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偉
(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北京 100071)
在訓的國家二級跳遠運動員8名,跳高運動員4名。
1.實驗分組
本研究以是否有抗阻練習和負荷刺激強度來作為分組依據(jù),將12名受試者分為PAP實驗組(進行5次90%1RM負重深蹲,每次間隔1min)和空白對照組(不經(jīng)過任何抗阻練習),每組6人。實驗前根據(jù)Baechle理論,對受試者進行1RM測試,計算出受試者的90%1RM。
2.實驗儀器
VICON紅外高速運動捕捉系統(tǒng)、Basler高速攝像機、AMTI測力臺、杠鈴
3.實驗流程
(1)實驗前準備。使受試者掌握下蹲跳(CMJ)的動作要領,對受試者進行身體數(shù)據(jù)(下肢長度、膝寬、踝寬)測量,根據(jù)下肢剛體模型貼放Marker點。
(2)CMJ基準值的測試。兩組受試者在實驗之前在跑步機上以8km/h的速度熱身5min,然后休息5min,全部進行下蹲跳測試,采集3次數(shù)據(jù),將最好的成績作為基準值。
(3)測試過程。將VICON、AMTI同時通電,運行并調(diào)試好,所有受試者在抗阻運動前進行CMJ測試(Pre),PAP實驗組受試者進行5次90%1RM負重深蹲,每次間隔1min,在經(jīng)過抗阻刺激后的即刻(15s)、第4min、第8min、第12min、第16min、第20min在AMTI測力臺上進行下蹲跳,并記錄從起跳用力開始到離地瞬間過程中的峰值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eak ground reaction force,pGRF)、峰值輸出功率(peak power output,PPO)、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pRFD),空白對照組在跑步機上以8km/h的速度熱身5min,然后休息5min,直接進行下蹲跳,同步記錄所有數(shù)據(jù)。
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運用SPSS中的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對PAP實驗組的下蹲跳高度以及動力學指標進行分析;對A、B兩組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探討在同一恢復時間下,PAP對跳躍性運動員縱跳能力的影響。
即刻(15s)的時候略微有所下降,4min、12min、16min基本與基準值保持一致,在經(jīng)過PAP誘導后的第8min的下蹲跳高度相對于基準值增長最大,經(jīng)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當恢復時間為8min時下蹲跳高度具有顯著性差異(P=0.023,P<0.05)。
與基準值相比,當恢復時間為即刻(15s)、4min時的峰值功率有所下降,12min、16min的功率基本不變,8min時峰值功率增長,經(jīng)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當恢復時間為8min時峰值功率具有顯著性差異。
與基準值相比,當恢復時間為即刻(15s)、4min、16min時的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有所下降,12min時的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基本不變,在8min時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增長,經(jīng)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當恢復時間為8min時峰值功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29,P<0.05)。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標準化熱身后的指標相比,跳躍類項目運動員下肢經(jīng)PAP誘導(5次90%1RM負重深蹲)后,下蹲跳的高度,動力學指標(峰值功率,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在經(jīng)過最佳恢復時間8min時均達到最大增長,在下肢抗阻刺激后的即刻(15s)CMJ高度,PPO,pRFD均略微下降,其余時刻(4,12,16min)基本與基準值保持一致,說明經(jīng)過5次90%1RM負重深蹲后經(jīng)過8min時間恢復積極有效的增強了跳躍類項目運動員的下肢爆發(fā)力。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將4min設置為PAP誘導和測試之間的間隔時間,4min能夠使機體的ATP-CP供能系統(tǒng)充分得到恢復,并且促使大強度抗阻刺激后磷酸肌酸的再合成,盡可能排除疲勞效應。本實驗結果與Kilduff等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Kilduff 通過對20名職業(yè)橄欖球運動員經(jīng)過3次87%1RM的抗阻刺激后進行CMJ測試,結果表明其中70%受試者在PAP誘導后經(jīng)過8min的恢復時間輸出功率、下蹲跳的高度、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都得到最大的提高。有一些研究報道的是在不同的恢復時間對下蹲跳的高度,PPO,pRFD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受試者進行抗阻刺激后的30s,2,4,6 min進行跳躍性能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跳躍成績并未顯著提高,這可能是由于在抗組刺激與跳躍性能測試之間設置的恢復時間較短。隨機選擇10名運動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預先進行縱跳的測試,隨后對實驗組進行2組每組5個深蹲跳刺激,每次間歇15s,每組間歇3min,對照組進行10min休息。分別在5min,10min,15min之后做縱跳和50m沖刺跑的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在蹲跳刺激后產(chǎn)生的增強作用下縱跳的成績在15min之后增加了6%(P<0.01),這可能與PAP誘導激活方式不一樣以及設置恢復時間較長有關,導致恢復時間較晚,最終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
盡管目前研究表明,PAP對跳躍類項目運動員的下蹲跳有積極作用,但仍要考慮在跳躍類這項復雜性的運動項目中,PAP能否對跳躍類項目中的技術動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偠灾狙芯康慕Y果表明,下肢經(jīng)過預負荷刺激,肌肉功能(例如功率)增強,只要兩種活動之間有足夠的恢復。此外,運動員的初始力量似乎與他們利用這種激活后增強現(xiàn)象的能力有關。
跳躍類項目運動員下肢經(jīng)過抗阻刺激后,下蹲跳的高度,動力學指標(峰值功率,峰值力量發(fā)展速率)在經(jīng)過最佳恢復時間8min時均有所增長,由此得出:后激活增強效應(PAP)對于跳躍類運動員的縱跳能力有積極的作用,且最佳恢復時間為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