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楠,李雅娜
(上海商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上海200235)
壓花藝術是指保持植物材料的顏色、形狀,將其壓制、干燥處理,然后根據顏色、形式、紋理、節(jié)奏等特點進行適當搭配,形成一種繪畫風格的藝術作品。壓花藝術將繪畫與花卉設計結合在一起,以其天然的色彩、豐富的花卉材料、真實簡單的畫面深受人們的喜愛。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步為人們熟知,至90年代初,受國外壓花藝術影響,我國的壓花藝術作品開始傳播和流行,至今,壓花藝術更加普及,作品形式更加多樣化,具有中華傳統(tǒng)風格的壓花形式正在蓬勃發(fā)展。
植物材料的收集適用于花、葉、莖和果實,統(tǒng)稱為花材,花材應盡可能豐富多彩。一般來說,花卉具有很受歡迎的特點:色彩鮮艷、結構簡單、單瓣花或少花、中小花、花瓣中等厚度、含水率低、葉小、厚度適中,避免使用肉質葉子和細長草本的莖。例如,有些花如木槿、蜀葵有很漂亮的雄蕊,有些花瓣和葉子逐漸變色,具有獨特的紋理,使作品產生多層次、幻彩和光澤的視覺效果,如虞美人;有些花經過壓制后能保持穩(wěn)定的形狀和顏色,或變得更加理想,如八仙花、一串紅等。有些花瓣有不同的正反兩面,具有適當的厚度,可產生立體效果,如多色月季、繡球花、飛燕草、天竺葵等,但不能選擇花瓣過厚的花,如玉蘭、馬蹄蓮、大花蕙蘭等。木本花卉,如櫻花、石榴花、莢蒾等,也可用作壓花花材?;ú膽谄涮幱谧铛r艷、干凈的狀態(tài)下摘取,在干燥環(huán)境中能夠快速脫水和保持顏色的材料是最適宜做壓花的材料。由于大多數壓花作品通常局限于一定范圍的框架或器皿等一定范圍內的界面,小尺寸的花較之大的花更容易被選擇。
花材經干燥劑壓制1~2周后,用鑷子輕輕夾取出來,注意保色與干燥情況。壓花材料主要是花和葉,其次是莖,很少使用果實。選擇的花材,有的只壓花朵。單瓣花被壓制時去除厚花梗;雙瓣花可去除多余的花瓣后將花與剩余的花瓣分開壓。有些花可以把莖和葉作為一個整體壓制,以保持其自然、生動、優(yōu)雅的形態(tài)。壓花作品應利用天然植物的“形”和“色”,盡量避免染色和裁剪的方法,因為失去了自然之美的壓花,也失去了高雅靈秀的氣質。所以在選擇壓花材料時,應注意其特性,以提高壓花質量。
壓花藝術作品要考慮構圖與意境的表現,構圖首先要立意,根據意圖來確定主題和表達形式。壓花藝術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旨,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會主題鮮明、風格統(tǒng)一。壓花作品是在平面上表現立體,同時在作品中整合作者的自然與生命感受,給人以美的感覺,因此立意要符合場景,表現形式要得體。例如,常用的構圖方法有:幾何構圖法,“工”形、“S”形、圓形等;自然生態(tài)構圖法,將植物的自然生態(tài)或花圃局部移植到構圖中;插花法,即使用插花藝術原理進行花材的構圖編排;拼圖法,利用花瓣和葉的形狀和顏色做出拼圖畫面,如表達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小船在碧波中蕩漾以及人物造型、山水風光等。
自然生態(tài)構圖法是從真實的自然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中提取對象的原始形式和概念,并在圖片中重新組合花材進行組合創(chuàng)意的構圖方法。圖1是筆者以自然生態(tài)構圖法為主創(chuàng)作的壓花作品,花材主要應用了飛燕草、紫羅蘭、雛菊、虞美人、報春花等色澤鮮艷、結構簡單、含水率低的花材。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首先確定一個花的方向和位置,并將其適當傾斜(花的斜度約為25~40°),避免過于直立產生呆板的效果,然后用不同的干花將畫面設計成一個美麗的局部花圃圖樣,將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tài)展現出來?;ㄆ栽O計盡可能使用線形花卉,充分利用植物的花?;蚧ㄇo來展示花卉生長的長度和方向。為突出趣味可對作品的畫面比例進行適當地調整和修改,例如,利用小型花在圖紙上重新排列組合成為一只在花中飛舞的蝴蝶,從而使圖案相互映襯,獲得最佳效果。壓花藝術是在平面上表達立體構圖,需要細致的花材拼接技術,創(chuàng)作者應充分考慮側花的表達、距離、密度、葉插、網點、線條、平面布局、色彩搭配等。圖2是筆者為使整個作品上輕下重、上散下聚,對色彩平衡進行修飾及彌補,以增加色彩的層次感,采用了一些小型花卉材料作為畫面的填充和美化。為突出作品“女巫”的主題,應用繡球花、香雪球、山茶等小型花材,將其重新組合成騎在掃帚上的“女巫”圖案,其藝術表現純真質樸,增添趣味,花卉材料的原色也是寫實、貼近、自然的。圖3的點睛之處則主要以葉材根據蛙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構圖,并使用了點綴型花材適當組織,構成一個協(xié)調完整的畫面。點綴裝飾類的花形較小,呈小花小朵,或星星點點,用于主花與主花之間,或主花與線材花之間,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勿忘我、滿天星或一些纖細的小型葉片。為突出主題含義還要對主體的形狀、色彩和質感等進行加工。
