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萍
(內蒙古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學習動機對學習者的學習起到引導、激發(fā)和維持的作用,要想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實現一定的學業(yè)目標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隨著學習者動機水平的提高,英語學習才能達到更高的目標。而通過對高校蒙古族學生進行的調查和訪談發(fā)現蒙古族大學生表現出的英語學習動機總體強度不高,但是根據對他們英語學習動機傾向的具體分析可以探索出影響蒙古族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因素,從而為英語教師提供更多的對策與建議。
在英語學習中,學習動機是學生們英語學習愿望的推動力,表現出來的是自覺主動學習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根據加拿大學者Gardner的分類,學習者學習語言的動機按照目的可以分為綜合型和工具型兩種。綜合型動機的學習者對語言學習有著內動力,他們期待能夠自如的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社會交往。工具型動機是學習者希望語言學習能為他們帶來實惠,如增加收入或者尋找到更好地平臺等。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動力,一旦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生們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英語,從而獲得更多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根據對蒙古族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學生們總體英語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效地增強蒙古族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成為了英語教師們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根據日常的教學和對蒙古族大學生的調查和訪談的結果提出了以下的對策與建議,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蒙古族大學生一直接受的都是“蒙—漢—英”的教學模式,在少數民族的高考政策下,蒙古族學生在高考中英語所占的比例很低,因此他們在高中的學習中對英語的重視不夠,再加上大多數蒙古族中學整體的英語教學水平不高,這樣就導致了高校中蒙古族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而且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不高。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成為了高校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語言技能,更要加強英語文化的介紹,想要熟悉并感受外國文化并將蒙古族文化與外國文化進行對比可以提高他們的好奇心以及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堂上會以看英文電影、聽英語新聞等方式向他們展示英語文化,課下會鼓勵他們閱讀英文報紙、聽英語歌、看美劇,這些途徑都可以成為有效的讓他們了解英語國家的渠道,從而增強英語學習的學習動機。同時,要引導蒙古族大學生制定明確的英語學習目標,蒙古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經歷了很多的失敗與挫折,他們并不能科學地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如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底子薄等原因都歸結為自身的能力差,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調整歸因方式,要讓學生意識到只要用對了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就會有進步,幫助學生制定可行的短期計劃與長期目標,讓學生逐步提高對英語學習的信心,進而達到綜合型與工具型的學習動機。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會極大地推動蒙古族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他們主要的學習環(huán)境是課堂上,教師、教材與同學是與英語學習相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首先教師的治學態(tài)度以及人格魅力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因此上課時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可以提高他們運用語言并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安排學生進行蒙古族文化的英語介紹以及蒙古族文化與英語文化對比等教學內容,讓他們自己充分準備后再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了他們對英語文化進一步探討的熱情,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語言學習的必備要求,只有學生們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師的輔助作用,語言的學習才會有進一步的提高。在經過將近一年對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之后,學生們都能做到上課前預習,下課后尋找資料完成任務,有的同學還會找到英語學習的網站進行更高的學習,學習動機有了明顯的提升。
學習動機在高校蒙古族學生的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影響學生們英語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完善課堂環(huán)境,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鼓勵蒙古族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最大程度地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等手段,蒙古族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和漢族學生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結合動機理論一定要制定出更加適合蒙古族學生學習的教材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蒙古族學生得英語水平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