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隨著IT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我國IT產業(yè)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IT英語課程在教學中如何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過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本文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對IT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做出幾點分析。
IT英語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特別是要以英語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為基礎。要學好IT英語,必須對這2方面的知識有專業(yè)性的學習。只有同時把英語和計算機相關的知識都理解透了,才能真正掌握IT英語的精髓,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真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和期望。
目前,IT英語課程面臨考驗,既需要英語水平的提高也要有行業(yè)知識的積累。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工作需要,照顧學習者的水平差異,以細致的行業(yè)需求分析為基礎,著力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工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IT英語課程具有跨專業(yè),跨學科的特點。因此一定要注重學生交際能力,應用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與式模式要求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對IT英語課程的濃厚興趣。IT英語課程課時相對較少,課程設置又過于傳統(tǒng);師生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學生容易成為旁觀者,失去主動學習的興趣。所以參與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期望值。
IT行業(yè)飛速發(fā)展,各種新產品新名詞產生,而我國的IT英語教材內容更新速度卻普遍過于緩慢,導致許多新技術、新知識的英語運用不能及時出現在教材上。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平臺和新技術,開展資源共享的協(xié)作式教學,例如:和其他高職院校合作課程,一個課程多位教師共同分享教學資源。除了課堂時間,學生的課后時間也非常寶貴,需要很好的利用起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后學習尤為重要。所以教師要將課堂翻轉,不能局限在有限的課堂時間。
市場中有許多免費的APP和教學平臺,可以實時的幫助學生測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只有清楚學生每個階段的進度,才能完成后續(xù)的教學,不斷的和學生對話,加強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達到教學目標。
采用混合學習,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將視頻、案例、微課等教學資源進行優(yōu)化整合,形成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網絡課件,上傳到云課堂,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教師線上答疑與學生互動,學生完成相關練習,教師通過在線統(tǒng)計結果檢查自學效果。
第二個階段,針對教學重難點,特別是學生自學困難的知識點,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組織引導學生小組積極討論、回答,教師結合模擬動畫、微課進行重點講解,重在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分別采取了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直觀演示法,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開啟思維,突破重難點。
最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進行強化鞏固,同時考察學生課前自學情況;教師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主要采取練習法和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不同的場景,能夠更貼切,直觀的讓學生投入到當時的語言環(huán)境。真正體驗到身處職場的感覺。學生從IT英語課程中學到知識能夠更好的學以致用。
設置多種模擬場景的課堂形式可以全方面的培養(yǎng)學生實戰(zhàn)能力。教師需要從一個講演者角色轉化為一個指導者、組織者、協(xié)助者的角色。學生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轉換為一個自主、探究學習者的角色。這兩種轉換實質是學生自主完成的體驗式學習的過程。這也需要教師多花心思,思考設計不同的場景,符合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和任務,并通過反饋及時進行調整?;旌蠈W習模式有助于提高IT英語課程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