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兵
(新疆庫車縣第二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在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樹立正確的有效教學理念,掌握科學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教學有效性研究,對于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師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盡管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人們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注日益加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大部分學者對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議,筆者也對此進行了探討。本文結合筆者的物理教學實踐經(jīng)驗,努力對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深入探討,在分析當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高中物理教學要借助多種教學模式開展情景教學,合理使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加強實驗教學,構建物理模型。
當前由于高考的原因,導致高中物理教學一切向高考看齊,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填鴨式的教學,使得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失去興趣。在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能夠被動的參與與思考,并且當前教師普遍側重傳授物理知識,但是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使得所培養(yǎng)出的學生普遍只會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地解決物理習題,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內(nèi)容較為抽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必須依靠學生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才能夠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習效果。但是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對于物理的重點知識點,教師普遍采取的是直接講解的方式,此教學形式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理解知識產(chǎn)生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幫助學生養(yǎng)成懶惰心理,遇到困難不愿自己解決,而是坐等老師來講解。
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產(chǎn)生直接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學生能夠長期處于學習狀態(tài)。構建教學情境的措施有很多種,教師需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需求,例如通過引入生活相關案例、開展本堂課相關實驗等形式,提高課堂的教學趣味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語言是其重要的教學工具之一。藝術性的語言可以更好的幫助教師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通過應用語言,把書面文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課堂語言,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直觀的教學語言而言,其中最為常用的是模型化及比喻法,此兩種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頻率較高,同時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以“質量和慣性的關系”為例,想要確保物體能夠持續(xù)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就必須要盡量提高其自身質量;想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需要盡量降低其自身質量。為了能夠促進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理解,可以充分結合生活實際案例來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參加拳擊比賽的運動員的身體普遍體重較大,而參加體操或短跑的運動員則身體較為苗條。如此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語言進行合理運用,從而有效轉換原本復雜的問題,讓出現(xiàn)的問題變得實體化、枯燥的問題變得趣味化,如此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促進其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引導學生自行開展探索性實驗
學生必須要獨立開展物理實驗,才能夠提高其自身的實踐操作和綜合分析能力,所以物理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開展探索性實驗的機會。例如在進行“牛頓第二定律”相關知識學習的時候,可以為其安排與“質量、速度、力”相關的物理實驗,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直觀的了解三者之間所存在的聯(lián)系,并從中確定:質量一定的前提下,加速度和外力之間呈正相關;外力一定的前提下,加速度和質量呈負相關。在幫助學生親自實踐操作這一實驗之后,引導學生總結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得出牛頓第二定律。通過引導學生獨立開展探索實驗,在提高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構建物理模型
學習物理的重點是能夠通過相關的實驗和觀察,從中獲得相應的物理規(guī)律。而物理模型化即是將原本困難、復雜的問題向簡單化方向轉變,并且能夠充分體現(xiàn)其主要因素。所以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物理過程向模型化方向轉變。例如,在進行力學相關知識講解的時候,需要構建落體模式以及彈性碰撞模型等;在講解電學的時候,需要構建磁場中的運動模型;在進行熱學相關知識講解的時候,需要構建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模型。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開展物理化的分析,把原本抽象且復雜的問題模型化處理,并結合相關的物理規(guī)律和公式,使得學生能夠第一時間確定問題的解題措施,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教學改革以及教學研究所共同追尋的目標,通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幫助教師避免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過程,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作用效果,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然而,由于受高考壓力和教學資源不足雙重因素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片面抓考點,抓解題,使物理教學脫離實際生活,忽視了學生的認知需求與發(fā)展規(guī)律。高中物理實際上屬于較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通過學習高中物理知識,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自身的素質水平,通過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模式,總結物理教學規(guī)律,來轉變物理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方法,如此才能夠切實提高物理的教學水平,使得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