[8-9]。雖然角膜塑形鏡不能對近視進行根本性治療,停止配帶后可能出現(xiàn)反彈現(xiàn)象,但它不會將角膜結構改變,有利于未來對青少年近視進行有效治療[10-11]。大量研究顯示,青少年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后,能將屈光度數(shù)快速降低,促使裸眼視力大幅度提高,青少年近視增長進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緩[12-13]。該研究中,與戴鏡前相比,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后的角膜平均曲率趨于平坦狀態(tài);與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前相比,患者配戴8個月內的裸眼視力均有所提高,屈光度有所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F=1160.361 2、178.380 5,P<0.05),由此可見,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視力狀況,降低屈光度,在矯正視力方面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角膜塑形術的安全性會對能否能夠持續(xù)長期戴鏡產生直接性的影響,配戴角膜塑形鏡的過程中,會產生負壓拉力,這種機械性壓力會影響鏡片和角膜之間的淚液流動,再加上角膜缺氧,便會降低抵抗力,.若清潔不當,便會大量聚集微生物,導致角膜損傷,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xiàn)角膜感染現(xiàn)象[14]。研究顯示,在長時間內夜戴角膜塑形鏡,會促使角膜處在持續(xù)性的相對缺氧狀態(tài),加強角膜上皮細胞存在的無氧代謝,促進乳酸生成,并且直接進入到基質層,提高角膜組織滲透壓,引發(fā)角膜水腫等現(xiàn)象[15]。該研究中,配戴角膜塑形鏡期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類型包括0~Ⅱ級角膜上皮損傷 (64.01%)、Ⅲ級角膜上皮損傷(0.79%)、一過性角膜上皮水腫(2.07%)、角膜鏡片壓痕(17.00%)、角膜色素沉著 (2.55%)、絲狀角膜炎(0.16%)、眼干澀(2.55%)、過敏性結膜炎(1.27%)等,其中發(fā)生率最高的為Ⅱ級角膜上皮損傷,但所有患者經規(guī)范化處理之后,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可知在規(guī)范化驗配、復查的基礎上,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的安全性較高。張進等[16]學者通過對204例408眼近視患者進行研究,最終得知患者治療后6個月的的屈光度降低到(0.25±0.05)D、裸眼視力提高到(0.98±0.13)、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徑為(6.26±0.71)均得到改善,這與該研究具有高度相似性,進一步證明了配戴角膜塑形鏡的有效性。
表2 角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與處理措施分析
綜上所述,規(guī)范化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有利于提高裸眼視力,改善近視狀況,安全性高,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