圖1 作品《花叢中》
圖2 作品《女巫》
壓花藝術極具個性特色,充分發(fā)揮作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尤為重要。自由創(chuàng)意構圖法是一種根據主題和表現形式的需要進行造型布局的構圖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脫離其真實存在狀態(tài)的構圖方法。它是一種自由而隨意的構圖創(chuàng)作,以作者的創(chuàng)意和作品的主題為中心,創(chuàng)造一種獨特的意境,或為某一種特殊的效果服務。在壓花創(chuàng)作中,這種構圖方法超越了自然的本質和姿態(tài),它通常是花材大膽的分裂和重組,以突出作者的一些思想和情感。筆者以“自由創(chuàng)意構圖法”為主題,根據現有的花材以植物材料的個體美來表現主題的創(chuàng)作,主要選擇了白晶菊、黃晶菊、角堇、石竹、虞美人等中小型葉子,其厚度適中,含水量少。例如,圖4在使用萬壽菊時,除去一個厚的花梗后,將它壓成圖片的中心;小白菊、金盞菊等復合花瓣在除去多余的花瓣后,將花瓣和剩下的花瓣分開壓并注意表現花紋,然后根據需要粘貼復合,按壓時可以選擇正面或側面的形狀。圖5采用了虞美人,它的花瓣和葉子是漸變的,具有獨特的質地,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多層次、漸變、明亮的肌理,但繪畫部分的表現都有所欠缺。圖6的滿天星,將草花和莖葉作為整體來壓制,從而保持其自然和優(yōu)雅的形式,并呼應作品的主題。有的花材經壓制后,形與色都能保持穩(wěn)定,或變得更為理想;而有的花材經壓制后的狀況并不理想。在干燥四季秋海棠、三色堇的過程中,此類花材含水量較多,故不適宜作壓花材料,并將經驗總結。在此次構圖意境的創(chuàng)作中,以“道德”主題來創(chuàng)作,將相關事物以其原有的造型和概念從真實環(huán)境中提煉出來,在畫面上進行重新組合和設計。以作者對道德的理解對畫面內容進行安排,具有較大的自由度,以看似散漫的形式進行布局,實則對主體的形狀進行加工或重新設置,引發(fā)思考,體現創(chuàng)意,極具豐富的想象力和寫意性。
圖3 作品《蛙》
壓花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往往源于作者的靈感,也可借助作者的繪畫能力創(chuàng)作具有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的藝術作品。圖7是以“中國傳統(tǒng)女性”為主題進行壓花作品的創(chuàng)作。首先,根據“女性”主題選定適宜的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然后根據主題和形式選擇相應的花材進行創(chuàng)作。以民國女性或傳統(tǒng)婦女為表現對象,按照其客觀存在的狀態(tài)進行構圖,除要求藝術性外,應具有真實性。作品的背景會直接影響作品的整體效果,處理得當的背景能夠深化主題。
圖4 作品《初心》
圖5 作品《救贖》
圖6 作品《人的兩面性》
此次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繪畫工具進行作品背景的烘托,使人物形體質感更具有逼真性,藝術魅力更加突出。在襯紙上應用彩鉛、馬克筆的繪畫手法繪制背景對作品進行了明暗和人物形體結構的表現和刻畫,可以更好地為畫面主體的布局做好鋪墊,明確空間關系,使原本平面的造型效果立體化。在進行背景的繪制時,結合物象大小、遮擋關系、透視變化、色彩變化、虛實等手法,強化人物造型的視覺沖擊和形式美感。繪制時要注意“點到輒止”,沒有過分強調,避免喧賓奪主,分散主題。作品的畫幅和繪畫語言的表達結合形式美的法則,使賓主關系明確,背景烘托人物。然后選取壓花材料進行粘貼,根據花的色彩、形式、質感、韻律等特點適宜搭配。粘貼時要注意花材的選擇和布置、畫幅尺寸要適中,預先選擇足夠量的花材。一般來說,花材尺寸應相等、形狀應均勻、顏色應接近,并且應該充分考慮花的方向和順序,同時呼應背景,還應注意花材的粘貼順序、前后的重疊以及上下交織的關系,使構圖更具層次性和立體感,以表現出壓花自然、鮮活的效果。
圖7 作品中國傳統(tǒng)女性壓花系列作品
壓花藝術因其自然的花色和真實質樸的畫面而獨具特殊韻味。近年來我國壓花藝術的創(chuàng)作在融合中華繪畫文化方面不斷嘗試,追求中華傳統(tǒng)風格的壓花形式,創(chuàng)立了中式壓花技巧風格。隨著對壓花花材的保色、壓花方法的研究、別具特色的壓花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以及作品裝裱后的保存等多方面的深入和探索,壓花產業(yè)也將成為中國花卉產業(yè)發(fā)展中的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