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源
摘 要:乒乓球在中國被稱為“國球”,在世界大賽上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傲人成績,但在基礎的初中體育教學中進行乒乓球教學卻面臨許多困難,沒有普遍地開展下去。在分析了初中乒乓球教學好處的基礎上,淺談目前初中乒乓球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一些改良措施。
關鍵詞:初中乒乓球教學;改良措施;身體素質
乒乓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它是以技巧性為主,身體體能素質為輔助的技能型項目,在中國它成了中國體育的象征和標志,被稱為“國球”。筆者針對在教學中的所聞所見所感,就乒乓球在我國初中基礎教育階段的好處、現狀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乒乓球教學的好處
1.適合初中學生的運動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的發(fā)育時期,過多的運動有礙身體的發(fā)育,運動過少又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而乒乓球運動老少皆宜,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不高,適應人群比較廣,能夠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適宜在初中生中開展。
2.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乒乓球是一項集力量、速度、柔韌、靈敏、協(xié)調性和耐力為一體的球類運動,尤其是身體協(xié)調性,乒乓球對上下肢的協(xié)調性有較高的要求,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為參加體育運動打下良好基礎。
3.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培養(yǎng)堅定的毅力
乒乓球運動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長期培養(yǎng)對學生的意志力有一定的提高;同時乒乓球技術的掌握需要長期的訓練,初中生的毅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加強。
4.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意識
乒乓球是室內小球運動,較好操作,兩人相伴便能進行練習或比賽,在練習過程中不僅能夠與朋友增進友誼、表現自我,還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終生體育意識。
二、初中乒乓球教學現狀及分析
1.學校場地、器材不完善,不能有效開展教學
一張球臺可供四名學生進行反手推擋球練習,在30~50人的小班化教學中,至少也需要八張球臺,再考慮每個球臺間的間隔,能夠單獨滿足乒乓球教學要求的學校少之又少。同時,乒乓球還是消耗品,對于初學者來說也會有一定的損耗,學校器材的缺少也成了教學的阻礙。在場地、器材的制約下,中學教師很難系統(tǒng)地進行乒乓球的技術教學。
2.學生水平差異過大,不能照顧到學生的個體性差異
在中國乒乓球不負“國球”的稱號,各省市縣都有一大批的乒乓球愛好者,在部分家長的熏陶下,有好多學生都接觸過乒乓球,有的甚至從小在專業(y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這樣導致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能夠熟練完成左推右攻的練習,卻要從基礎的握拍開始學起,雖然在教學過程中能起到助學的作用,但對他們的學習動力產生了很大的阻礙。
3.教師技能、教法存在缺陷
乒乓球的技術動作繁多,球的落點、旋轉、速度、力量的掌控要求也比較苛刻,所以要想打得好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而當下的初中體育教師大都是一專多能型,有的老師并不能適應乒乓球課的教學,尤其是在部分學生擁有很高基礎上更加難以開展教學。乒乓球對基礎動作要求很高,看似簡單的動作如果不能抓住重難點,學生很容易掌握錯誤的技術動作。
4.乒乓球氛圍不濃厚
學生在課余時間大都相伴打一場籃球賽、踢一場足球賽,很少看到乒乓球臺前熱熱鬧鬧的情況。這也和國家大力發(fā)展籃球和足球、體育輿論導向有關,筆者所在區(qū)縣小學生存在小球比賽,到了初中大多以籃足排三大球為主要賽事,初中生在彰顯個性的年紀當然都喜歡優(yōu)先選擇籃球、足球一類項目,這樣導致學校乒乓球的氛圍不夠濃厚,學生學習的欲望不夠強烈。
三、改良措施
1.合理利用場地,高效利用器材
部分學校可能沒有系統(tǒng)進行乒乓球教學的條件,但可以充分開發(fā)現有的資源。例如,反手推擋球的教學沒有足夠的乒乓球臺或場地,可以用課桌靠在墻邊,進行對墻推擋反彈球的練習,不僅解決了場地設施問題,還能提高學生對擊球力度、高度以及時機的掌控。
2.分組教學,用活小組長
乒乓球由于其自身特點,教學時難免需要分散教學,而面對這個情況個體差異太大的問題就可以充分利用起來。例如在左推右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給每一名練習者進行喂球,這時候進行分組教學,每組安排1~2名的小組長進行喂球,不僅能有效提升左推右攻的效率,還能提高小組長的控球能力,增強其自信心。
3.巧用信息化設備,提升自身水平
信息化的今天,當學生學一個技術動作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播放一個技術動作的動作示范,再進行講解,只要教師能夠掌握動作的核心,能夠把握好重難點,糾正好學生的錯誤動作,不失為一堂好課。同時,乒乓球的技術、技戰(zhàn)術也在不斷提高,哪怕是乒乓球專項的教師都需要與時俱進,只有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手段才能把學生教好。所以一線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將信息化帶進課堂,合理使用。
4.營造乒乓球學習氛圍
初中的學生還處于青春期,爭強好勝,喜歡在大家面前表現自我,我們教師應該抓住這一心理,在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營造競賽的氛圍,設立學習的目標與努力的方向,在提升學生體育競爭意識的同時營造出一個乒乓球的學習氛圍。同時,在學校要多舉辦年級、班級、教師、師生的乒乓球比賽,在鍛煉學生適應比賽氛圍的過程中,營造出全校乃至全區(qū)縣良好的乒乓球學習氛圍。
四、總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乒乓球在初中的開展符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念,還能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意志力、毅力,促進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但在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我、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才能使乒乓球在初中教學中普遍開展。
參考文獻:
[1]宋博.淺析乒乓球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5(6).
[2]呂賢德.談乒乓球教學策略之我見[J].體育時空,2015(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