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奎
(河北省鹽山縣慶云鎮(zhèn)白廟中心小學,河北 鹽山 061302)
作文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給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更應注意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學生的作文教學尤其要注重興趣與習慣的培養(yǎng)。下面是我的教學經(jīng)驗。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是作文的主人,而教師主要起指導作用。教師指導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作文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影響著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對些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情況作了深入的調(diào)查、了解,其結(jié)果令人擔憂:人們居住分散,社群活動不夠豐富,同一個班級學生、家長的水平不同,教學設備不完善,學生圖書不多,再加上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受種種條件限制,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習作訓練過于封閉,從而嚴重打擊了學生習作的興趣,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因而制約了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幾種不良傾向:
新課標指出,作文教學應注意重視習作過程。然而,從前年我區(qū)小學畢業(yè)質(zhì)檢試卷分析看,有的小學學生套題套范文的現(xiàn)象比較多。原來,在作文教學中,有的老師沒有關注到學生是否用心的觀察,是否是真的用自己的筆寫真實的事、寫真實的人、寫真實的情,而是教學生考前背范文,考時搬范文就可以得高分。以至于學生亂套范文,有的甚至連人家的姓名都照搬了,習作的基本功差,沒有寫出真情實感?!皞€性化作文”、“亮點作文”“細節(jié)的文章”很少,沒有自己真正想寫出來的文章,這些都反映出小學作文教學“重分數(shù),輕能力”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把習作歸納文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兩部分。新課標增加了想象作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素質(zhì)全面和諧發(fā)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崔巒在《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一文中指出“想象作文,提起的時間不長,教師在指導上辦法不多,當前要予以更多的關注?!币驗樵谛W記實作文教師指導得多,學生也寫得多,想象作文教學探索起步遲,學生想象作文訓練也少,學生習作普遍存在思路狹窄、言之無序、內(nèi)容枯燥等問題,嚴重抑制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葉老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葉老的這段話形象地說明了作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作文就是寫一寫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然而,一部分老師怕麻煩,平時不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沒有把生活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在作文課上只是將要求范文讀一讀,然后讓學生在教室苦思冥想,胡編亂造。因為大部分小學的學生較少課外讀物,加上學生參與的活動和社會實踐少,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也少,這種封閉式作文訓練,導致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假話連篇,東拼西湊,總寫不出一篇好的文章,是自己的文章。由于缺乏感受與體驗,缺乏了課外生活之水的灌溉,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蒼白無力,毫無生趣可言。
口頭作文具有適用范圍的廣泛性和表達手段的多樣性的特點,其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又具有使用上的重要性特點?!耙哉Z言為門徑,以文字為重點,達到語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在訓練時間上,要堅持“先說后寫”。在具體的處理上要注意科學合理安排,但不能顧此失彼。
口頭作文的訓練場所大多在課堂,有別于其他口頭表達場所。它允許學生說錯,允許相互糾正,自我更正,指導改正,隨時修正,并且易見效。這樣,學生心理負擔相對就少了。有了口頭作文階段的整理加工,再作書面作文,學生會覺得容易得多,而且寫出的作文質(zhì)量也更好。這樣,會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消除寫作難的心理。以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形成為作文教學的核心。導致目前作文教學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與作文訓練方式有關:采用單一的書面作文的訓練方式,忽視口頭作文的訓練。在處理兩者關系上,未曾“先著眼于口頭作文”。更有的錯誤地認為口頭作文是簡單的形式,只是小學階段書面作文的一種輔助形式,可以忽視這一環(huán)節(jié)。
引導學生將班級、學校以及社會上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帶傾向性的問題寫成文章貼在在學校和班級的板報墻上進行發(fā)表議論。例如:對某一問題發(fā)表三言兩語的看法也可以,這種寫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其目的是為了向?qū)W生提供一塊說理的園地。
學生的習作是他們對日常生活感悟后的產(chǎn)物。這樣的習作往往有著鮮明的個性色彩,并體現(xiàn)著表現(xiàn)自我的創(chuàng)造性,它沒有時間的限制。學生的習作沖動絕不會只等到作文課時才產(chǎn)生。如果把學生的習作都框定在作文課上,學生也許因為缺乏興趣而走上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我認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作文的時間放在平時,讓學生有了感觸就及時地記錄下來。作文課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素材進行加工、潤色和提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課文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習作的資源,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陣地。結(jié)合課文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習作的主要形式有:情節(jié)擴展式;文尾續(xù)寫式;多向改寫式;圖文轉(zhuǎn)換式;相關遷移式。
在學校和班級的板報墻上、櫥窗內(nèi)開辟“自由談”“小評論家”“心里話”等欄目,鼓勵學生將自己在班級、學校以及社會上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帶傾向性的問題發(fā)表議論,這種寫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