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茂秋
(隆昌市第二中學,四川 內江 642150)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地理作為一門副科,不少學生都忽視了它的學習,不僅是在高中階段,初中階段亦是如此,這種狀況導致學生的地理基礎不扎實,在對高中知識進行學習時,常常出現(xiàn)理解錯誤、認識片面等問題,再加上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地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運用多種新式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設備,增強高中地理教學的趣味性與多樣性,達到豐富課堂形式,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傳統(tǒng)地理教學課堂形式單一,教師僅僅根據(jù)課本內容進行講解,課堂節(jié)奏一成不變,對學生完全沒有什么吸引力,且學生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教學效果自然很差,針對這個方面,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兩種方式,以此來豐富課堂形式,融洽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在以往的地理教學中,教學工具缺乏,教師即使是想要展開不一樣的教學內容,也只能是有心無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設備的應用逐漸普遍,且大多數(shù)中學都已經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的全覆蓋,有了這個教學工具,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堂需求以及學生的要求,展開不一樣的地理教學。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一般有兩種形式,即PPT和教學視頻,教師只要做到合理利用,就能夠有效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就以自然地理的學習為例,這是高中地理學習中難度較大的內容,不少學生可能會覺得抽象難懂,且涉及很多的計算,如若教師只是進行單一的講解,學生可能很難掌握,輔助PPT以及視頻教學,能夠取得完全不一樣的教學效果。PPT上的內容比較簡潔精煉,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重難點,并進行針對性學習,視頻教學的運用,則是給教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們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互動教學的應用同樣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它的展開形式主要有兩種,即同學間的合作交流互動以及師生間的提問互動。這種教學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嚴肅,給地理教學課堂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樣有助于增強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針對合作交流互動形式,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我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們對部分難題疑題進行探討,并要求他們盡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并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針對師生互動教學形式,除了能夠達到上述合作交流取得的效果外,還能夠增進師生感情,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樣是高效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基石。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將興趣培養(yǎng)作為突破點,切實保證學生在興趣引導下進行主動學習,畢竟,自主學習效果是遠勝于被動學習的。在興趣培養(yǎng)上,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不少學生表示,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都是開門見山的直接進行知識講解,完全沒有給學生們緩沖的時間,這導致課程剛開始,學生就處于云里霧里的茫然狀態(tài),難以找到學習的切入點,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這種教學現(xiàn)狀會越來越嚴重,學習效果愈加慘烈,自然而然,學生們會逐漸喪失對地理學習的自信,學習興趣更是無從談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增設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們一個緩沖的時間,便于他們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強化學習效果。當然,教師還要把握住課前導入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融入微視頻教學、互動教學、游戲教學等多種形式,增強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并鼓勵學生們在不斷地探索、求知的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這個基礎,高中地理教學效果自然能夠得到極大的增強。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不少學生僅僅將地理作為一門學科來進行學習,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并不明白地理學習的真正意義,再加上地理只是一門副科,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自然,求知欲也很弱。針對這一點,教師要開展素質教學,并鼓勵學生多多走進生活,探尋地理學習的意義。地理作為一門自然與社會相結合的學科,有助于幫助學生明晰人類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并在資源管理、環(huán)境保護、人口控制等方面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為社會發(fā)展貢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有了這個認識,我相信,在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學生會主動投入到地理學習中去,并在求知欲的推動下,慢慢培養(yǎng)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多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降低地理教學的難度,并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另外,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走進生活,發(fā)現(xiàn)地理現(xiàn)象,并活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實踐考察,探究家鄉(xiāng)的地域情況、氣候條件、自然環(huán)境等,為城市規(guī)劃,鄉(xiāng)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少學生就是因為識圖能力欠缺,導致地理學習存在很大的困難。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加強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扎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比如,對經緯線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開展識圖教學。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識圖方法,既要根據(jù)圖中的關鍵字詞,經緯線交點,特殊板塊形狀等來判斷圖中地域的環(huán)境特點,氣候條件等,同時要加強對細節(jié)的觀察,并以此檢驗識圖的準確性。最后,不斷的識圖練習是強化識圖能力的關鍵,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多種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切實分析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充分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征,遵循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展針對性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能力,還能夠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