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林
一、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意義
1.德育是社會主義教育新時期的需求
2010年教育部發(fā)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等,這從國家層面確立了新時期教育目標。再從教育的本質來說,要培養(yǎng)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才,文化與品德總是相輔相成的,良好品德激勵人們學習得更好,而豐富的文化知識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初中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黃金時期,立德發(fā)奮是家長們,乃至全社會的期望。
2.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需要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文件《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更是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個便是:“更加注重以德為先”。在現今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更是德育的重中之重。建設現代化強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社會主義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初中生了解國家,熱愛國家顯然是必須的。
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課程的現狀
1.片段化
國家發(fā)展需要學校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者,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初中階段,學校主要通過思想品德、語文、歷史等人文科學類的科目實現愛國主義情感教育,而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類的科目并沒有連貫、系統地滲透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只有課本或老師在個別課堂中提出一些與愛國相關的材料。
2.形式化
我們國家不斷地推行教育現代化改進,目標由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大多數中學仍然被中考、高考所擺布,社會人士、家長的評價標準依然停留在學生分數、學校升學率等指標上。導致教師只重視智育,輕視德育。許多德育行為淪為空洞的說教,口號化、形式化的愛國主義教育顯然不會理想。再加上德育工作的成果難易在短期內顯示出來,衡量缺乏標準,使學校、老師不容易提高德育的積極性。
3.陳舊化
據統計,人教版、北師大版、華東師大版三套教材關于數學史的內容分別是44處、51處、32處。[1]展現形式包括閱讀材料、古算題、頭像介紹等。這些材料大多被作為補充用途框起來,給人感覺可用可不用,而且這些資料大多年代久遠,甚至有些“耳熟能詳”,未能與當今時代時事結合起來,不足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要求。
三、愛國主義感情教育在初中數學課程的實施策略
為了使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真正得到重視,必須從大局出發(fā),學校領導層面發(fā)揮統領作用,然后從個體出發(fā),數學老師發(fā)揮落實作用。雙管齊下,共同為數學教育拓寬德育之路。
1.學校(科組)層面的實施策略
(1)建立機制,引領學科德育落實
學校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領導組,指導、管理學科德育工作,特別是制定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評價機制,該機制應當包含兩方面:①教師德育工作評價,改變教師“一切向分數看”的思想,提升數學與德育融合教學的重視程度。②學生愛國情感評價,也可以引申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使學生從自身行為到思想的考核得以量化呈現,令學生明辨是非,努力踐行優(yōu)良思想行為。
(2)課例示范,促進教師個人落實
采用分步走原則,讓先行的老師通過示范課的形式,展示數學與德育融合的有效方法,發(fā)揮先行先試作用,組織同科組老師一起研討,以構建數學科組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框架,并不斷發(fā)展,加以充實。有了示范帶頭,下一步就要促進每個教師的落實推行,定期收集經驗,逐漸完善,豐富數學育人平臺。
2.教師(個人)層面的實施策略
(1)彰顯數學特質,培養(yǎng)理性愛國主義情感
數學要求規(guī)范,嚴謹,思路清晰,表達明確,重視歸納,善于拓展,并運用到生活中。教師在日常課堂中以身為范,從嚴格要求學生的規(guī)范書寫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精神,讓愛國數學家的情感潛移默化滲透進學生的價值觀當中。
(2)緊貼社會時事,培養(yǎng)時代愛國主義情感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運用到生活當中,教師在備課時可以結合社會時事,一面講授知識,一面用事實展現當今國家取得的偉大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認識中國當代數學的優(yōu)勢和缺點,辯證地認識社會,強化學生的危機意識,促進學生努力學習。
(3)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培養(yǎng)特色愛國主義情感
人非草木,單純靠言語灌輸,并不能將感情深入人心,一切關于祖國的知識,只能作為愛國情感的基礎,知行合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數學活動,又可以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行動中感悟,愛國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中。
參考文獻:
[1]劉超.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內容比較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1(25):68-70.
[2]王志利.德育在農村學校學科課程中的滲透研究:以數學學科為例[J].現代教育,2019(2):13-14.
[3]黃群賓.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4(30):66-6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